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建設與行政管理研究
時間:2022-01-06 03:35:53
導語:電子政務建設與行政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作為中國行政改革的重點同時也取得了顯著成效。然而,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趨完善和群眾對政府的期望來對比,我國政府在自身建設方面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政府的政務,政府管理的方式和功能也不能滿足現代市場經濟不斷快速發展的現狀。盡管采取了多種形式來進行改革,但仍然沒有實現比較大的突破。電子政務作為促進政府創新的主要手段,它不僅能不斷地促進政府管理體制的創新,同時也能不斷的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這是政府創新的主要動力,也對政府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政府電子政務管理模式的創新
1.通過電子政務建設,轉變政府行政職能
政府職能的改善必須首先要更新觀念,樹立“政府職能就是服務”,“政府信息要開放,必須能夠實現共享”,樹立全新的管理觀念,對于那種用計算機系統去模仿行政處理的模式必須要堅決摒棄,將政府的電子政務建設與政府職能的轉變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從而能夠實現兩者之間的互動。在進行改革的同時要進行充分的調查研究,進行科學、合理的論證和規劃,穩扎穩打,接入功能要穩步進行。對于那些應該做而且能夠做得好的要立即實現網絡訪問,對于那些不好做,或根本無法做好的,以及根本無法實現的功能,有必要推遲或拒絕上網。從“高高在上”的官僚意識轉到公務員的服務意識,實現從“管理型”向“管理服務型”轉化。電子政務建設作為契機,提高政府部門的管理組織行為,政府打破原有的封閉模式轉變為透明的政府機制,實現政府職能的變革,從而建立一個具有權威,職能明確的政府機構,并接受社會監督。
2.通過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決策水平
要推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變革,進一步提高政府的決策水平,就必須對政府組織、決策過程和決策方法進行全方位的變革與創新,實現對政府信息化改革的推進,而這一切都需要信息技術給予支持。從組織的角度來看,電子政務在政府的組織結構上,需從傳統的金字塔結構轉變為扁平的結構。傳統的政府決策模式有很多弊端,而電子政務使政府決策擴大管理的范圍和規模,形成一個更加靈活和結構開放的網絡化、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使決策的過程更加的合理。IT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政府信息資源的管理和決策掌握在只有少數政府高級官員和國家手中的局面,讓廣大市民,尤其是行政下屬也掌握了一定量的信息資源。
3.通過電子政務建設,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和手段,建立網上虛擬辦公體系,使溝通直接快速,信息處理便捷,減少重復,冗余的機構和不必要的中間環節,讓人們可以輕松地獲得各種信息和對政府服務的來源進行訪問。與此同時,政府也面臨著處理復雜的知識和信息,需要提高有效地掌握和控制信息、迅速做出反應的能力。這樣才可以節省時間,提高政府的信息量和工作效率。電子政務系統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備的,它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是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來的過程,是一個從試行到適應、由懷疑到自覺貫徹的長期過程。
本文作者:何明珠工作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 上一篇:制作網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 下一篇:宋茶文化的建茶及建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