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專業就業質量與滿意度分析

時間:2022-06-27 03:15:39

導語:機電專業就業質量與滿意度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電專業就業質量與滿意度分析

被調查畢業生的總體情況分析

在被調查的265位畢業生中:男生227人,女生38人;上海戶籍174人,非上海戶籍91人;中共預備黨員以及正式黨員總計44人,涉及機電一體化、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等5大專業。35位同學被上海電氣電站集團錄用,26位被上海大眾錄用,24位為上海三菱電梯錄用,13位為寶鋼集團錄用,7位專升本,其他單位錄用的人數為160人。從我校統計的總體畢業生總體情況和就業去向的比例來看,問卷選取的畢業生無論從數量、專業分布比例、就業去向上都具有較高的代表性,保證了此次調查的有效性。

畢業生就業質量及就業滿意度分析

(一)單位經濟類型從統計的情況看,被調查的畢業生中,就業單位的經濟類型從國有民營企業到獨資合資企業、事業單位均有分布,其中以國有企業以及民營企業為主;畢業生對就業單位經濟類型的總體滿意度較高:非常滿意的比例占到22.64%,滿意及以上程度的比例達到91.32%。根據交叉分析的結果,企業性質是決定就業滿意度的一大影響因素之一,不滿意比例較高的多為到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在選擇對就業單位經濟類型較為不滿意和不滿意的19位同學中,8位為民營企業,6位為三資企業。

(二)地區分布情況畢業生就業的地區分布情況如下,絕大多數同學留滬就業,占比92.83%;一半以上同學就業區域為郊區,不到三分之一的同學在市區就業。只有小部分(占比不到10%)的同學回原籍或到二三線城市就業。對工作地點的滿意程度為:達到非常滿意的比例為21.13%,滿意及以上程度的比例為83.77%。根據交叉分析的結果,在一線城市郊區工作的同學呈現出更多的不滿意,不滿意的比例達到18.13%,到二三線城市郊區工作的同學不滿意的比例達到25%,由此可見,就業區域,從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

(三)崗位分布情況從崗位分布情況來看,將近一半的同學在企業從事的崗位為一線生產和流水線作業崗位,維修工崗位比例不足1/6。從“工作與您就業預期之間的匹配程度”來看,僅有11.7%的同學認為非常一致,75.10%的畢業生認為匹配程度為一致及以上程度,相對比例較低,此項說明我院機電專業畢業生就業預期與實際從事的工作之間有一定的差距。但這卻不影響同學們對工作崗位的滿意度評價,對工作崗位評價為滿意及以上比例的占到95.66%。由此可見,學校明確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在此發揮了重要作用,受此影響,我院專科生對自身的定位和職業期望也較為明確和合理,基本定位在生產崗位,樂意從事一線生產崗位工作,心態平和。

(四)月收入情況及滿意度月收入包含每月的工資、獎金、福利等各項現金的稅前收入。多數畢業生的月收入集中在2000-4000元每月的水平,其中1/3左右月收入集中在2000-3000元之間,另有1/3左右集中在3000-4000元每月的水平;超過31%的畢業生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這一比例高于上海全市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月收入水平,甚至高于上海市本科生的月收入水平。在上海市的統計2中,90%的高職高職畢業生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僅不到10%的高職畢業生月收入在4000-5500之間,而我校高職生的這一比例超過31%;在本科生月收入的情況分析中,僅30%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而我校高職高專學生則達到并略超過這一水平。以上數據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我院機電專業高職畢業生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和受歡迎程度。在工資這一項的滿意度測評中,出現了比較有趣的現象,工資水平分布在兩頭的分別表現出非常高的滿意度,而居中的反而滿意程度下降,3000-4000之間較為不滿意的比例最大,占到了22.09%。然而,相比于上海市較高的工資水平卻沒有給畢業生帶來同樣高的滿意度,評價工資為滿意以上的比例為78.91%,低于其他項目的滿意度比率,不滿意多集中在月收入為3000以下的人群中。由此可見,我院畢業生對工資的預期略高,受個別企業較高工資的吸引和誘導,吊高了畢業生的胃口,今后的就業指導中要加強引導。

(五)工作穩定性、職業發展前景及滿意度數據顯示我院畢業生對工作穩定性的滿意度評價較高,93.59%的畢業生對工作穩定性表示滿意及以上程度,很滿意比例超過20%,雙向選擇帶來了較高的工作穩定性期望。79.62%的畢業生對職業發展前景給予滿意及以上的評價。同時,通過交叉分析的結果觀測到,工作崗位、工作與就業預期的一致程度、工作與個人興趣、性格的匹配程度、企業文化等因素影響了畢業生對職業發展前景的評價。工作崗位為流水線和一線生產人員的畢業生對職業發展前景給予不滿意評價的比例較其他崗位高;工作與就業預期以及個的性格、興趣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其對職業發展前景的滿意度也越高,反之,則低。畢業生對企業文化評價為非常滿意與滿意的,傾向于對職業發展前景也給予較高的評價,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對于員工的吸引作用不容小覷。

(六)整體滿意度畢業生對獲取的第一份工作的整體滿意程度較高,88.68%的畢業生對第一份工作給予滿意及以上評價。通過對所有指標進行的交叉分析,得出了與其他研究相一致的結果,即工作滿意度的總體評價與畢業生個體、職位、用人單位等幾方面因素相關,無論從個體就業預期的匹配程度、與個性興趣吻合程度,還是從對工作的崗位、企業性質、企業文化等都呈現出一定的相關性。

畢業生就業能力及其對學院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的滿意度分析

(一)畢業生就業能力分析84.9%的同學對在校期間積累的就業能力給予滿意及以上評價,就業能力的積累受以下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是專業成績。將近80%的同學認為專業成績對擇業的影響程度為重要及以上水平,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就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82.65%的同學認為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對促進專業成績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評價為很重要同學的比例占到1/5;其次,是技能證書。被調查的同學中,超過一半以上(占比55.47%)擁有多達5種以上的證書,93.96%的同學認為獲得相關證書對就業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擁有技能證書與工資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擁有各類證書達10種以上同學工資位于3000元以上水平的比例最高,占比75%;擁有各類證書5-10種的同學工資位于4000-6000元的比例較高,達到24.41%,其次是擁有各類證書達到10種以上的同學,占比15%;無任何證書的同學則工資水平集中在2000-3000元這一區間,無一獲得3000元以上的高工資。這一數據證明了我院實施的雙證書制度、以證代考、課內考證等教改措施的有效性和正確性。第三,是實踐經驗。94.7%的同學肯定了實踐經歷對擇業產生的重要影響。對參加社團活動的經歷、擔任班委對擇業的影響選項中,分別有68.67%和73.59%的同學認為發揮了很大的影響作用;分別有90.57%以及95.7%的同學認為組織能力和社交能力對促進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重要性評價超過了知識和技能。89.81%的同學在大學期間都有過兼職的經歷,將近一半的同學表示做過很多次,而且嘗試過很多種工作;高達90%的同學認為學校開設的實訓以及實習課程對提高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畢業生對學院人才培養和就業工作的滿意度分析畢業生對學院人才以及就業工作的總體滿意度評價達到滿意及以上比例的分別占到85%和89.06%。對學院人才培養的滿意度具體表現為::71.43%的同學認為學校培養方向和定位能夠滿足市場的人才需求;將近1/3的同學對學院的課程量、課程面、課程前沿性以及課程與企業需求的相關性給予較好及以上評價;超過一半的同學對學院在完成學分、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教學與考核、課程設計等的實際執行情況給予較嚴格及以上評價;超過70%的同學評價在校期間積累了較高的“基礎專業知識水平、吃苦耐勞精神、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這些能力對提高求職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學院就業工作的滿意度具體表現為:92.08%的同學對就業指導站教師的服務態度和水平表示滿意;82.64%的同學對學校開展的職業生涯教育以及開設的就業類課程和講座表示滿意,同時86.42%的同學認為這些課程對于就業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幫助和促進作用;對就業信息的公開程度、就業信息的及時、有效性等也給予了較高的評價,達到90.57%;95.47%的同學對我校開展的校園招聘、宣講活動等表示滿意。

調研啟示

從調查結果看,我校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對就業質量、就業滿意度、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以及就業工作的總體評價較高。同時,我們也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就業相對“易”相比于當下就業“難”的局面,我校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卻有如一朵奇葩,呈現出供不應求、炙手可熱的就業“易”現象。高職學院自成立以來,已連年創下就業率超98%的好成績,簽約率指標連年上升,在上海市同類高校中位居前列,2012屆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已達98.15,簽約率突破90%,超上海市平均水平近18個百分點,其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等幾大專業簽約率就業率均實現雙百。簽約率、就業率比例客觀上既反映了學院很好達成了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素質強,適應企業、市場需求,得到用人單位認可外,同時也是市場對學院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認可度的直觀檢驗。

(二)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高”我院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高”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就業的單位質量。從單位經濟類型分析,一半以上同學去往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如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面向全市10所同類高校招募應屆生,而在我校的招募比例每年均保持在30%的水平;上海三菱電梯則95%的應屆生都從我校專科生中進行招聘;上海申通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華域汽車系統有限公司等都是我校專科生招聘的長期合作伙伴。畢業生對就業單位經濟類型的總體滿意度較高:非常滿意的比例占到22.64%,滿意及以上程度的比例達到91.32%。第二,就業的“薪”情好,超過31%的畢業生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這一比例高于上海全市高職高專畢業生的月收入水平,部分畢業生月收入甚至高于上海市本科生的月收入水平,月收入水平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我院機電專業高職畢業生在市場上的認可度和受歡迎程度。

(三)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就業需定好“位”調查中我們發現,造成就業不滿意的幾大影響因素有:到民營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到郊區就業的畢業生,從事一線生產和流水線崗位工作的畢業生對職業發展前景給出較為悲觀的判斷。可見,不少畢業生對自身的定位還不夠明確,就業預期不夠合理;鎖定在城市市區,而不愿到經濟不發達地區、不愿到中小型企業從事基礎工作;部分同學對工作崗位與薪資的期望偏高等。需要校方進一步加強在校生對我校辦學方針和理念的宣傳和教育,從入學開始就要準確定好位,要將到企業第一線技術崗位,從事技術性、應用性工作的定位內化為每個學生的思想認知,使得學生畢業之后志愿從事一線技術勞動。

(四)高職機電專業畢業生職業素養需與“眾”不同調查顯示,對機電專業畢業生而言,決定其就業能力高低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專業成績、技能證書以及實踐經驗,因此,在機電專業學生的培養中,應該將這三方面的培養作為重中之中;同時,相比其他專業畢業生,用人單位更看重機電專業畢業生的是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具備較好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勞精神等。因此,在對機電專業畢業生的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上,仍應與“眾”不同。應增加實踐課程的教學,如強化實訓環節的培養,增加實訓時間和強度,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考核,以促進學生體能、技能以及意志力的提升;形成實習常態化管理,增加“定崗實習”、“職前實習”,讓學生在企業真實的環境下,把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運用到具體工作中,熟悉本專業的最新動態與發展,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方法,用于解決生產和科研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實踐中學會做人、做事、學會學習。

作者:張書娟單位:上海電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