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電器應用人才培訓論文

時間:2022-01-10 03:06:00

導語:電子電器應用人才培訓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電器應用人才培訓論文

一、“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在中等職業學校推廣五位一體,即“教、學、研、訓、產”一體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教學內容中滲透新科學、新技術、新工藝;二是在教學方式上建立實訓中心、教學工廠,多讓學生在實訓中學,用實踐滲透理論;三是在教學過程中由校內向校外、由教室向生產現場延伸,與企業搞校企合作,與高校搞校校合作;四是在教學效果上通過嫁接、轉化、推廣和應用新科技、新工藝,培養出一大批能熟練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并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高素質勞動者。根據這樣的思路,我們在建設一支“雙師型”專業教師隊伍時,應采取以下五種做法。

1.電子電器應用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

為了提高專業教師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專業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必須到企業進行專業實踐的鍛煉。到企業參加專業實踐的教師一般要求完成以下幾項任務:(1)開展專業的社會調查,了解本專業目前的生產、技術、工藝、設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2)帶著教學中的一些課題,到企業去向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請教,提高教學質量。(3)加強學校與學校的經常性溝通和聯系,為“教、學、研、訓、產”結合建立紐帶。

2.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是體現以能力為重點,培養學生熟練的職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實現理論與實際、教學與生產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在實訓室設置了小家電維修實訓室,所用的設備不是以前用的實驗臺,而是真實的家用電器,讓每個學生動手測量維修和維護,教師結合多媒體在實物面前將理論滲透給學生,學生在實物面前在接受理論知識就容易了。

3.在建設專業教室、教學工廠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技術開發能力

根據專業現代化建設的需要,我們在推進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建立了專業教室,并逐步形成了集“教、學、研、訓、產”為一體的教學工廠的模式和格局。要求專業教師根據教學與生產、技術開發應用緊密結合的指導思想,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結合學校的生產線自行研制、開發、安裝專業教室和教學工廠中的教學設備與設施。為提高電子電器應用專業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動手能力,把校園防范報警、電視監控工程交給電子電器專業的教師,這些教師全力以赴,從設計到監控頭的制作以及監控布點、設備選型、線纜測試、設備安裝調試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調研,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這項工程,不僅鍛煉提高了教師隊伍,還為以后承接工程奠定了基礎。

4.鼓勵教師面向企業,直接參與技術開發、技術轉化與技術改造

學校積極鼓勵專業教師走出學校,面向企業,面向生產,主動開展科技服務,承擔科技項目。通過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開發產品,轉化科技成果,讓他們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高,使理論與實踐,生產、科研與教學得到了緊密的結合。

二、課程體系結構的調整

1.專業課程模塊設置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教學沿襲的是學科型教學體系,它主要有兩個特征:其一是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中心,其它的實踐性環節(如實驗、實習)只是作為驗證的手段,而不是作為培養能力的手段,理論教學是主線,其它的都是附屬;其二,每門課程的內容過分強調本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理論學時太多,實踐性環節不足,缺乏應有的溝通,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這樣的教學體系培養出來的人并不是應用型的人才。可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將課程進行分類,組成若干模塊,根據不同專業或專門化進行課程的拼裝、組合和調整。

2.專業課程模塊

專業課程設置中有明顯的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按專業性質組織課程,針對性強,同時也充分考慮中學生的基礎素質的培養及終身教育的需要,并留有充足的選修課時。

⑴電子技術應用。基礎模塊: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工基礎;核心模塊:無線電、電子工藝;其它模塊:自動化基礎、傳感器基礎;建議認證課程:單片機原理、PLC基礎。

⑵家用電器應用。基礎模塊:小家電的原理與維修、收音機的原理與維修;核心模塊:制冷原理、冰箱與空調的原理與維修、彩電的原理與維修、樓宇自動化;其它模塊:數字產品的原理、電路板制作方法;建議認證課程:職業道德,職業安全。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施

1.項目教學法的提出

電子電器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社會需求很大,但是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不高,面對社會需求,中職教育既要適用社會需求,又要顧及學生的現狀,就要求我們探索一種既適應中職教育現狀又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培養出一批有較強動手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初級實用型人才的教學法。把“項目教學法”應用于中職電子電器教學,是一種實用有效的方法。

2.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德國教育專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倡導的教學理論。是一種培養實用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中職電子電器的許多實際操作課程,如《微波爐的維修》、《樓宇自動化的安裝》等均可應用項目教學法。

⑴項目教學法的特點: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結;必須與傳統教學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⑵項目教學與傳統教學的區別。傳統教學目的,在于傳授知識和技能,以老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學習,學生聽從老師的指揮,外在動力十分重要,老師挖掘學生的不足點以補充授課內容項目教學目的在于運用技能和知識,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做出選擇,學生的內在動力充分得以調動,老師利用學生的優點開展活動。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改革,能鍛煉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協作配合工作的能力,同時教學質量能得到提高,對存在的問題得以發現和改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鍛煉學

生相應的能力,將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南.家用電器原理與維修.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劉文靜.項目教學法.中國教育出版社,2006,8.[摘要]面對新形勢,職業教育還存在著辦學模式單一,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學習方式改革滯后,與市場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為了適應社會需求,必須改革現有的中等職業學校電子電器應用教學體系,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調整課程結構,以新的教學法去培養新型技術人才。

[關鍵詞]師資建設課程模塊項目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