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途徑
時間:2022-07-27 08:54:49
導語: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結合為目標,進一步優化課程,從教材大綱教師等多角度融入思想政治元素。以“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為例,列舉了相關的課程知識點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融合關系,從而論證了推動高校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關鍵詞:思政教育;課程目標;教學改革;實踐能力
1引言
2014年上海市相關高校探索后“課程思政”這個新概念被提了出來。以解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島”困境為主要目的,尤其是解決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與其他專業的主干課程之間的融合問題,通過開發利用其他專業主干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發揮主干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功能,打造多門課程育人合力。這點激發了多地高校的關注,同時激發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關注,于是從國家到地方相繼頒布和推出了許多相關通知、文件。近期國家領導人以及教育部領導的講話文稿中多次出現“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時至今日,“課程思政”這一觀念已經慢慢滲入教育者的心中,推動著這股關于“課程思政”的熱潮。2020-05-28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想政治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通知里明確提到,為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把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貫穿在人才培養體系中,全面、高效、有力地推進高校課程思想政治建設,做到最大程度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繼而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1]。課程思想政治已經關乎到社會主義人才培養質量,關系到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的未來。國家領導人總書記在2016-12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調效應[2]。從這句話,可以看出當代大學教師要提高自我內在要求,挖掘各類各專業各種課程中的思想政治的元素,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做到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電子技術基礎”(FundamentalofElectronicTechnology)是介紹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實際應用的電類專業的專業基礎學科,是通信類及機電一體化專業的核心課程,在現代通信、智慧交通、智慧建筑、智慧醫療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3]。在理論上,課程重在培養學生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以及電子線路的讀圖分析能力和設計方法。在實踐能力方面,課程旨在培養電子線路的實驗方法和測試技能。“電子技術基礎”涵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內容,具體內容包括半導體器件(二極管、BJT以及COMS)的特性、參數和分析模型,基本放大電路的組成及靜態、動態分析,集成運算放大電路的組成、特性及具體應用;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與分析,時序邏輯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半導體存儲器件分類、原理及擴展,可編程邏輯器件等,匯集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及最新的電子技術發展。電子技術的應用涉及現代科學技術的諸多領域,在計算機、通信、工業自動化控制、機電一體化等方面尤為突出。“電子技術基礎”是一門重基礎重實踐的課程,可以很好鍛煉學生的綜合專業綜合素質,讓學生可以更多了解認識新技術的發展,充分發揮該課程的育人功能。
2“課程思想政治”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數高校中的“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存在著一些弊端,主要有:①教學方式手段單一。從傳統的黑板教學過渡到融合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式,極大程度上改善學生接受新知識的力度,但是還是會被枯燥的公式符號或者是電路圖“折磨”到不愿意聽下去[4]。②考核方式單一。絕大多數的高校,目前主要的考核方式還是閉卷考試,以筆答題目為主,學生突擊重點試題或者完成大量的演算,對于公式或電路的實際應用了解甚微。在實踐考核中,很多學生按部就班地把器件連接起來,在儀器儀表中看到數據,卻沒有理解這個數據的意義。總之,為了成績而學習,而考試是最終的效果。
3引入“課程思想政治”的必要性以及改革途徑
“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電子信息專業、計算機專業以及工業自動化控制等多個專業的核心基礎課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探索設計專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把思想政治課程和專業課程合理融合,與時俱進,為其他課程思想政治元素的開發與融合提供一定的經驗。課程思想政治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從教的角度論證,可以從兩大方面入手:①從授課者的角度入手。提高教師的思想水平,在這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教師是學生成長之路上重要的領路人,道德價值引領,應該是當代學校師德教育的核心環節之一。以德立身、以德助學、以德施教應該為課程思想政治的第一任務。作為教師首先自己立場要堅定,增強“四個自信”,提高個人育人教書的意識。主動將愛國主義情懷融入課程之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立人樹人。采用評價課堂教學的科學機制,有效激發任課教師立德樹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通過合理規劃業務評價與思想政治評價的占比,調整業務評價,業務評價與思想政治評價并重,將育人要求納入評價體系,促使教師將教書育人的被動要求變為實踐智慧、行為的自覺、主動行為。②從課程角度入手。修訂課程大綱時,加入思想政治元素。在部分章節里可以加入一定的典型案例,并可以在分析處理教材中找到與思想政治教育目標之間的映射關系,授課時可以給出一定傾讓[5]。結合現代教學手段,例如在線視頻播放或者在線動畫演示等,讓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可以滲透入課堂。影像對于大腦的刺激作用遠遠大于文字,所以在授課過程中選擇必要的影像資源可調節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對課程的關注度。在大綱里可以將這部分和課程大綱進行有機融合,可以在后續的課程考核或者實踐測評里也做出相對應的修改,增加一定的思想政治考核元素。有學習的過程就應該有評價的部分,這樣學生可以加深對思想政治的理解和應用。表1簡要說明了“電子技術基礎”課程中某些知識點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結合,可以是具體的事例,也可以是哲學原理,可以深刻,可以具體,結合并不是天方夜譚。尋找到切入點,找到結合的途徑。表1“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某些知識點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科學研究道路不會一帆風順,需要不斷實踐不斷修訂,實踐出真知。門電路加州大學“鱗式晶體管”,讓二維半導體可以“變平房為高樓”,平面轉為立體,多層次化有效地讓晶體管縮小到1nm。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事物發展,堅持量變與質變相統一,放大電路的反饋分析事物是辯證的,有利有弊的,在處理平衡關系時,要抓主要問題、主要矛盾。
4總結
以思想政治教育與課程結合為目標,進一步優化課程,從教材大綱教師等多角度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學生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推動高校教育改革,推動課程不斷提升教學層次,有效改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晶,胡浩.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5-7.
[2]賈寶華,谷俊斌.基于“互聯網+”下工程力學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7(17):105-106.
[3]朱齊媛,林漢,黃曉桃,等.深度學習視角下地面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教學改革的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4):234-237.
[4]朱齊媛,陳新原.“覓食法”在數字電子線路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6(2):124-125.
[5]郭麗,周志強,陳立剛.化工安全與環保“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踐[J].化工高等教育,2019(4):31-34.
作者:朱齊媛 孟祥麗 單位:嶺南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 上一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電子技術基礎的應用
- 下一篇:電力電子技術線上線下協同教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