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經濟法教學運用研究
時間:2022-02-19 11:19:53
導語:高職經濟法教學運用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結合高職生的學情,首先對高職經濟法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接著介紹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運用價值,最后提出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職經濟法教學;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翻轉了以往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堂下學生不再做作業,課堂上不再由教師傳授知識,而是顛倒了過來,學生課前在寢室里用教師發的微課、文檔、音頻視頻、動畫等資源自己學習知識,在課堂上通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活動來完成教學的一種教學形態。隨著翻轉課堂的完善,很多學校開始引入該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必將在未來的教學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1高職經濟法教學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應當突出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經濟法教學模式的創新能夠高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經濟法的學習效率。因此,應對高職院校經濟法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以期對提高學生的經濟法律實踐能力提供幫助。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電子商務、財務會計、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必修課,如何培養高職院校學生運用經濟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值得深思。怎樣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中的重要舉措。高職院校的錄取分數線不高,導致學生水平較低,學習能力有所欠缺。大部分學生不清楚經濟法課程的學習目的,沒興趣的內容就不聽,感興趣的內容就聽聽,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做別的事情,玩手機等等;另外一些高職生覺得自己成績不好,心理有些問題,感到不自信,因此經濟法學教學要采用新的教學模式。經濟法教學手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過時會造成學生不喜歡學習。以往的經濟法教學中,一個講臺、一臺電腦、一個能坐五十到一百人的教室,影響了老師和高職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教學過程中師生聯系不緊密,教師“一言堂”的現象普遍存在。由于高職學生沒有接受過法學的系統教育,對于抽象的法律規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感覺十分枯燥。社會對高職學校經濟法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校培養出色的經濟法律人才,能夠靈活運用經濟法律知識解決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出現的法律問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非常有必要運用翻轉課堂的有效教學模式。
2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經濟法學是一門應用性社會科學,如何運用正確的教學模式,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是經濟法教學必須解決的問題。高職院校開設經濟法課程,其教學模式與法學本科院校法學專業課不同,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運用經濟法律解決實際問題,是經濟法教學成敗的關鍵。1)經濟法“翻轉”課堂讓高職生自己掌控學習進度。在以往經濟法教學中,因為高職生對經濟法律法規知道的不多,教師在課堂上要用很多時間講解經濟法律基礎理論,分析案例也很粗淺,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實行翻轉課堂后,學生課前在寢室里觀看視頻,根據自身情況控制學習進度。教師在課堂講授前,創建法律案例、法律條文以及理論知識的視頻,放在網絡上。學生看視頻的節奏自己操控,可以暫停思考,不懂的問題可以向老師和同學尋求幫助。接受快的學生在學習完視頻后自行查閱有關的學習資料和視頻,擴展知識面;接受慢的學生可以反復看視頻,并可以記錄,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快慢兼顧,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要遠遠好于傳統經濟法課堂教學。2)經濟法“翻轉”課堂增加了高職生學習中的互動。傳統的經濟法教學中,以老師為主體,翻轉課堂增加了經濟法課堂上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互動。翻轉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任課老師在保證教學進度的情況下,由課程的講授者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引導學生的學習。高職生由被動變主動,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增加了課堂氛圍,有利于知識的掌握。教師能和高職生進行交流,回答他們的提問,可以因材施教,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同時,課堂上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對經濟法問題進行探討,可以互相學習。3)臺州科技職業學院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會計、保險、商務英語等專業都開設了《經濟法》這門課,完善《經濟法》的教學,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對這些專業的專業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經濟法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3.1布置課前學習任務清單我們課題組先對高職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做好學生的學情分析是研討翻轉課堂有效教學模式的基礎。根據學生的學情布置課前學習任務清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點之一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知識的傳遞,因此,在經濟法學課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教師在課前認真布置學習任務。教師把需要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內容,列成一份學習任務清單。以合同法為例,下兩節課要講合同的履行和擔保。給學生的教學任務清單要掌握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等概念和相關法律規定,還要掌握合同的五種擔保方式保證、定金、留置、質押和抵押相關法律規定。3.2全面提供給學生學習材料首先,學生可以到中國大學慕課等平臺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其次,老師合理編排視頻,課前視頻的時間10分鐘,最多不超過15分鐘,否則學生的注意力會分散。再次,要注意網上視頻的提供,如《今日說法》《法治在線》等與課堂相關的視頻。從以往的教學經驗看,學生很喜歡看這類視頻,因為這些視頻與時俱進,放的是最近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最后,要提供給學生其他學習材料,如文檔、PPT、動畫等。3.3實施課堂活動第一,課前學習效果檢測。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等概念和相關知識、合同的五種擔保方式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提問,能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且把學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課堂上來。第二,分組討論。我們學校很多教室為了實踐教學的需要,采取了小組座位,即六、七個學生為一組。經濟法教學中,我們要采用小組討論法。教師可以選擇案例讓學生分組討論,案例的選擇應緊緊圍繞書本,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要控制案例的難易程度,不可太難,太難了學生不知如何下手容易喪失興趣,案例太簡單學生們會感到索然無味,所以要選擇典型的、貼近學生生活的、能將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的案例。每個小組針對案例進行討論,接著派代表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分組討論法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增加學生之間的協助與交流。學生圍繞某一內容討論,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討論法,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相互促進。第三,師生角色互換。師生角色互換法是指在經濟法課堂教學中,有序地進行師生角色互換,也就是教師適度地讓出講臺,由學生走上講臺,模擬教師上課。教師則坐在學生的座位上,虛心聽講,認真記錄。實踐證明,師生角色互換運用于高校經濟法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提高了經濟法的教學效率。翻轉課堂中,每個小組派代表來當小老師,這次這個小組,下次另一個小組。小老師可以完成本節課教師的任務,包括答疑等,小老師不能完成時,所在小組其他同學可以協助。通過師生角色互換,教師主動把“漁”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主動性等內在能量得以充分釋放,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它遵循了回歸主體的教育理念,強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符合現代教育心理學的要求。3.4建立翻轉教師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模式。經濟法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高職生對經濟法律知識的學習應當改變過去那種死記硬背的模式。任課教師在期末對高職生考核也要進行相應的改變,學生成績的高低注重學生平時表現、法律運用能力的考查,不能只看試卷成績。經濟法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情況、案例答題情況、小老師擔任情況、案例分析報告完成情況等方面來對高職生進行考核。這樣就能把經濟法學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更有利于培養高職生運用經濟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齊晉.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模式構建[J].高等財經教育研究,2012(3):47-52.
[2]王贊.高校經濟法課程教學創新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1(3):180-182.
[3]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8-10.
作者:劉譜 單位: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上一篇:淺析經濟法調整對象
- 下一篇:思維導圖經濟法課程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