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中國元素分析
時間:2022-07-30 09:38:43
導語:好萊塢電影中國元素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國的電影市場在好萊塢海外市場的比例已經逐年升高。本文分別從中國面孔、傳統文化元素以優美特色的中國自然景觀等方面,分析了中國元素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呈現,分別從傳統文化資源、電影傳播方式以及電影敘事策略和拍攝方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好萊塢電影應用中國元素對我國電影制作的啟示。
關鍵詞:好萊塢電影;中國元素;元素呈現
好萊塢電影在國際電影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特有的美國構思和敘事方式,與其精準的電影制作技術相互結合,逐漸成為國際電影中的典型代表,而中國作為其最大的海外市場,通過在電影中加入中國元素,吸引中國消費者建立文化認同,以此增加中國票房,這顯然是通過精心策劃的商業營銷策略。
1中國元素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呈現
1.1逐漸增多的中國知名面孔。好萊塢電影市場上逐漸出現了許多華人影星,如成龍以及李連杰等。這些人以其精湛的演技和東方人特質成為國際著名的影視巨星。同時,美國的更多電影還將目光投放在中國有影響和地位的知名影星上,如劉亦菲以及章子怡等,以此增加這些明星的本土號召力,從而打開中國的電影市場。1.2形態多樣的傳統文化元素。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開始成為好萊塢電影的取樣素材地,如《功夫熊貓》整部影片制作的素材基本都來源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影片中體現了中國功夫、茶道、工藝品以及文房四寶等細節,以此拉近與中國消費者之間的距離,提高好萊塢電影的中國市場占有率。[1]1.3具有優美特色的中國自然景觀。中國具有優美特色的自然景觀最近也逐漸成為好萊塢電影的制作取材之一。例如,在好萊塢電影《碟中諜》中,曾經利用數量較多的鏡頭來展現我國的東方明珠塔。電影通過融入中國自然景觀元素,充分發揮了我國文化元素的適應性和豐富性。此外,中國相對發達國家來說,其影片取景成本也相對較低,這也是其到我國取景的重要原因之一。
2好萊塢電影應用中國元素對我國電影制作的啟示
2.1堅持以我國傳統文化的資源為基礎。在美國的好萊塢電影制作中,通常都會融入一些中國元素。這一方面可以拓展其在我國的電影傳播渠道,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影片制作和取材的成本。我國是具備幾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國,擁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這正契合了美國電影的表意系統。同時,中國文化通常還具有一種獨特的意境。通過這種意境,往往會賦予不同類型的電影不同的表現需求。但是我國的電影制作目前更多的情況是大規模網絡IP的復制,電影缺少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內在價值,加之完全商業化制作和亂用的營銷手段,常常會招致觀眾反感。因此,在我國電影的制作過程中,應該堅持把我國傳統文化資源作為基礎,電影制作者只有充分理解和吸收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摒棄影視制作的粗制濫造,用更為豐富與多元的本土電影制作理念,加深我國廣大群眾的文化認同,從而占據影視消費市場,獲得強大的本土電影發展動力。同時,精心制作每一個電影鏡頭,爭取在影片中真正展現出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從而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大眾媒介更好地傳播出去。2.2不斷創新我國電影的傳播方式。從我國電影的傳播方式來看,單一化是我國電影傳播方式的主要問題。雖然《長城》這部電影用一種另類的手段對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了重新解讀,但是這部電影將現代科技感強制地同中國傳統文化因素相結合,收到觀眾的不少負面評論。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目前的電影傳播方式只是在表面上模仿好萊塢電影中融入中國元素的傳播方式,并沒有真正從本土文化的內部進行電影傳播方式的創新,從而導致電影制作的成片脈絡凌亂,在內容上毫無創新。因此,我國未來電影的制作必須不斷創新我國電影的傳播方式,杜絕什么題材火就拍攝什么題材的電影,同時減少商業化的營銷策略,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影片內容的表達上,從而合情合理地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我國電影的制作。2.3更新電影創作的敘事策略和拍攝技術。隨著后媒介時代的到來,影視文化作為一種大眾傳播方式讓信息迅速傳播開來,同時新媒體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也為影視文化的創新提供了重要的保證。因此,我國電影制作要改變傳統、單一、陳舊的敘事策略,減少對“五毛錢特效”的利用,借鑒美國好萊塢電影在融合技術以及敘事策略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創新我國影視劇本內容,堅持內容為王的影視創作原則,更新電影創作的敘事策略和拍攝技術。同時,搭配傳統多元的優秀傳統文化因素,促進我國電影制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2]
3結語
借鑒美國好萊塢電影的制作與中國元素的融入方式,我國在電影制作上應該堅持以我國傳統文化資源為基礎,創新我國電影的傳播方式,更新電影創作的敘事策略與拍攝技術,對我國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深入解讀,從而促進我國電影制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增加國際市場上的中國電影比例。
參考文獻:
[1]程子瑞.好萊塢電影中中國元素的呈現與反思[J].視聽,2019(06):54-55.
[2]朱瑩.中國元素在西方電影中的呈現與分析[D].山東大學,2013.
作者:車玲 單位: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 上一篇:電影后現代主義敘事分析
- 下一篇:廣播電視無線發射技術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