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

時間:2022-01-22 09:12:08

導語: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電子政務建設與管理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服務平臺等新興的電子政務形式逐漸得到了應用與發展。在電子政務系統應用過程中,須重視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建設、強化安全保障的制度建設,以保障及提高電子政務的社會服務功能與服務效果。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電子政務;安全保障

1電子政務發展及建設問題分析

從概念上來說,電子政務是政府在其進行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過程中使用計算機信息技術,超越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職能和時空的界限和制約,目的是能夠達到促使政府政務的公平公正、高效廉潔、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我國電子政務系統的雛形始于1993年,是伴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服務平臺等新興的電子政務形式也逐漸得到了應用。目前,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電子政務系統的完善和創新是政府改革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但在電子政務實施與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政府部門對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的重視程度不高、專職工作人員自身素質不高、電子政務系統的制度化管理不完善等,以及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保護技術不到位等。(1)安全保障制度不健全。政府部門在對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在電子政務系統建設維護時缺乏制度化的管理措施。而且,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電子政務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缺乏信息安全認證機制,非工作人員隨意進入網站機房或者利用用戶口令進入到網站系統當中。這些制度上的缺失導致信息技術的安全保障工作難度增大,難以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無法保障系統的信息安全。(2)內部管理松懈。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近年來問題屢屢發生,如政府門戶網站受到攻擊、主頁受到篡改、信息泄露事件等。分析原因,主要是從事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管理工作的人員的安全意識、保密意識及工作責任心不強。甚至網站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員泄露內部的網絡結構、用戶口令,或者是內部工作人員惡意編寫破壞程序等,讓門戶網站信息的安全系數下降。可見,政府門戶網站信息泄露、網頁篡改的原因,許多時候并非安全保障技術水平不高所導致,更重要的嚴格內部保障工作的管理。

2重視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建設

加強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的建設,就必須要提高信息安全保障技術水平,建設完善的政府安全信息技術監控體系。政府主管門戶系統安全保障工作的部門,要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技術保障措施的完善,從硬件、軟件兩個方面加強建設。其一,要構建起完善的互聯網病毒防御體系,安裝防病毒軟件并且及時進行更新,對軟件進行升級和維護,切實做到有效抵御互聯網上的惡意攻擊。其二,在信息安全保障系統中加入入侵檢測系統,把入侵檢測軟件和硬件設備相結合,作為防御病毒體系的補充,入侵檢測系統主動尋找、分析系統系統內部的運行情況,將違反安全規則的對象和被攻擊的部分檢測出來,主動保護系統信息的安全。其三,要在硬件設備上及時更新升級,淘汰落后的硬件設備。防止由于設備使用時間長,導致安全保障能力下降。

3強化安全保障的制度建設

政府的電子政務系統,要嚴格按照國家對信息安全法律法規的標準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一要對計算機實施安全保密措施,定期更換計算機密碼,并且對網絡的訪問權限進行制度化管理,涉及重要內容的信息必須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在專門的計算機上進行處理。二要對機房進行有效管理,完善機房的管理制度,對進入機房的設定進行權限規定。禁止攜帶對設備運行產生威脅的易燃易爆物品,設備的更換、更新進行登記,不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和機房的安全狀況。三要健全巡視上報制度,工作人員要定期對系統的論壇、留言板、門戶網站等進行檢查巡視,完善信息前關鍵詞和敏感字自動過濾的功能,密切關注社會發展的動態,更新敏感詞和關鍵詞,建立起垃圾郵件自動清理功能。如果在巡視過程中發現有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及時向公安網絡部門報告。四要與公安部門建立起完善的聯系制度,打擊網絡信息犯罪的行為。通過完善政府電子政務系統安全保障制度,建立起長效的安全保障機制,減少因管理失當而產生的系統信息泄露、黑客入侵等行為的發生。

作者:李強 單位:長春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震,劉芬.行政環境與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07,(4).

[2]樊繼福.陜西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研究[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6,11,(6).

[3]連成葉,李強.我國當前電子政務發展策略研究[J].福建警察學院學報,2008,(6).

[4]張彥.政府網站影響力評價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