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時間:2022-01-06 02:33:18
導語:應用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目前工作室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1)工作室教學項目選擇存在的困難目前電子專業工作室教學一般在本科教學的高年級階段或者研究生教學階段,對高職高專學生,由于專業學習的難度性,再加上學生在校學習階段為2-2.5年,工作室教學的特殊性給課程開發和項目教學帶來了不少困難。(2)師資力量不足工作室教學模式要求能根據社會的實際需要,以案例、項目為中心組織教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前沿性[2],但目前負責工作室的指導教師離上述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工作經歷和實踐能力比較缺乏,按照企業的商業化運營模式存在一定的困難,還難以按照市場化的模式運作。。(3)教學管理存在的不足工作室教學能夠順利實施,強有力的組織機構是關鍵,目前各工作室已經制定了實施細則,但具體實施過程不一定切實可行。學校在工作室的前期建設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工作室教學環境的完善所需要的經費等遇到比較大的困難,而這也是教學質量得到保證的重要因素。
2.工作室教學的具體實施
以工作小組為團隊開展活動:每個工作室配備2名專職教師和1名校外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的不同和興趣的差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盡量做到學生總數在30人左右,每一小組由大二和大一學生共同組成,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項目。學生在工作室的學習時間由固定教學時間和課外時間兩部分構成,完成項目后經過考核學生可獲得專業選修課2個學分,同時工作室面向學生課外時間開放,學生可以在工作室完成課程以外的學習任務,增強師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充分發揮學生參與管理工作室:利用電子信息工程系學生科技協會平臺,定期組織學生開始小型技能項目比賽,以新能源工作室為例,學生在結束一個學期的項目任務后,舉辦便攜式小型光伏發電系統組裝比賽。同時定期開展各工作室之間的沙龍活動,每期由一個工作室交流一個主題,各工作室之間相互交流活動的開展方式和進度安排等,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溝通、活動組織、以及項目運作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組織參加各類專業比賽:針對當前工作室指導教師在選擇真實項目進行教學過程有一定的難度情況下,通過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專業比賽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個有力補充,通過比賽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技能水平和團隊合作意識等。應用電子專業學生組織他們參加學院科技文化節、大學生職業技能大賽和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等。
3.實施后的效果
工作室教學模式較好地體現了陶行知先生所提倡導的“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3],學生進入工作室后,由于企業項目的真實引入和各項專業比賽活動的開展,需要學生的專業知識更加系統性,突破了單一課程的內容,教學內容不能完全依附于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客觀上加強了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拓寬了學生的視野,相互交叉和相互滲透的教學內容鍛煉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工作室教學活動開展以來,指導教師對教學的熱情比過去有較大提高,每個專業方向的工作室與相應的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和專業對口率。教師充分利用該平臺明確個人專業方向,提升科研能力。通過工作室的建設,學生接觸到了更多本專業領域發展的最新技術,比如物聯網工作室教學的開展,學生體驗到未來智能家居的最新發展技術。工作室建設兩年多來,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參與各級各類專業技能比賽的規模和成績比以往都由了顯著的提高,先后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省級10余項,部分教師與企業簽訂合作項目,加快了學生個性化培養的步伐。
4.結語
在當前社會發展迅速,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如何培養出能夠使用社會需求的人才,有效解決學生就業和社會適應力的銜接,是應用電子專業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工作室建設的教學方式具有融合性、開放性、互動性和可選擇[4]等優勢。是提升電子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本文作者:胡國偉李偉曾佳工作單位: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漫談城市配網規劃方式
- 下一篇:應用電子教學模式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