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產品數據安全探究
時間:2022-04-12 09:44:33
導語:電子信息產品數據安全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現代信息的作用下,人們使用電腦或把手機與電腦連接,人們就能相互的分享資源,可當我們在網絡上分享數以萬計資源時,也不可避免地曝光在他人的監控之中了。這樣,數據安全隱患就成為一種必然現象。當個人的數據庫文件在數據庫信息時,我們可以用一些軟件系統來管理與維護數據庫的重要信息。至于用什么方法來安全保護數據庫重要信息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思考的問題。(六)3G手機通信領域存在的安全隱患世間萬物都是一分為二的,3G手機通信通過這些優勢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時在由F3G通信技術在我國的起步較晚,在享受3G手機通信服務帶來方便的同時,還要正視其安全方面的隱患,近年來,因使用手機造成泄密的案例已經不在少數,現就安全隱患產生的原因做出分析。1、2G技術的手機監控設備與干擾設備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在技術原理方面,3G技術與2G技術有著明顯的區別。這時,基于2G技術的手機監控設備已經完全不能適應3G技術的需要。與此同時,3G技術與2G技術所應用的頻率資源也不盡相同,基于2G技術的干擾設備也不能完全不能適應3G技術的需要。2、3G加密體制不健全。現如今,一些3G運營公司通常會使用三種技術來構建3G網絡,一是TDSCDMA,二是CDMA2000,三是WCDMA。在這三項技術中,除TDSCDMA外,其它兩項技術的加密體制是通過國外來研發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研發方的國外廠商,必然會熟悉開通這種加密體制的方法,這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3、操作系統自身的漏洞。通常情況下,系統的多樣性與系統的脆弱性呈現一種反比例關系,系統的技術手段越多,其自身的脆弱性也就越大。據相關資料顯示,在大型軟件的源程序中,每4000行就會出現一個漏洞。因此,對于存在2000多萬行的3G操作系統而言,它的漏洞數量將是非常龐大的。在這種情況下,網絡攻擊者會充分利用操作系統自身的漏洞,或者進行非授權訪問,或者秘密植入病毒與木馬程序,并最終實現各種非法的目的。
長期的實踐反復證明,提出問題并分析問題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針對目前社會上存在的諸多數據安全隱患,本文提出了以下幾項具體的應對策略:高素質的數據管理人員對保障數據安全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提高數據管理人員的素質,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他們要熟練地操作軟件。大多數數據是通過相應的軟件系統來管理和維護來運行保護的。其次,他們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一個好的數據管理員只有對工作仔細、認真、負責、嚴格執行相制度,才能使機密或者敏感數據得到安全的妥善保管,不被數據泄密。最后,他們要對數據所在的硬件或軟件平臺操作了解。數據備份就在異地或本地建立數據的副本,例如:原始數據因被損壞或者特殊原因丟失無法訪問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數據備份來恢復到原始數據。數據備份可分為異地備份與本地備份。異地備份就把數據備份到與本地計算機物理上相分離的存儲器上;本地備份就是備份到本地計算機硬盤的特定區域或直接與可移動的存儲器連接,本地備份的方法是在特定存儲器介質上在本機進行的。異地備份與本地備份是不同方法的。總而言之,異地備份繁瑣但安全;本地備份速度快操作簡便。數據安全刪除也就是數據徹底刪除,是不可恢復的。對敏感數據的刪除而言,這種刪除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切實保障數據安全,我們要做好以下幾項具體工作:覆寫。在實踐中,覆寫是數據安全刪除中一項非常有效的措施。不管是一次覆寫還是多次覆寫,都能起到刪除數據的目的。刪除軟件。采用第三方工具徹底清除數據,也可運用DM等初級格式化工具將存儲器全部格式化。1、加強保密教育。在實踐中,我們要綜合運用各種形式,來加強保密教育。通過這些形式教育,用戶可以形象地感知病毒入侵方式、通話竊聽方式與目標鎖定方式等。為此,用戶可以采取以下幾項保密措施:首先,用戶不要在3G手機上處理涉密信息。與計算機一樣,3G手機也是病毒與木馬的重點攻擊對象。而且,與計算機操作系統相比,3G手機操作系統的安全性能要低很多,也難收到良好的防毒與防侵效果。其次,用戶不要隨便打開各種來路不明的程序。除此之外,許多病毒與木馬會“化妝”成陌生圖片或郵件。這時,用戶如果隨便打開,就會掉進它們所設的陷阱,用戶隨時有可能遭受各種損失。2、經常給3G手機殺毒據調查研究發現,目前存在著以下幾種有效地防病毒與木馬入侵的方法:第一,要密切注意各種帶病毒的短信息。在現實生活中,短信息是感染病毒與木馬的途徑之一。用戶一旦接收到帶病毒的短信息,只要他們閱讀,就會遭受各種嚴重的損失。因此,用戶要想有效地防止手機病毒,必須密切注意各種帶病毒的短信息。第二,要安裝各種有用的殺毒軟件。雖然殺毒軟件不是萬能的,但還是能夠收到一定的殺毒效果。用戶要培養一種“殺毒”意識,確保自己的手機始終處于一種安全的狀態。
綜上所述,現如今,我們在感嘆網絡和信息化給我們帶來巨大益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個人隱私和重要數據被泄露的傷害,但只要我們做好數據的保護,提高自身的素質,一定會得到最大程度的安全。
本文作者:林紹榮工作單位: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 上一篇:變電系統安全的管理舉措探析
- 下一篇:論圖形化技術在電力調度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