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工程知識產權案例教學效果

時間:2022-09-03 09:37:16

導語:電子信息工程知識產權案例教學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信息工程知識產權案例教學效果

摘要:案例教學法非常適合知識產權的課堂教學,闡述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電子信息工程知識產權課程教學中實施案例教學的實踐。

關鍵詞:知識產權,電子信息工程,案例教學法

近年來,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大國,自主知識產權戰略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國際上知識產權壟斷、控制與保護呈現強化趨勢,境內、外針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知識產權摩擦事件持續增加,知識產權國內及國際糾紛案件日益增多,且金額巨大。在電子信息相關的高新技術產業中,知識產權問題日益顯現。因此,針對電子信息領域的工程碩士研究生,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提升、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積累,知識產權運用能力以及電子信息領域綜合職業素養的提高和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但是,工程碩士的法律基礎較為薄弱,課堂教學普遍較為枯燥,教師應選取適合電子信息專業的經典案例輔助教學,保證學生能夠擁有在對應專業領域中掌握合理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

1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性

《知識產權》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未來的電子信息產業工程技術人員具有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在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中能夠維護自主知識產權、合法使用知識成果。但是,知識產權的學習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識和相關條文規定,使得教學過多地偏重理論知識和法律條文,對學生的考評方式也相對固定。特別是,授課對象是法律基礎較為薄弱的工程碩士研究生,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教學環節較為枯燥,教學成果效率低下[1]。學生只是機械化的進行相關法律條文的背誦,而不是通過對這些法律條文的理解去形成正確的知識產權意識以及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聯系,不能培養學生對知識產權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案例教學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2],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產權的動力和效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運用知識產權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更有效地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標。

2《知識產權》案例教學

選取合適的案例。工程碩士研究生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產中,并使學生成為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師。故而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的授課內容更側重于務實的技術技能教育,而非法律知識和法理的灌輸。但由于課程涉及大量的法律知識和相關條文,本門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相對抽象化,理論化。導致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難以將各個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循環的知識網絡,故而需要選取合適的案例進行具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專業類別篩選適合該專業領域的案例素材作為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在本學科專業領域中運用知識產權的能力。對于電子信息類工程碩士研究生而言,與講解相關法律規定相比,以一件具體的專利案件進行相關法律條文的解釋與說明會更加具體,同時案例講解中,更應注重如何在專利撰寫中避免對現有專利的侵權,如何更為合適的保護本專利的所有內容,以及如何在專利授權后合理合法地運用和轉化等問題。這樣不僅可以將抽象的法律條款知識點具體化,在案例中剖析涉及法律知識,同時在吸取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更加理解應該如何去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應如何運用和管理相關的知識產權,避免無意中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以及避免他人侵犯自己的知識產權。學生自主分析案例。學以致用,將課堂所教授的知識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是本門課程的主要授課目標,這也與電子信息研究生培養方案相吻合,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理論灌輸為主,再輔以一些較為經典的案例。這種模式下的課堂上學生所充當的角色是聽眾,很難直觀體現課堂教學的效果。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師進行一定程度的專業知識引導后,讓學生結合相關法律條文對具體案例進行分析匯報。例如,針對近日來爭議較大的人人影視字幕組涉嫌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被查案件,讓學生分別以基于個人情感的主觀方式和基于法律條文的客觀方式分別對此案件表達不同的觀點與理解。在以主觀的視角為人人影視打抱不平后,以更加客觀態度從法律角度對此次案件進行專業分析。這種主客觀相結合的匯報方式也更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學生學習知識絕不能夠通過他人的灌輸來實現,在課堂上只是單純而強制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只會阻斷學生對知識的自我構建及吸收,最終阻礙學生對知識的真正獲得[3],所以在課堂上必須能夠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采用案例式教學的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和重視,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將外來知識自我構建成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案例背后的多元化元素教學。在知識產權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與時俱進的將實際案例,相關法律規定相結合。每一個案例背后都有著相當現實的利益糾葛,這是課本上簡單枯燥的法律條文無法描繪出的。教師的教學內容不僅要針對不同專業的授課對象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同時也要根據當下的社會熱點話題和國際政治形式進行調整。例如在中美會談期間,美國337大調查案件便層出不窮,這項法案看似是調查涉及知識產權的不正當貿易部分,而且根據數據顯示美國337條款的絕大部分案件也的確與知識產權相關內容有所關聯,但是這項調查背后卻是美國對本國的一種貿易保護手段。一旦涉及337條款,相關企業便要在調查前開始強制接受相關的處罰措施,這種處罰措施非常嚴厲,持續期限長,對企業正常的生產交易限制作用大,并且337條款的被訴企業需要承擔相當高昂的訴訟費用。在以上諸多條件限制下,最為艱巨的是這場官司打贏的概率十分渺茫。因此337條款也逐漸成為美國相關企業打擊中國產業的主要手段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遭遇美國337條款狙擊的企業也在逐年增多,導致我國相關產品出口美國受阻,甚至影響到了整個產業的發展。這種強制執行的貿易狙擊手段惡化了我國對外的貿易環境,遏制了我國企業轉型升級。但是,隨著我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視,我國企業在應對337調查以及其他國際知識產權案件中,屢屢勝訴。例如,中國鋼鐵企業,軟件產品遭受美國337調查等國際貿易糾紛中勝訴。不僅體現出我國對知識產權法律和知識產權教育重視的成效,也體現出我國科技的進步。另外,結合具體案例背后的故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在拓寬學生眼界的同時激勵學生奮發圖強。

3案例教學法的效果評價

創新是發展的動力之源,隨著科技的進步,知識產權的競爭也逐步成為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科技實力重點角逐戰場,各大高校也逐步重視知識產權教育。在此背景下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項目式教學,便顯得尤為重要,能夠讓學生全面了解知識產權運行規,運行和維護規則的案例化,教學改革也迫在眉睫。案例化的教學是本課程能夠更加高效的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同時通過了解隱藏在案例背后的社會實際意義,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拓寬學生的眼界,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激勵學生奮發圖強的意志。因此,對本課程最為直接的考核方式便是看學生如何對一個具體的知識產權案例進行,是否能夠從法律條文方面進行客觀上的分析,同時能否透過該案例挖掘背后的社會意義和政治價值,這種考核方式更能夠體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是否有引導啟迪的作用,是否能夠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4結語

本文在案例教學的具體實施中,(1)建立了案例庫,將案例庫中的典型案例按照課程教學內容有序地排列在教學計劃中;(2)案例本身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序地排列起來,將這些問題盡可能地覆蓋工程碩士研究生專業領域能夠遇到和處理的知識產權問題,輔助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主動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培養學生維護自主知識產權,合法使用知識成果的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莉莉.《保護知識產權》教學設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9):34-36+73.

[2]白麗.“知識產權法學”案例教學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1):50-52.

[3]楊德群,田領.案例教學法在知識產權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知識文庫,2017(15):123-124.

作者:王娟 單位: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