聲音蒙太奇在電影的表現及運用

時間:2022-11-16 11:08:34

導語:聲音蒙太奇在電影的表現及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聲音蒙太奇在電影的表現及運用

摘要:蒙太奇手法在電影中的運用是超越時空的敘述方式,在電影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聲音蒙太奇具體表現在語言、音響和音樂等方面的運用,將語言、音響、音樂等有機整合到觀眾的視聽過程,對電影畫面進行有機補充,使觀眾產生聯想和記憶,可以強化電影氛圍,突出人物形象,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聽覺感受,輔助開掘和拓展觀眾對作品體驗的深度和廣度,使影視語言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進一步增強電影作品的表現力度。

關鍵詞:聲音蒙太奇;電影;語言;音響;音樂

蒙太奇在電影中的運用是超越時空的敘述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在線的視聽可能。早期的電影是無聲電影,這種發明得到當時無數人的贊賞,時人也流露出對“無聲”的缺憾。縱觀世界電影的發展,第一次把聲音運用到電影中的是1927年《爵士歌王》[1],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片出現了,雖然聲音運用的還比較生疏,但從此聲音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因素。有聲電影的出現,從主體視覺到主體聽覺的轉變,電影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有了質的飛躍。

一、影視作品中蒙太奇手法的形成與發展

蒙太奇(法語:Montage)是音譯的外來詞,原為建筑學術語,意為構成、裝配。后被用于藝術領域,可解釋為有意涵的時空人為地拼貼剪輯手法。早期電影沒有蒙太奇,鏡頭是連續不斷拍攝,有紀實性的風格。“盧米埃爾兄弟拍的一系列的影片都是單鏡頭構成的”[2],盧米埃爾兄弟電影依據生活原本的方式講訴故事,沒有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也沒有對鏡頭進行時空分解和組合。而喬治•梅里埃雖把不同的場景下拍攝的鏡頭進行組接,但整場戲還是靠同一個機位去完成,鏡頭還是最開始的連接,沒有產生新的意義,也不涉及蒙太奇手法的使用。大衛•格里菲斯(D.W.Griffith)不斷探索和吸取前人的經驗,其電影作品中的蒙太奇表現手法逐漸顯現,被人們稱為蒙太奇的創始人。大衛•格里菲斯較早使用蒙太奇手法,他認為蒙太奇是一種工具,但他沒有意識到蒙太奇在電影中的巨大作用,也沒有深入探究蒙太奇的功能及意義,這時對蒙太奇的研究還未形成體系。真正提出蒙太奇理論,將其完善的是三位前蘇聯電影藝術家庫里肖夫、普多夫金和愛森斯坦,他們提出各自的理念,發展了蒙太奇的相關專業化理論[3]。隨著庫里肖夫、普多夫金和愛森斯坦對蒙太奇理論的系統概括和分析,蒙太奇理論體系基本形成,后來的學者大多是在他們的理論基礎上進行完善與補充。“蒙太奇是一種電影表現技法,更重要的是一種電影思維方式。”[4]這種思維方式在電影創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影視中的蒙太奇最開始還是來自于畫面,以畫面的高質量剪輯手法出現的蒙太奇手法得到了高質量運用。隨著電影制作者在處理鏡頭畫面時有意識運用蒙太奇手法,聲音處理也出現了比較鮮明的“切”、相對柔和的“疊加”、帶有聲音段落感的“淡入淡出”,以及聲畫同步、聲畫對立、聲畫串位等多種蒙太奇手法的運用,這都屬于聲音蒙太奇的表現手法。

二、聲音蒙太奇在電影中的運用

在電影作品中,畫面蒙太奇手法的使用都具有關聯性,一些分散跳躍的鏡頭大都通過蒙太奇手法組接產生某種聯系。隨著影視藝術的不斷創新,聲音蒙太奇在電影制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音樂為載體,將語言、音響等有機整合到觀眾的視聽過程,對電影畫面進行有機補充,使觀眾產生聯想和記憶的心理過程,給觀眾帶來強烈的聽覺震撼,輔助觀眾開掘和拓展對作品感受的深度和廣度。(一)語言的使用。電影用語言反映客觀世界、傳遞思想感情,語言的使用在這里特指人物對白、旁白和獨白。1.對白電影中對白的使用不僅是對畫面內涵的補充,也輔助觀眾加深對內容的深入理解。通常電影中的人物對白是一問一答式,語言對白運用蒙太奇手法,就可能造成視覺上的特殊效果。聲音蒙太奇手法在電影《風聲》中的使用就有一定特色[5]。影片中,日軍在對五個情報機關的涉及案件人員進行審訊,在特務處分別與每個人進行談話,談話處理運用了蒙太奇手法,畫面外疊加每個人的獨自表白,畫面的表現力度被弱化了,聲音在表現中占據主導地位,聲音蒙太奇手法的使用使故事情節更加撲朔迷離,人物形象逐漸凸顯,影片的表現力度也得到加強。2.旁白旁白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影片表達的客觀性,是第三者角度上的觀察和思考,可以對影片的故事背景進行描述,也可以對人物和事件進行解讀和分析。旁白屬于畫外音,把電影中人物難以開口的語言,通過旁白形式傳遞給觀眾,加上電影中與聲音和畫面并行的蒙太奇手法,引導觀眾走進導演預定的情景中。“對旁白情有獨鐘的是侯孝賢導演,他一直追求用畫外音來營造一種詩意而又懷舊的境界。”[5]電影《戀戀風塵》中對主人公阿云和阿遠的相思情書以及阿遠和弟弟妹妹之間通信用聲音蒙太奇處理方式,寫信人的畫外音成為電影中被省略情節的補充,畫面外聲音代替了故事情節的敘述,有一種從過往時光里發出的綿遠味道,形成豐富的回味空間。3.獨白“聲音蒙太奇在體現人物內心活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內心獨白,運用獨白這一聲音蒙太奇手法也是能夠很好體現出來。”[6]獨白主要用來表達角色的內心情感,部分電影作品中運用獨白表現對過往人事的追尋,以聲音的方式出現,讓每個觀眾傾聽角色內心的聲音,輔助觀眾審視角色的靈魂。一些電影鏡頭中畫面會跟著獨白表現,聲音隨著畫面的組接推進,使電影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在周星馳的電影中,偶有內心獨白輔助思想情感的獨特表達,《大話西游》中那段婦孺皆知的經典獨白在影片高潮迭起之處多次出現,在被解構了的情節碎片中提煉出精髓,為觀眾拓展了思維空間,深化了電影表現的核心思想。聲音蒙太奇的使用既表現出影片中角色的個性特點,也增加了影片的內容存量和想象空間。(二)音響的使用。作為補充畫面背景聲音效果的重要手段,影視中運用音響蒙太奇手法可以在人們心理上造成強烈刺激。電影中很多音響效果都是經過后期電腦制作,將精心選擇的音響,按照一定聯系組接在一起,從而烘托氣氛,傳輸信息,規避不堪入目的畫面,以確保影片的藝術效果與藝術美感。音響敘事通過重復敘事對敘事時間產生影響,將人物、畫面與時間之間的關系有意識進行組合,體現出不同人物在同一時間、相同人物在不同時間所表現出的循環敘事,使音響能運用循環敘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電影《催眠大師》中每一次催眠結束時會有手指打響的音響,提示觀眾這是一段催眠時間的結束,每一次催眠的場景并不相同,音響提示都起到烘托主題的作用。音響的累加效果對畫面有補充作用,通過聲音和畫面的結合增強觀眾的關注度,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7]。影片中,任小妍在屋子里聽到反復出現的彈珠子的聲音,每一次出現,心跳開始加速,懸疑感增強。這種音響累加效果恰恰鏈接的是故事的情節,表現出主人公的內心情感,與此同時觀眾的心理也受到影響,這種音響累加在懸疑片和恐怖片經常使用。(三)音樂的使用。音樂藝術抽象性較強,能烘托人物內心,表達細膩的情感。在電影中,畫面的可觀性和音樂的襯托性對觀眾產生一定的影響。蒙太奇的表達方式運用在影視音樂中,音樂根據鏡頭的變化而隨之變化組接,鏡頭可以變換而音樂不變,這樣使用就可以將不同的鏡頭鎖定在同一感情基調上,電影中的音樂經過蒙太奇藝術處理后,音樂不只是發揮裝飾作用,也使影片主題表達更鮮明。電影中音樂主要分為畫內音和畫外音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交叉重疊,還可以轉換。畫內音是通常所說的畫面內出現的音樂,這一類音樂的出現影響觀眾情感最為直接;而畫外音是不出現在屏幕畫面中的,主觀性比較強,它既可以與畫面保持一樣節奏,也可以各具特色。如畫面產生悲傷之情時,選擇一個喜慶的音樂來配合,通過強烈對比讓觀眾產生情緒反差,留下深刻印象。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出現血腥屠殺的畫面時候,畫外音樂卻顯示不同的基調,用純潔的童聲伴著悠揚的鋼琴聲,這一段畫外音的使用跟畫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樣的聲音蒙太奇很自然體現出音樂的寓意性和表現力[8]。音樂可以烘托人物情感的表達。賈樟柯電影《小武》中,有一首流行音樂一直反復出現,第一次出現是電視臺去采訪民營企業家小勇后,以點播的方式送給即將結婚的小武,而此時小武也親眼看到此景,兩個人物的差距感瞬間被定位。后來在迪廳梅梅唱的也是這首歌,后來小武愛上了梅梅也清唱了這首歌。這首歌意義非凡,反復出現,且在空間場景有多次轉換,音樂的不跳轉而表意直接反映到小武的經歷中,成為人物情感的重要支撐。聲音蒙太奇在電影中還可以連接畫面,加強影片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如電影《勇敢的心》中,一首《WallaceCourtsMurron》出現最為頻繁的背景音樂,與之固定搭配的畫面也是男女主人公在一起的場面。小威廉在參加父親的葬禮后不肯離去,小女孩找了一朵花送給了小威廉,這時畫面沒有對白,音樂響起,體現出小威廉失去父親的沉痛心情和小女孩對他的關愛。多年以后,兩人再次相遇,同樣的音樂再次響起,這時候音樂從之前的關愛到現在的浪漫。此處無需語言涉入,樂曲成為一種符號,不僅僅連接了畫面也表現出男女主人公微妙的情感變化,音樂的采用有著其他語言或視覺藝術無法傳達的效果,使影視主題表現得更加唯美,深刻。結語隨著研究者和創作者的不斷探索和實踐,電影藝術有了更多表現手法和形式。其中聲音蒙太奇手法的運用能帶給觀眾精神享受,推動情節發展,是電影中重要的藝術表達方式,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更是電影中不可缺少的藝術載體。隨著影視藝術的不斷創新,電影中的聲音大部分都是后期制作,這樣做也更加彰顯聲音蒙太奇的地位和作用,這種手法的使用無疑是電影成功的重要手段。聲音要與其他影視因素共融,達到并茂的效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刻畫人物形象,表達主題情感。

參考文獻:

[1]王一博.電影中音響的時間敘事功能探析[J].傳播與版權,2015(9):92-94.

[2]白景晟.談談蒙太奇的發展[J].電影藝術,1979(1):50-54.

[3]李韜.淺談蒙太奇的形成以及發展[J].西部廣播電視,2017(20):130-131.

[4]黃農.淺析聲音蒙太奇在電影中的運用[J].新聞世界,2014(12):151-152.

[5]魏陸.論電影中語言的意境特性———詩意的畫外音[J].藝術科技,2017,30(4):113+110+143.

[6]周星.電影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4.

[7]陳越紅.音樂蒙太奇的應用與美學分析[J].當代電影,2010(9):137-141.

[8]李律.影視藝術聲音蒙太奇的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吳帥蕓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