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透析
時間:2022-05-30 05:04:00
導語: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的推動,規模經濟與產業分工不斷深化,世界價值創造體系在全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離和再構。電子信息產業作為國家戰略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其價值鏈各環節已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區,且在不同區域集聚的現象比較明顯。河北省作為環渤海地區開放合作的新高地,在全球價值鏈這一國際分工大轉換的背景下,如何參與這一國際分工并攀升全球價值鏈,促進電子信息產業的升級與發展,是亟需思考與探討的問題。
一、全球價值鏈下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
一般認為,全球價值鏈是指從全球的視角來考察一項產品或服務的價值不斷增值的過程,這一過程包括概念、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直至后續服務等。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以及產業分工規模逐漸擴大與深化是其客觀背景,在以全球為版圖的全球資源整合過程中,形成了依據產業價值鏈特定環節生產的分工格局,尤其是不同地區不同產業價值鏈中生產工序的水平和垂直分工過程。從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價值鏈分布格局來看,美國、日本及部分歐洲國家處于產業價值鏈的高端,他們擁有品牌和專利,負責標準制定和產品研發以及系統集成,控制著核心產品和新產品的生產,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尤其擁有精湛的生產工藝。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臺灣地區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端,已具備較好的生產技術,正發展成為集成電路等部分關鍵元器件的生產基地,并生產部分高端產品和新產品。而具有勞動力比較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則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主要從事一般元器件的生產以及整機的加工和組裝。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承接發達國家及地區電子信息產業轉移,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灣地區三大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隨著三大產業集聚區生產要素價格的攀升及產業升級的驅動,三大地區正逐步向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邁進,原先低層次的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正不斷向周邊地區轉移和擴散,形成了各地區不同層次、規模大小不一的地方產業集群。
二、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與制約因素
(一)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面臨的政策機遇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是國家戰略之一,《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中明確提出了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戰略措施。“十二五”規劃將明確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未來重點扶持的對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又是重中之重,有力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同時,國家為拉動內需,提出了“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一系列政策,之后又出臺了家電以舊換新、汽車以舊換新的實施方案,這些政策催生了巨大的國內市場,給電子信息產業中的信息家電、汽車電子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2011年底,國務院批復了《河北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將其定位為環渤海地區新興增長區域,作為京津城市功能拓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由于空間地利、人力資本以及地區協同發展等有利因素的影響,為河北省切入全球價值鏈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二)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現狀目前,河北省擁有國內外上市公司8家,全國電子百強3家和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企業2家。同時,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的聚集效應開始顯現。圍繞環京津形成了“四基地”(石家莊、廊坊、保定、秦皇島)“八園區”(玉田電子元器件園、承德智能儀器儀表園、張家口東山電子信息園、懷來光電子園、涿鹿信息產業園、青縣韓國電子工業園、滄州線路板園、邯鄲計算機耗材園)產業格局,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從發展速度來看,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2010年1~6月,電子信息產業工業增加值完成112.1億元,同比增長74.4%,高出全國54個百分點;出口創匯13.7億美元,同比增長85.7%,高于全國46.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25.6億元,同比增長531.8%,高于全國490個百分點。另一方面,河北省在光伏、半導體照明、基礎產品三個方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與發展優勢的電子信息產業。其中光伏產業發展迅速,在國內占據重要地位。寧晉晶龍、保定天威英利兩大龍頭企業,帶動了數十家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已形成硅材料———硅片———電池———組件完整的產業鏈,成為國內主要的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而半導體照明產業同樣具有獨特優勢,芯片技術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中電科技集團第13研究所目前開發的1W光源光效已達到110lm/W,屬國內領先。基礎產品也具有明顯的優勢,為整機配套的各類元器件及原輔材料產品門類齊全,其中TFT液晶材料、石英晶體諧振器等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三)影響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受到知識結構、技術創新能力和制度要素等條件的影響,河北省企業在產品研發、經營管理和營銷環節的競爭力還較低,產業還處于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環節,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等較低。具體來看,河北省企業規模偏小,缺乏能夠形成規模經濟、帶動行業發展的大公司、大集團,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在產業增加值、資產總額或者銷售收入方面,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也遠低于發達省份。其次,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健全,科研機構的研究開發能力不高,導致創新能力不足,尤其整機產品短缺是產業快速發展的軟肋。同時,產業結構以基礎元器件材料等上游產品為主,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占有率的產品較少,產業結構不合理,市場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再次,河北省還缺乏信息產業和信息化高級復合型人才,存在著專業人才隊伍規模小、高級專業人才少、人才流失大等問題,由于京津人才聚集效應,河北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環境和政策存在諸多不足。
三、全球價值鏈下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路徑選擇
從全球資源配置來看,勞動力始終不能完全流通,歐美發達國家工業生產能力仍將大量涌入勞動力豐富、成本較低的國家與地區,國際分工深化與產業梯次轉移持續進行,這為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同時,國家出臺了多個鼓勵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政策,河北省也推出了類似的多個政策與措施,在京津冀一體化的趨勢下,為河北省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現實支撐。因此,本文認為河北省應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從兩個方面促進本土產業升級與發展。
(一)保持產業體系的開放性,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促進產業升級河北省企業在勞動密集型工序生產環節具有比較優勢,而且在資本技術密集型工序生產環節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企業應順應國際分工發展方向和趨勢,承接跨國公司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生產制造環節,逐步掌握國外先進的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效率,在全球資源優化配置中尋求經濟發展空間和機遇。同時,保持產業體系的開放性,拓展資源、要素、人員等在國際分工中的參與程度,快速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以蛙跳式的發展,直接進入更高一級的產業結構,以替代早期發展地區在產業攀升上的艱難跋涉。具體來看,應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投資建廠,通過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實現稟賦的升級,改變國際分工的不利局面。同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推進本省企業整合,做強做大已有企業,形成規模經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現有的信息技術和制造設備為依托,遵循技術自主研發或引進、利用再創造的路線,推進產品向高技術、高品質、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從而帶動產業的優化升級。
(二)在京津冀經濟的一體化基礎上,健全區域創新網絡,實現價值鏈的升級對于后發地區而言,河北省不僅依靠當地產業自我升級,而且應當在京津冀經濟的一體化基礎上,利用地區間產業轉移,激活區域內外的資源,各主體通過有效的合作、協同創新,促進整個區域系統的創新,進而實現價值鏈的升級。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條件投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金融投入為依托、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輔助的研究與開發投入體系。
樹立和健全區域創新網絡,力求在產業價值鏈條分解有所突破,可以選擇工業流程升級,而不是盲目進行產品升級和功能升級。在每一次升級之后迅速積蓄力量,為下一步升級做好準備,逐步實現產業動態升級。
- 上一篇:市區應急管理工作方案
- 下一篇:日本電子書市場現狀與未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