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與實踐

時間:2022-12-17 10:38:06

導語: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與實踐

摘要:電氣系統是現代汽車正常運行與使用的基礎,尤其是汽車逐漸向智能化轉型,電氣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增多,對汽車電氣設備的維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分析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實施現狀,說明了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的必要性,總結了分組教學法應用的實踐優勢與優化方向。

關鍵詞: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實踐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汽車產品已經逐漸由傳統機械型產品向著數字化和智能化轉變,汽車技術的升級引進了大量電控技術,使汽車的駕駛和乘用體驗得到了相應提升,同時汽車的穩定性、可靠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1]。與傳統汽車電控技術相比,現代化汽車的電控技術更趨于復雜化,并與液壓、網絡、信息等技術進行了有效融合,汽車中所使用的電器元件也不斷增多,復雜的線路布置對于汽車電路系統的檢修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高等教育中的汽車維修專業,電氣設備維修課程是學生學習階段的一項重要課程,面對社會對于汽車維修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加大,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方法創新提高教學效果,是高校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而對傳統電氣維修課程開展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有效手段[2]。

1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實施現狀

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是汽修專業的一項重要專業課程,需要學生具備汽車電氣系統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電氣系統維修的實踐能力。該課程的教學過程涉及到汽車電氣系統的總體布局,學生需要以汽車各部位的電氣元件功能及布置特點為知識基礎,將電氣線路知識和故障檢測知識應用到故障檢修的實踐中。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對學生的要求就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汽車電氣系統故障問題的能力。由于教學過程中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課程教學中往往存在理論知識講解偏多,實踐操作不足等問題,同時復雜的電路知識和檢修技術不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實際質量不高。總體上講,大多數學校的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的教學方式仍舊沿用傳統的模式,教學中多采用教師主導的方式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這種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單一和呆板的問題,學生的被動聽講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佳。同時受限于教學設備的局限,學生的實踐學習存在不足,而且很少接觸先進汽車電氣系統的維修實例,導致學生的學習紙上談兵。與此同時,教學中使用的電氣相關教材理論知識相對陳舊,已不能滿足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需要,這為學生解決新車型的電氣故障問題帶來了難度。教學過程中,理論型教師偏多,而優秀的“雙師型”教師嚴重缺失,導致教師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引導不充分,學生處理汽車電氣系統實際問題的能力嚴重不足[3]。

2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分組教學的必要性

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特征,對于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而言,要全面地掌握電氣、液壓、通信、傳感器等關鍵技術存在較大難度,知識體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電氣維修實踐課程的實施。同時,汽車電氣系統維修實踐課需要以汽車作為基礎,大部分學校存在著實踐車輛和維修檢測設備不足等問題,導致學生得不到充分的實踐訓練。針對這一情況,合理實施分組教學法能有效改善以上問題。分組教學法在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中進行應用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分組教學的形式使學生建立學習小組,學習過程中的任務和維修實踐環節通過學習小組集體完成,小組內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集體觀念,通過互相討論和互幫互助的形式解決理論和實踐問題,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有利于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分組教學的形式增加了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有利于學生之間取長補短,理論好的學生帶動理論較差的學生,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帶動實踐能力弱的學生,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方便教師集中指導,教師不再面對單個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指導,由于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教學,很多教學問題在學生的相互討論與合作中被妥善解決,教師只需針對小組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指導,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四是有利于有限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采用分組教學形式,學校需要提供的車輛、設備、檢測工具數量隨之減少,設備的分配更加合理,小組成員隨著配合時間的延長逐漸形成默契,通過組內分工合作,利用有限的學校設備完成復雜電氣系統維修任務的能力也會隨之提高[4]。

3分組教學法應用的實踐情況

總體上講,分組教學法與傳統的教學形式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為驗證分組教學的合理性,針對2019級汽車維修專業的兩個班級(汽修1班、汽修2班)開展了分組教學的實踐,并選擇另外兩個情況相近的班級(汽修4班、汽修5班)作為對比,以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為基礎進行了具體實施。對于采用分組教學法的兩個班級,根據學生特點進行分組,每組5~6人,并選出每組組長,負責管理小組的學習和實踐情況,每個小組自主設計學習目標,并在組長的領導下參與實訓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學習和實踐過程的指導,并為小組的工作開展提出建議,確保小組每個成員充分參與其中。在對汽修1班、汽修2班開展分組教學的過程中,教學過程中的很多項目和任務都以小組的形式發布,教師需根據小組特點適當改進傳統的教學內容,使學習小組時常處于分工合作、密切交流的狀態中,避免出現部分學生無事可做的現象。對于有限的教學設備和實踐車輛,教師做好小組之間的調配,并以小組為單位及時進行技術指導。教師還要引導小組之間互通有無,協調使用檢測、拆裝及維修設備,減少實踐課程中的設備沖突問題。經過整學期的教學法實踐,四個班級的學期平均成績如圖1所示,可見采用分組教學法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理論知識體系的形成,并顯著提高學生對于汽車電氣系統的實際維修能力。圖1分組教學法應用對比情況

4分組教學法應用的實踐總結

通過對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的分組教學法應用實踐,可見分組教學法具有一定的教學先進性,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學生之間溝通交流增多,有效促進了每個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二是學生形成了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在組長的組織下,小組成員能夠分工合作,并形成集體榮譽感,能夠在相互配合過程中解決難度較大的電氣設備維修任務;三是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分組教學不僅減少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還通過小組輪回練習縮短了教學周期,且學生通過反復訓練提高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短期內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5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合理的分組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汽車電氣設備維修課程的積極性,更能夠得到理論、實踐能力的全方位提升。細化教學要求教師應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并充分掌握學生的個人情況,做好指導、引導和補充工作,做到教學資源的合理分配,以此保證分組教學的合理實施。

參考文獻:

[1]黃華仁.淺談高職院校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教學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6):96-97.

[2]李書舟,容慧.信息技術與高職汽車電氣檢修教學融合研究[J].機械職業教育,2017(5):33-35.

[3]廖騰輝.汽車電氣設備構造與維修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內燃機與配件,2019(8):230-231.

[4]李巖松.汽車專業實訓課的細化分組教學研究[J].決策探索(中),2018(7):79.

作者:滕瑜 單位:徐州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