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時間:2022-11-09 10:47:43

導語:淺析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摘要:隨著全國、全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國也越來越重視電子商務工作,尤其是農村電子商務,并相繼出臺了專門針對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和發展規劃。農業信息化是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和目標,來促進農村經濟建設,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勢在必行。

關鍵詞:農村經濟;電子商務;制度建設

1發展電子商務的宏觀因素

為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釋放內需潛力,增強消費信息的互通,世界各地都已經關注和注重電子商務工作作為,其不僅能夠購幫助擴消費、穩增長、調結構、增就業,隨著電子商務逐漸地從線上走到線下,從虛擬走到現實,網絡經營同實體產品相結合的新形式,已經開始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不可阻擋的影響。電子商務優化了傳統的資源配置,更帶給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營銷企業新的經營模式。發展電子商務對目前我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提升產業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輻射力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2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重要意義

(1)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調結構、轉方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電子商務加速了農村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的變革,促進了農產品流通環節及渠道的改變,是轉型升級的“催化劑”,是促進農村流通方式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大家知道,農業現代化的趨勢就是農產品的產業鏈條逐步拉長,形成生產的規模化,產品的精品化,品牌的知名化,從而促使我國傳統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適合現代社會對農產品的需求。而電子商務正是這一趨勢的加速器。另一方面,電子商務也是發展地方經濟的新抓手。這些年來,各地都把建設的重點寄希望于招商引資大項目或工業項目上,以此拉動經濟增長。而本身的農業和農村卻部過多的關注。但是引進資金往往后續跟不上,問題存在多,解決程序復雜,更容易帶來環境污染的問題。相比較而言,農村電子商務能在環保的前提下,促進農產品的銷售,提供商品的互通性,為農村人思想轉變及文明程度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并且能確保一直伴隨著農村的發展。(2)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擴大農村消費市場的重要手段。傳統農產品生產、儲運、加工和銷售的鏈條較長,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環節較多,影響了流通效率,增加了流通成本。而電子商務的優勢就是不需要有實體店鋪性的貨架、地鋪位置等,不受資金的影響,可以直接同各地顧客進行溝通,銷售面更廣,渠道更寬,顧客更多,也減去了其中很大部分的成本問題。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正在通過網絡走進千家萬戶,為農民解決賣難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傳統意義上農民只能在地頭等著客商來收購農產品,渠道有限,如果沒人收購或行情不好,農民往往會遭受損失,而農產品網上銷售面對的則是來自全國的消費者,使農民變被動為主動,簡化了供應鏈環節,降低了農產品交易成本,農民增收效果明顯。同時,電子商務改變了農村流通方式和消費觀念,增強農村消費活力。過去,留守農村的老人小孩想消費,既無能力又不便利,而今網上購物,只需在外工作或打工的子女、父母在網上確認一下,任何商品都可以迅速的送遞到農村老人、小孩手中,農村居民由此真正實現與城市居民同等的購物待遇。農村消費通過電商無疑形成當今消費新的增長點。(3)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抓手。農村電子商務解決了農民和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縮短了銷售途徑,減少了銷售成本,避免了供大于求或供大于求的不平衡情況,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和品牌化,是產品定價更低,產品銷售更多、更廣、更遠,是銷售者和購買者雙方獲益。農村電子商務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新視角,是實現強農富農的巨大機遇,是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全新的發展方向和新模式。提高了農產品價值,真正實現助農增收。改善了農業經濟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就業、農業物流、農村生活品質提升、農村組織結構優化等事關“三農”的全方位課題問題。(4)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縮小城鄉差距、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利用互聯網+下的各種平臺及途徑,讓農民接觸到最新的知識及信息,大大縮短了城市與農村的差距,享受到很多城市里享受到的資源,實現許多足不出戶的便利,促進農村的發展,還可以引發出農村對時尚潮流、生活方式的新追求。這對于改變農村現有的相對于城市較簡陋的生活狀態,提升農村生活品質,加快城鎮化進程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5)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是培養新型農民、推進創新創業的有效舉措。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今天,農村電子商務的推廣,必然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帶動農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直接對接市場在家中就實現創業致富,把農村剩余勞動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幫助農民充分就業。同時,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可以吸引部分農村青年的回歸及部分人才的進入,有效地制止“農村空巢現象”的蔓延,農村“留守”老大難問題也可以迎刃而解。縱觀各地,不少鄉村立足自身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蘊、風俗習慣等特點,利用網絡出售自己的特色產品或農產品,在本地看來很一般的貨物,卻可以獲得異地百姓的喜愛,進而獲得豐厚的利潤,百姓對與電子商務銷售自己產品的熱情空前高漲,“淘寶村、淘寶鄉(鎮)”不斷出現“農戶+公司+網絡”的模式。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必然是新形勢下我國農村的一次深刻革命。

3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政府工作

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制定電子商務斤農村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責任和任務。提高領導對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的重視,政府領導要率先垂范,親力親為,帶頭狠抓落實;要明確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深入一線督促檢查,協調解決問題,抓好具體工作指導協調和關鍵環節落實,確保事有專管人員、有明確職責、有完成時間,迅速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各項工作。強化培訓,培育人才。政府要發揮部門農村各類人才培育的優勢,加強京東、阿里巴巴等知名電商企業合作,邀請知名電商專家授課,要充分發揮電商孵化園作用,對農村黨員干部、電商企業、經營農戶進行技術培訓,鼓勵在外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積極引進優秀的電商人才,給予一定優惠政策和物質獎勵,切實解決農村電子商務人才不足的問題。電子商務正在快速的發展中,農村的經濟模式也在不停地改變中,人才是關鍵,啟用和發展電商,將極大地改變農村傳統經濟和產品形式,更會改變著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完善配套,暢通物流體系。交通物流、郵政、供銷等部門要整合利用農村現有流通網絡資源,進一步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大力發展與電子交易、網上購物、在線支付協同發展的物流配送服務。加強與阿里巴巴等知名企業合作,積極引進知名快遞物流企業設立分支機構,升級已有的物流網點及纖細平臺,整合配送途徑和第三方配送。大力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利用各主流媒體和實體廣告進行宣傳,講解電商基礎知識及實施過程,及時解決農民的疑問和疑慮,宣傳各地發展電子商務的新經驗、現做法、新企業、新產品、新渠道等。加大宣傳普及力度,共同營造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濃厚氛圍。督導調度,形成合力。要加強工作協調,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要出臺電子商務獎勵扶持辦法,用好電子商務產業專項基金,鼓勵推動我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要強化督促檢查,對工作進展順利的總結經驗、全面推廣,對進展不力地查找原因、立即整改;要建立科學的考核獎懲機制,要將農村電子商務工作納入年度量質化考核體系,年終組織考核。

作者:劉璐璐 單位:信陽農林學院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