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路徑

時間:2022-07-05 10:10:31

導語: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路徑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供應鏈結構的重新調整布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逐步建立起來,并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之下,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已經成為引領傳統國際貿易數字化發展的主力軍。探討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跨境電商面臨的新機遇與挑戰,優化跨境電商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發展格局;雙循環;跨境電商

1引言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通過積極引入外資,充分利用國外資本和國內資源,“投資、消費、出口”成為拉動我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三駕馬車”。隨著我國經濟水平逐漸提高,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發展的主題,以往以高投資、依賴國外市場、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向已由規模增長變為質量的提升??倳浽?020年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正式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經濟在我國高速發展,隨著各類技術應用,互聯網技術在商貿流通中的應用逐漸提升,跨境電商日益成為拉動出口、帶動進口的重要方式。在推動國內國際貿易雙循環的背景下如何發展跨境電商,溝通兩個市場,平衡兩種資源,對于推動新常態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雙循環”與跨境電商

“雙循環”的構想,基于黨中央對國內國際環境的研判。一方面,經過改革開放四十余年的發展,我國建立了門類齊全、產業鏈安全穩定的一二三產布局,同時,國內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提升迅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另一方面,面對疫情沖擊、民粹主義、地區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興起,國外環境呈現出了高度不確定。在此背景下,“雙循環”的基礎是暢通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經濟的自我更新,自我提升,自我發展。另一方面,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積極向國外生產商、供應商開放,為世界各類優質資產和產品提供市場空間,推動世界經濟大循環。就跨境電商的業務類別而言,“雙循環”的意義在于其“國際循環”部分。隨著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流通服務、產品由于國外資本和主體的進入,其供給將進一步增加,跨境電商業務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同時,國際物流園區、跨境電商基地、自貿區等載體將進一步發展,為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支撐。海外分銷中心、展示中心、公共海外倉等實現跨境貿易的海外基礎設施也將進一步完善。最后,鏈接國內外市場的跨境貿易公共服務平臺、交易平臺等信息化服務系統也將進一步完善,為發展跨境電商提供便利和支持。

3“雙循環”格局下跨境電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在我國提出“雙循環”的背景是肺炎在全球的大流行,肺炎的大流行對世界各國商貿流通交易主體具有深遠的影響,我國適時提出的“雙循環”對于發展國內和國際經濟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面臨著多方面的機遇和挑戰。就機遇層面來說,首先,疫情的發展促使原來依賴傳統國際貿易方式的市場主體轉而投向電子化、無接觸化的跨境電商發展,即使是一些貿易不甚發達的地區,如南美和非洲等地,也開始在跨境電商領域發力,同時,隨著我國外循環基礎設施的建設,市場開放程度的提高,國外貿易商也越來越重視我國市場。其次,我國提出“雙循環”構想的時機恰逢國內對于疫情有效控制,相比于國際生產和消費市場,我國擁有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穩定環境,中國在應對疫情中表現出了大國擔當,其中一方面就是以跨境電商為路徑,向世界各地提供衛生防疫用品,電子商務發展具有強烈的路徑依賴性和用戶粘性,這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提供了先發優勢。再次,隨著各類資本向電商跨境領域流動,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從事跨境電商的門檻將進一步降低。最后,疫情的發展對國外市場中形成數量龐大的網購消費者具有推動作用,在各類實體店鋪關門的情況下,網購成為國外重要的消費補充。與此同時,我國在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方面,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和挑戰,這些差距既有結構性劣勢,也有行業管理上的挑戰。首先,我國缺乏服務系統完善的跨境電商企業。雖然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速度雄踞國際,但國內跨境電子商務主體與國際大型流通企業相比,差距仍舊很顯著。在國際大型流通企業早已進入“采全球,賣全球”階段的當下,我國跨境電商企業仍局限在依托產地優勢出口國內產品或依托市場優勢進口國外產品上。其次是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境電商平臺。比如,依賴于國內龐大的市場分量,阿里巴巴在規模上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在跨境方面與國際巨頭亞馬遜具有巨大差異,我國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往往選擇亞馬遜作為其入駐平臺。再次,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集約化程度不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有限。我國跨境電商主體以零散個體、中小型企業為主,缺乏專業化程度高、服務質量優異的跨境電商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度底下,從而進入全球供應鏈系統的競爭力不足,規模效應差,服務附加值低。最后,外資進入我國跨境電商領域的法律體系和管理機制還不健全。隨著國際市場的變動,跨國公司正在經歷一次普遍的調整,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外資開放準則、限制等法律法規必須要進一步完善,從而規范市場行為。

4新格局下發展跨境電商的路徑

在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需要實施更高水平的“引進來”與“走出去”,在持續擴大開放度的同時推動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首先要吸引更多優秀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和要素資源,拓展“引進來”的廣度和深度。圍繞重點發展產業,進一步加強“戰略招商選資”,抓住RCEP簽署與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的重要機遇,積極推動與發達國家“產業+技術+人才”合作模式,實現產業精準對接。其次,要夯實平臺建設,提升國際大循環的承載力和吸引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支點。充分發揮我國自由貿易區、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的作用,推動自貿區與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開展高水平合作,結合RCEP議定的開放事項與市場主體的需求,提升自貿區的制度創新水平和營商環境水平。我國目前建立了多層次多節點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各層級主體應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綜試區產業和政策優勢,支持跨境電商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打造更適合國外市場的產品和品牌。同時,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整合跨境貿易節點信息,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9710、9810、9610等模式通關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更多更便利的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模式落地。要加強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建設,推動我國優勢電商平臺積極拓展國外市場,發展國外用戶,吸引更多國內外跨進電商主體入駐。再次,應強化產業發展質量,提升產業附加值,提升“走出去”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支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進行國際布局。支持企業以“對外投資建廠+共建合作園區”模式走出去,建立海外節點。最后,當下各國在深化合作的同時,基于自身的考慮和優勢,積極搶占規則話語權,競爭非常激烈,我國對于互聯網貿易規則的制定還主要聚焦于貨物貿易,目前中方在WTO方面的訴求,體現在以互聯網為媒介,推動跨境貨物貿易和與之相關的物流和支付??缇畴娮由虅諊H標準建設對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具有重大意義,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主體應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建設,提升國際話語權。綜上所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未來幾十年發展的總路線。在這種背景下,跨境電商也需要作出新的戰略考量和戰略布局。一方面,要推動相關國家順應跨境電商蓬勃崛起的趨勢,跟上后疫情時代新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也應當讓相關國家享受到中國發展所帶來的成果,實現中國與相關國家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唯有如此,才能讓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得更為堅實有力。

【參考文獻】

【1】胡潤研究院:新零售時代的新需求———2019中國酒類消費行為白皮書[R].2019.03.

【2】依紹華:“雙循環”背景下構建商貿流通體系新格局[J].中國發展觀察,2020(18):20-23.

【3】萬瑩.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物流的現狀、挑戰及對策[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4(20):68-69.

【4】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02):22-31.

【5】王林,楊堅爭:跨境電子商務規則需求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4,36(09):18-23.

作者:閔婕 單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