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綜合布線分析論文

時間:2022-06-22 07:00:00

導語:校園網綜合布線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校園網綜合布線分析論文

摘要:校園網正逐漸成為各學校必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將是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很多學校準備利用暑期組建校園網,特別是校園網基礎設施的鋪設更是難得的好時機。要想組建高性能、低成本的校園網,綜合布線的好壞至關重要,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如同給校園網打了一個好的地基。

關鍵詞:校園網綜合布線

校園網正逐漸成為各學校必備的信息基礎設施,其規模和應用水平將是衡量學校教學與科研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很多學校準備利用暑期組建校園網,特別是校園網基礎設施的鋪設更是難得的好時機。要想組建高性能、低成本的校園網,綜合布線的好壞至關重要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如同給校園網打了一個好的地基。

綜合布線目標

綜合布線系統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內的傳輸網絡,是計算機網絡的線路基礎。它使語音與數據通信設備、交換設備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相連。結構化布線設計應該滿足以下目標。

1、滿足要求,兼顧發展布線設計必須能夠滿足學校各樓宇、實驗室、圖書館等的主要業務需求,并能兼顧未來的發展需要。

2、易于擴展,預留空間符合當前和以后的信息傳輸需要,保證較好的擴展性和足夠的升級空間。

3、遵從標準,采用星型布線系統設計遵從國際(ISO/IEC11801)標準和郵電部、建設部標準,布線系統采用國際標準建議的星型拓撲結構。

4、高質傳輸,適應面廣布線系統應該能夠支持語音、數據等綜合信息(如ISDN、B-ISDN、ATM等)的高質量傳輸,并能適應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廠商的電腦及網絡產品的需要。

5、統一出口,線路規范布線系統的信息出口采用國際標準的RJ-45插座,以統一的線路規格和設備接口,使任意信息點都能接插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如電腦、打印機、網絡終端、電話機、傳真機等,以支持話音、數據、圖像及多媒體信息的傳輸。

6、預備互連、國際接軌布線系統符合綜合業務數據網ISDN的要求,以便與國內國際其他網絡互聯。

綜合布線原則及方式

1、性價比原則選擇的線纜、接插件、其他設備應具有良好的物理和電氣性能,而且價格適中;

2、實用性原則設計、選擇的系統應滿足用戶在現在和未來10至15年內對通信線路的要求;

3、靈活性原則做到信息口設備合理,可即插即用;

4、擴充性原則盡可能采用易于擴展的結構和接插件;

5、易管理原則便于管理,有統一標識,方便配線、跳線。

機房的布線系統直接影響到未來機房的功能,一般布線系統要求布線距離盡量短而整齊,排列有序。具體的方式有“田”字形和“井”字形兩種:“田”字形較適用于環形機房布局,“井”字形較適用于縱橫式機房布局,它的位置可安排在地板下,也可吊頂安裝,各有特點。

綜合布線要點

1、地板布線最常見的布線方式,充分利用了地板下的空間,要注意地板下的漏水、鼠害和散熱,還應保證在每個機柜下方開鑿相應的穿線孔(包括地板和線槽)。

2、吊頂布線特別適合于經常需要布線的機房,此方式中吊頂內包含了各種電源布線、弱電布線,在每個機柜上方開鑿相應的穿線孔(包括地板和線槽),當然也要注意漏水、鼠害和散熱。具體布線的內容有:電源布線、弱電布線和接地布線。其中電源布線和弱電布線均放在金屬布線槽內,具體的金屬槽尺寸可根據線量的多少并考慮一定的發展余地(一般為100×50或50×50)。電源線槽和弱電線槽之間的距離應保持至少5厘米以上,不能互相穿越,以防止相互之間的電磁干擾。

(1)電源布線:在新機房裝修進行電源布線時,應根據整個機房的布局和UPS的容量來安排,在規劃中的每個機柜和設備附近,安排相應的電源插座,插座的容量應根據接入設備的功率來定,并留有一定的冗余,一般為10A或15A。電吹南呔隊Ω蕕繚床遄娜萘坎⒘粲幸歡ǖ娜萘俊?br>

(2)弱電布線:弱電布線中主要包括同軸細纜、五類網線和電話線等,布線時應注意在每個機柜、設備后面都要有相應的線纜,并應考慮以后的發展需要,各種線纜應分門別類用尼龍編織帶捆扎好。

3、接地布線由于新機房內部都是高性能的計算機和網絡設備,故對接地應有嚴格要求;接地也是消除公共阻抗、防止電容耦合干擾、保護設備和人員的安全、保證計算機系統穩定可靠運行的重要措施。在機房地板下應布置信號接地用的銅排,以供機房內各種接地需要,銅排再以專線方式接入該處的弱電信號接地系統。

4、綜合布線重點顯然,綜合布線重點就是“光纜”。很多校園網絡在園區架設或地埋室外多模光纖,為千兆網和ATM網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提供了高帶寬(10Mbps~622Mbps)、高傳輸性、高抗干擾能力支持。光纜按芯數分為四芯、六芯、八芯三種;按鋪設方式分為架空、直埋兩種;按支持的距離分為多模(2公里以內)、單模(2公里到幾十公里)。其接續方式常見的是:熔接、研磨、壓接。常用的光纖產品有:光纜、光纖耦合器、光纖終端器、各種接口形式的光纖跳線、光纖接續設備。

綜合布線方案

以交換式千兆以太網作為校園網的主干,按10M/100M交換式子網方式接入(如圖)。校園網布線設計一般采用多級物理星型結構、點到點連接,任何一條線路故障均不影響其他線路的正常運行。網絡采用分散式三層交換體系,二級交換機具有第三級交換能力,主干線路壓力小,而且全部實現百兆交換入室。三級交換機可以堆疊,能將一個主干和桌面交換機組成一個整體,提供足夠的交換口,可擴展性好。

1、主干網選用千兆以太網,其第三層以太網路由器交換機大都滿足IEEE802.3Z標準,技術成熟,具有流量優先機制能有效保證多媒體傳輸時的QoS(QualityofService服務質量)。

2、千兆以太網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擴展性,在ATM技術成熟時,可平滑集成到ATM網絡中,作為ATM網的邊緣子網。

3、工作組子網可選用100M交換模式。使用戶終端獨占100M帶寬的數據交換。在核心交換機與工作組交換機之間,采用100Mbps傳輸帶寬,當使用全雙工時,傳輸帶寬為200Mbps。

綜合布線過程

1、布線前詢問客戶網絡需求,現場勘察建筑,根據建筑平面圖等資料結算線材的用量,信息插座的數目和機柜定位、數量,做出綜合布線調研報告。根據前期勘察數據做出布線材料預算表、工程進度安排表。

2、布線中協調施工隊與學校進行職責商談,提出布線許可,主要是鉆孔、走線、信息插座定位、機柜定位、做線纜標識等。安裝信息模塊、配線架及機柜內部。

3、測試線路測試是在完工后用專用儀器按EIA/TIATSB-67《非屏蔽雙絞線系統與性能驗收規范》對系統進行全面測試,并提交測試報告。信息點測試一般采用12點測試儀,主要測試通斷情況。深度測試用美國FlukeDSP-100線纜測試儀,根據TSB-67標準,對接線圖(WireMap)、長度(Length)、衰減量(Attenuation)、近端串擾(NEXT)、傳播延遲(PropagationDelay)五方面數據測試,可打印出詳細的測試報告。

4、布線后鏈路測試后,選擇若干節點,聯接網絡設備進行聯通測試并提交。施工后打印出測試報告,學校以測試報告為標準對整個布線作出判斷和結論。在施工質量達到合同要求、性能測試合格和軟件驗收合格的前提下,雙方簽字認定工程驗收合格。

(1)網絡硬件系統驗收:校方可以在線路測試和系統聯調階段派技術人員參加測試驗收。也可在施工方提交測試報告后,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復測驗收。

(2)網絡軟件系統驗收:檢查應配置軟件是否齊全,并逐一進行操作檢驗。軟件應運行暢通,圓滿實現各種功能。

(3)技術資料移交驗收:承建方向校方移交設計、施工、配線等全部資料,校方由專人清點接收入檔管理以備查。

(4)培訓:承建方按有關條款要求為校方進行布線方案、結構等方面的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