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診所有效處理群眾難題

時間:2022-01-18 03:44:00

導語:法律診所有效處理群眾難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律診所有效處理群眾難題

陜西省西安市年近七旬的張先生,日前來到位于京郊的中國政法大學昌平校區,在該校法律診所師生的幫助下,他順利拿到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復審通知書。從立案到申請復審,為了自己的官司,張先生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來到這個熟悉的地方了。

記者了解到,近5年來,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的師生們無償幫助需要法律援助的群眾,截至目前,已免費為群眾法律文書1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詢近5000次,出庭各種案件100余件。日前,記者來到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進行了采訪。

用法律幫困難群眾討公道

張先生患有糖尿病,2007年2月,他從西安市來北京市一家醫院看病,在花了9000元買藥服用了幾個月后,發現藥的療效沒有宣傳的那樣好。經過向藥監部門核實,張先生了解到,該藥沒有批準文號,屬于假藥。此后,藥監部門對醫院進行了處罰,但對于張先生的賠償請求,醫院不予理睬。為此,張先生將醫院訴至法院。然而,面對繁雜的訴訟程序,腿腳不便、聽力不好的張先生有些不知所措。

在別人的介紹下,張先生來到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律診所請求幫助。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的學生免費給他了案子。該案經過一審、二審、申請復審,兩年多的時間里,給張先生案件的學生換了一撥又一撥。然而,該法律診所始終堅持免費為其案子。

記者從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了解到,成立近5年來,該法律診所已經免費為困難群眾了100余件訴訟,各種法律文書1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詢近5000次。據介紹,來法律診所求助的人大多是訴訟維權遇到困難的群眾,他們或者因為經濟條件較差,請不起律師;或者是因為打官司已經家徒四壁,但是案件仍然沒有滿意的結果;還有的當事人是殘疾人或孤寡老人,行動不方便。

法律診所提供的是解答咨詢、訴訟等法律援助服務工作,多年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們成為了這里的志愿者。在學生們的眼中,法律診所的“生意”非常好,每個學期,在診所做志愿者的學生都能接待幾十位法律求助者。“我們每天都能接到咨詢電話,此外,還經常接待前來求助的人。”法律診所的學生李文奇說,“在這些咨詢電話或者現場求助的法律問題中,以民事、行政糾紛居多,也有一些刑事案件。”

法律教育與法律服務雙贏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李超向記者介紹說,法律診所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國,其宗旨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承辦真實的案件來學習法律知識、運用法律的技能和培養法律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達到培養合格法律職業人才的教育目標。

2004年6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開辦了法律診所,由具有律師職業資格和實踐經驗的老師親自指導。一方面,由老師結合其律師經驗教授律師辦理訴訟業務的基本方法、訴訟技巧、訴訟文書的制作技巧、證據規則等。另一方面,法律診所的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案件實踐,如接聽來電咨詢,在老師的指導下提供法律建議,直接以訴訟人的身份參與訴訟案件等。

法律診所每年分為春季和秋季兩期,成員都是中國政法大學大三的學生。每學期,法律診所會面向全校選拔成員,選中的學生被分為9組,每組值班半天接待來訪者或者接聽咨詢電話,每組還有一名老師,指導學生回答咨詢和調查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還與北京市司法局合作開設了北京市法律志愿者援助中心,為北京市范圍內的困難人群提供各種法律服務。法律診所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北京市司法局辦理有關手續,出庭法律援助案件。另外,法律診所還與北京市幾家著名律師事務所合作,由律師事務所為學生配備指導律師,實行實踐教學中的雙師督導制。

法律診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對學生們來說,法律診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實踐機會。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法律診所主任許身健表示:“在法律診所接觸案件當事人,就像醫學院的學生接觸病人一樣,比單純看書學習效果要好得多。”

“從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現實的工作能力,是我進入法律診所后最強烈的感覺,實踐中我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更重要的是,法律診所實現了我的律師夢。”中國政法大學學生郭冰告訴記者,在法律診所的半年時間里,她每天都能接到十幾個法律咨詢,也親自參與了多起訴訟,包括勞動糾紛案、消費糾紛案等。經過實踐的磨練,當初不知道法院立案窗口在哪里的郭冰,在一起假藥案后,熟悉了案件起訴、法律文書寫作、法庭答辯等一系列流程。在案件的過程中,郭冰還學會了冷靜面對對方律師和當事人。

“法律診所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實踐自己學識的舞臺,可以將我們的學到的東西與社會實踐連接起來,用我們的法律知識去幫助別人,同時,通過案件,直接面對當事人,進一步提高我們的實踐能力,加深我們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還能獲得老師的指點。這對我們以后的職業生涯,都是一種提升。”正在法律診所當志愿者的周密同學對記者說。

學生們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和正義感,也讓法律診所的老師們感到欣喜。“我們支持學生去案件,在評價時注重看學生訴訟的過程,而不僅僅看官司的輸贏。”李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