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文獻綜述論文
時間:2022-08-26 04:04:00
導語:國際法文獻綜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幫助中國讀者了解日本的《國際法》教學與研究的基本情況,筆者根據手頭掌握的日文原版《國際法》著作的有關論述和各個章節的注釋及參考文獻,對日本《國際法》基本文獻作簡單匯總如下:
一綜合性著作
經過近二百年的積累,日本學者撰寫了大量《國際法》方面的著作,這些著作有的深入淺出,適合非法律專業的一般讀者閱讀;有的著作條例清楚,結構嚴密,適合法律專業作為教材使用;有的著作重點難點突出,針對具體問題進行論述,適合自學者或備考者使用;有的則屬于學術性較強,篇幅較大的論著,適合深造者參考,下面我將分別予以介紹。
明治維新以來,日本實行“脫亞入歐”的國策,日本一般民眾就有了學習《國際法》知識的熱情。1970’s起,日本開始謀求政治大國,“國際化”成為日本時髦的口號,為一般民眾了解和學習《國際法》而撰寫的著作也大量出版,其中在日本產生重大影響的有以下幾種:①田茂二郎的《國際法講話》(有信堂,1991年)。這本書因其曾以收音機廣播講座的形式在社會上傳播,深受聽眾喜愛,加之它從日常生活角度出發,簡潔而系統地談論國際法知識,非常適合“國際化”過程中的日本。②村繁的《國際法初步》(法律文化社,1992年)。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得出,這本書是從初次接觸國際法的人的角度,來全面說明國際法的。③高野雄一的《現代國際法》(北樹出版,1990年)。這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它圍繞“和平、人權、秩序”等國際社會的焦點問題,來闡述國際法。④橫田洋三編的《國際法入門》(有斐閣,1996年)。這本書就是以法學部以外的讀者為對象而編撰的《國際法》入門書。
法學專業是日本大學最主要的專業之一,絕大多數大學都設有“法學部”。在法學專業中,國際法自然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門專業課,由于日本大學教育更強調自由,所以大學教材也就沒有我們中國的所謂“統編”之說,日本大學的主講教師或者單獨,或者集體編寫教材,供學生選擇使用。1990’s以來,日本出版的國際法教材主要有:
(1)高林秀雄等編:《國際法Ⅰ·Ⅱ》東信堂1990年出版
(2)藤田久一編:《現代國際法入門》(改訂版)法律文化社1996年出版
(3)藤田久一:《國際法講義Ⅰ·Ⅱ》東京大學出版會1992、1994年出版
(4)波多野里望等編:《國際法講義》(新版)有斐閣1993年出版
(5)橫川新等:《國際法講義》北樹出版1993年出版
(6)杉原高嶺等:《現代國際法講義》(第2版)有斐閣1995年出版
(7)島田征夫:《國際法》(新版)弘文堂1997年出版
(8)松井芳郎等:《國際法》(第3版)有斐閣1997年出版
另外,日本大學推薦使用的英文教材有:
(1)M.Akehurst,AnIntroductiontotheInternationalLaw,7thed.,Allen&Unwin,1996
(2)I.Brownlie,PrinciplesofPublicInternationalLaw,4the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日本大學雖沒有“統編”教材之說,但日本的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資格考試卻有大量的國際法內容,為適應這種考試,日本國內也出版了大量適用于自學和備考的著作。另外,日本大學高年級和研究生教學多采用課堂討論的形式,日本也出版了不少適應這部分學生需要的著作。比如香西茂等編的《國際法概說(第3版改訂)》(有斐閣1992年)就以其概括條理簡練而著稱。而太壽堂鼎等編的《Workbook國際法》(有斐閣1980年)顧明詞義就是一本典型的應試輔導材料,該書根據國際社會現實,提出一些具體問題,然后進行具體解答,使讀者省去了組織答案的麻煩。太壽堂鼎等編的另一本書《Seminar國際法》(東信堂1992年)和筒井若水的《新·資料國際法基礎講義》則針對參加討論班的學生,兩者雖都列舉了實際發生的事件或案例,但前者重點在說明事件或案例本身的基礎上,指出國際法研究應注意的關鍵點;后者則注重列舉相關的國際法文件,從而加深讀者對國際法的理解。
從研究角度來講,田茂二郎的《國際法Ⅰ(新版)》(有斐閣1973年)主要從歷史的、思想的觀點出發,來捕捉國際社會的構造;橫田喜三郎的《國際法Ⅱ(新版)》(有斐閣1972年)則從純粹法學的立場出發,用規范法學派的觀點全面解說的國際法;田岡良一的《國際法Ⅲ(新版)》卻以其廣博的外交史知識為基礎,從實證的角度,以現實主義的方法,展開了對國際法的解釋。這三人的三本書,因其著者不同的方法和風格,奠定了日本國際法研究的幾個主要流派和幾大師承,它們的研究,可以稱作1970’s前半期日本國際法研究的頂峰。在這之后,高野雄一的《全訂新版國際法概論》上、下(弘文堂1985、1986年)對國際法的新現象進行了實證性的探討,對國際法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地考察。山本草二的《國際法(新版)》(有斐閣1994年)從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角度重新構建了國際法的體系。這些都可以作為日本國際法研究的新動向。
二專題性研究
日本的國際法研究雖不能與歐美等西方大國相比,但它們的研究一樣積累了大量的成果,這里僅就公開出版的國際法著作分專題簡單匯總如下,本綜述其他地方提及的這里不再重復。
從國際法的性質及其與國內法的關系方面看,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橫田喜三郎的《國際法法的性質》(巖波書店1944年)和《山本草二還歷紀念·國際法與國內法》(勁草書房1991年)。
日本的國際法一般都把條約法放到較前的位置,日本關于條約法研究,代表性的成果也比較多。其中如:(1)經冢作太郎的《條約法研究》(中央大學出版部1967年)和《續條約法研究》(中央大學出版部1977年)、(2)小川芳彥的《條約法的理論》(東信堂1989年)(3)高野雄一的《憲法與條約》(東京大學出版會1960年)、(4)巖澤雄司的《條約的國內使用的可能性》(有斐閣1985年)。
關于國家主權和國家的承認問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田田茂二郎的《國家主權與國際法》(日本評論社1950年)、(2)田田茂二郎的《在國際法上承認的理論》(日本評論新社1955年)、(3)芹田健太郎的《普遍的國際社會的成立與國際法》(有斐閣1996年)。
關于自決權問題的研究,代表性的成果有:金東勛的《人權·自決權與現代國際法》(新有堂1979年)和家正治的《聯合國與民族自決權的適用》(神戶市外國語大學外國學研究所1980年)。
關于個人在國際法上地位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宮崎繁樹的《國際法上的國家和個人》(未來社1965年)。其中關于外國人管理和難民問題研究的有:(1)本間浩的《何謂難民問題》(巖波新書1990年)、(2)山神進的《難民問題的現狀和課題》(日本加除出版1990年)、(3)金東勛編的《聯合國·外來勞工權利公約和日本》(解放出版社1992年)、(4)外務省條約局法規課法令研究會編《全訂·在我國的外國人的法律地位》(日本加除出版1993)、(5)坂中英德·齋藤利男的《出入國管理和難民認定法逐條解說》(日本加除出版1994年)、(6)手冢和彰的《外國人和法》(有斐閣1995年)。關于政治流亡者的研究,有宮崎繁樹編著的《亡命與入國管理法》(筑地書館1971年)和本間浩的《政治亡命的法理》(早稻田大學出版部1975年)。關于引渡和庇護方面的研究有:島田征夫的《庇護權研究》(成文堂1983年)。
在國際組織法方面,日本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高野雄一的《國際組織法(新版)》(有斐閣1975年)和家正治等編的《新版國際組織》(世界思想社1992年)。其中關于聯合國研究的有:(1)《田岡還歷紀念·聯合國研究(全3卷)》(有斐閣1966年)、(2)齋藤鎮男的《聯合國論序說(第2版)》(新有堂1979年)、(3)福田菊的《聯合國與NGO》(三省堂1988年)、(4)神余隆博的《新聯合國論》(大阪大學出版會1995年)。關于歐安會方面的研究,有百瀨宏·植田隆子編的《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CSCE)1975-92》(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1992年)和吉川元的《歐洲安全和合作會議(CSCE)》(三嶺書房1994年)。
關于領土方面的研究,有山下康雄的《割讓領土的主要問題》(有斐閣1949年)。關于非自治地區的制度的研究,有家正治的《非自治地區制度的展開》(神戶市外國語大學外國學研究所1974年)。關于委任統治的研究,有田岡良一的《委任統治的本質》(有斐閣1941年)。關于越境污染方面的研究,有加藤一郎編的《公害法的國際的展開》(巖波書店1982年)。關于日本領土問題的研究,有高野雄一的《日本的領土》(東京大學出版會1962年版)。
關于航空法的研究,有(1)栗林忠男的《航空犯罪和國際法》(三一書房1978年)、(2)城戶正彥的《空域主權的研究》(風間書房1981年)、(3)《與侵犯領空有關的國際法》(風間書房1990年)。日本將外層空間法稱作宇宙法,這方面的研究,有(1)城戶正彥的《宇宙法的基本問題》(風間書房1970年)、(2)池田文雄的《宇宙法論》(成文堂1971年)、(3)山本草二的《圍繞廣播衛星的自由和限制》(玉川大學出版部1979年)。
日本是一個島國,有非常漫長的海岸線,海洋法與日本的關系非常密切,日本的海洋法研究也很盛行,代表性成果也較多。其中包括:(1)《圍繞船舶通航權引發的海事紛爭與新海洋法秩序2》(日本海洋法協會1982年)、(2)高林秀雄的《領海制度研究(第3版)》(有信堂1987年)、(3)《新海洋法制和國內法的對應3》(日本海洋法協會1988年)、(4)小田滋的《海洋法的源流探尋》(有信堂1989年)、(5)小田滋·栗林忠男的《注解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上·下(有斐閣1985、1994年)、(6)小田滋還歷紀念《海洋法的歷史和展望》(有斐閣1986年)、(7)杉原高嶺的《海洋法和通航權》(日本海洋法協會1991年)、(8)山本草二的《海洋法》(三省堂1992年)、(9)高林秀雄還歷紀念《海洋法的新秩序》(東信堂1993年)、(10)林久茂的《海洋法研究》(日本評論社1995年)、(11)高林秀雄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成果和課題》(東信堂1996年)、(12)飯田忠雄的《海盜行為的法律研究》(有信堂1967年)。
人權問題是日本學者關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主要的研究成果有:(1)田田茂二郎的《人權和國際法》(日本評論社1952年)和《國際化時代的人權問題》(巖波書店1988年)、(2)野村敬造的《基本人權的地域集團保障》(有信堂1975年)、(3)高野雄一的《國際社會中的人權》(巖波書店1977年)、(4)阿部浩己·今井直的《Textbook國際人權法》(日本評論社1996年)、(5)宮崎繁樹編著的《解說國際人權規約》(日本評論社1996年)、(6)田博行·水上千之編的《國際人權法概論》(有信堂1997年)。
關于外交關系和領事關系法的研究,有橫田喜三郎的《外交關系國際法》(有斐閣1963年)和《領事關系國際法》(有斐閣1974年)。
關于國家責任問題的研究有:(1)水垣進的《國際法上的國家責任論》(有斐閣1938年)、(2)廣瀨善男的《國家責任論的再構成——經濟和人權》(有信堂1978年)、(3)山本草二的《國際法上的危險責任主義》(東京大學出版會1982年)和《國際刑事法》(三省堂1991年)。關于外國財產的國有化和征用問題的研究有:岡田良一·田田茂二郎編的《外國資產國有化與國際法》(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1964年)和橫川新的《國際投資法序說》(千倉書房1972年)。關于國際司法裁判制度的研究有:《國際裁判研究》(有斐閣1985年)、小田滋的《國際法院》(日本評論社1987年)和杉原高嶺的《國際司法裁判制度》(有斐閣1996年)。
關于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研究有:《皆川還歷紀念·和平解決國際爭端與國際法》(北樹出版1981年)。關于自衛權的研究有:(1)橫田喜三郎的《自衛權》(有斐閣1949年)、(2)田田茂二郎的《安保體制與自衛權(增補版)》(有信堂1971年)、(3)岡田良一的《國際法上的自衛權(補訂版)》(勁草書房1981年)、(4)筒井若水的《自衛權——面向新世紀的視點》(有斐閣1983年)。關于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有高野雄一的《國際安全保障(法學理論篇165)》(日本評論社1953年)、高橋通敏的《安全保障序說》(有斐閣1960年)和神谷龍男的《聯合國的安全保障(增補版)》(有斐閣1971年)。關于維和行動方面的研究有香西茂的《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有斐閣1991年)和西原·ハリソン編《聯合國PKO與日美安保》(亞紀書房1995年)。關于裁軍問題的研究有藤田久一的《裁軍國際法》(日本評論社1985年)和黑澤滿的《現代裁軍國際法》(西村書房1986年)。
關于戰爭法的研究有:(1)岡田良一的《空襲與國際法》(嚴松堂1937年)、(2)信夫淳平的《戰時國際法講義(全4卷)》(丸善1941年)、(3)筒井若水的《現代戰爭法論》(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年)和《戰爭與法》(東京大學出版會1976年)、(4)大沼保昭的《戰爭責任論序說》(東京大學出版會1975年)、(5)宮崎繁樹的《戰爭與人權》(學陽書房1976年)、(6)足立純夫的《現代戰爭法規論》(啟正社1979年)、(7)廣瀨善男的《俘虜在國際法上的地位》(日本評論社1990年)、(8)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日內瓦條約解說Ⅲ、Ⅳ》(朝云新聞社1973、1976年)、(9)前原光雄的《捕獲法研究》(慶應通訊1967年)。關于中立和永久中立問題的研究,有石本泰雄的《中立制度史的研究》(有斐閣1958年)、岡田良一的《永久中立和日本的安全保障》(有斐閣1950年)和伊津野重滿的《永久中立和國際法》(學陽書房1982年)。關于國際人道法方面的研究有:藤田久一的《國際人道法(新版)》(有信堂1993年)和竹本正幸的《國際人道法的再確認及其發展》(東信堂1996年)
三國際法案例研究
日本法學界普遍認為:國際司法判例,不僅應包括國際性的法院依據國際法所做出的判決,而且還應該包括各國國內法院依據國內法及國際法的觀點所做的判決。各國國內法院采納國際法的觀點而做出的判決案例,可以在各國匯編出版的案例集中找到。至于國際性的法院所做的司法判例,象常設國際法院(PermanentCourtofInternationalJustice,PCIJ)、國際法院(InternationalCourtofJustice,ICJ)、歐洲人權法院(EuropeanCourtofHumanRights)、美洲人權法院(AmericanCourtofHumanRights)等著名的國際性法院都公開出版發行各種各樣的判例集。在國際上,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的InternationalLawReports因其收錄范圍廣,連續出版時間長而使各國學者深受其益。
日本學者非常重視國際司法判例的研究,出版了大量關于國際司法判例方面的研究成果。從綜合研究方面來說,其中橫田喜三郎的《國際判例研究Ⅰ·Ⅱ》(有斐閣1933、1970年),著重對常設國際法院的判決和咨詢意見進行了分析,《國際判例研究Ⅲ》(有斐閣1981年)著重對常設仲裁法院(PermanentCourtofArbitration)的裁決進行了解說。高野一雄編的《判例研究國際法院》(東京大學1965年)對截止1963年以前的國際法院的判決和咨詢意見進行了說明和分析,波多野里望等人編的《國際法院的判決和意見》第2卷(國際書院1996年)則對截止1993年之前國際法院的判決和咨詢意見原文進行了介紹和分析。田茂二郎等編的《判例國際法》(東信堂2000年)則按一般國際法體例,分門別類地將判例編入國際法各章,首先說明事件的梗概,然后介紹了判決的要旨,最后還指出了學習、研究該判例應注意的問題點及參考文獻,無論對讀者還是研究者,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皆川光的《國際法判例集》(有信堂1975年)全文翻譯了國際法院的一些重要判決和咨詢意見,宮崎繁樹編的《基本判例雙書國際法》(同文館1981年)對國際法院、國內法院的判決在整理的基礎上進行了解說,田田茂二郎等編的《Casebook國際法(新版)》(有信堂1988年)則對各種各樣事件的事實、判決及咨詢意見進行了概括性的說明,并指出了一些值得研究的地方。從國際司法判例收集的角度看,中川淳編的《增補判例辭典》(六法出版社1986年)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
分專題對國際司法判例進行研究,是日本學者的研究特色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波多野里望·筒井若水編的《國際判例研究領土·國境紛爭》(東京大學出版會1979年)和《國際判例研究國家責任》(三省堂1990年)。特別是前者,其中分析了20世紀以來仲裁法院、常設國際法院和國際法院(1975年之前)裁決的與領土·國境紛爭有關的幾乎所有案例。其次是日本國際法事例研究會根據外務省資料,對日本的國家行為所做的系列研究:《國家承認》(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慶應通訊1983年)、《國交再開·政府承認》(慶應通訊1988年)、《領土》(慶應通訊1990年)和《外交關系·領事關系》(慶應通訊1994年),這些用以日本的外交實踐為例,對了解日本在國際法上的立場非常有用,更值得注意。還有象宮崎繁樹等人編的《國際人權規約先例集——規約人權委員會決定精選》第1集、第2集(有信堂1989、1995年)雖不能稱作判例,但它重點翻譯了人權委員會針對個人就《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做申訴而發表的重要見解,不能不加以重視。
除了上述研究外,日本學者還專門對日本國內法院所做的國際司法判例進行了整理和研究,祖川武夫等編的《日本法院的國際法判例》(三省堂1990年)就集中收錄了日本國內法院所做的與國際法有關的判例。為加強對日本的國際司法判例的研究,日本學者還專門成立了一個“日本國際法判例研究會”的學術組織,該組織不僅經常在日本國際法學會主編的:《國際法外交雜志》上發表總題為《日本的國際法判例》的系列文章,而且還建立有專門網站,他們的研究成果。另外,為使更多的人了解日本的國際法判例,日本學者還將日本國內法院判決的與國際法有關的案例收集起來,以英文出版:
ShigeruOda&HisashiOwada(eds.),ThePracticeofJapaninInternationalLaw1961-1970,UniversityofTokyoPress,1982
ShigeruOda&HisashiOwada(eds.),ThePracticeofJapaninInternationalLaw1971-1975,Nijhoff,1993
四工具書
日本出版的國際法方面的工具書可以分為國際條約集、國際法資料集、國際法輔助圖書及辭典等。
19世紀以來,隨著國際習慣法典化步伐的加快,在整個國際法中,作為成文法的國際條約開始占越來越大的比重,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推動下,調整國際社會的各種各樣的法規以條約的形式確定下來,國與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也以條約形式確認下來,多邊國際條約和雙邊國際條約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多,許多國際習慣法也都編入各種條約。這樣,條約就成為最重要的國際法淵源和依據。學習國際法,也就自然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條約。為此,日本出版了幾種用于學習和研究國際法的條約集,法學專業的學生上國際法時,常常與教材配套使用。
其中山本草二等編的《國際條約集》(有斐閣),因其幾乎全文收錄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條約,而受到大多數讀者的青睞,該條約集現在幾乎每年重版。田茂二郎等編的《Basic條約集》(東信堂1997年)除了收錄有條約外,還收錄了聯合國的一些決議和日本相關的一些國內法,頗具特色。小田滋等編的《條約集解說》(三省堂)因附錄了條約和國際法用語的解說,以及國際法院判例的概述和一些相關圖表,截止1997年第7版已正是發行了。池田文雄等編的《主要條約集》(邦光堂)也因附錄了條約當事國一覽表而受到讀者喜愛,截止1994年第2次改訂版也已正式出版發行。
除一般的條約集外,日本還編輯出版有各種專題性條約集。如:高野雄一等編的《國際經濟條約集》(有斐閣1983年)、香西茂等編的《國際組織條約·資料集》(東信堂1986年)、藤田久一等編的《裁軍條約·資料集(第2版)》(有信堂1997年)、地球環境法研究會編的《地球環境條約集(第2版)》(中央法規出版1995年)、國際女性法研究會編的《國際女性條約·資料集》(東信堂1993年)和田田茂二郎等編的《國際人權條約·宣言集(第2版)》(東信堂1994年)等。
在美國等國的法學院,有一種被稱作是casebook的資料集,老師講課的時候,常常與教材配套使用。1990年以來,美國出版的這類資料集的代表有以下幾種:
B.E.CarteandP.R.Trimble,InternationalLaw,Little,BrownandCo.,1991
D.J.Harris,CasesandMaterialsonInternationalLaw,4thed.,SweetandMaxwell,1991
L.Henkin,R.Pugh,O.SchachterandH.Smit,InternationalLaw:CasesandMaterials,3rded.,WestPublishingCo.,1993
B.H.Weston,R.A.FalkandA.A.D’Amato,InternationalLawandWorldOrder:AProblem-OrientedCoursebook,2nded..,WestPublishingCo.,1990
日本起初直接借用這些資料集輔助教學,后來自己也編輯出版這樣的資料集。這些資料集大多按照國際法的體例,將相關的判例、相關的學術論文精華和有關條約的條文,一并收錄其中,對學生加深對國際法的理解很有幫助。但由于這種資料集涉及到大量的著作權問題,目前仍處于摸索階段。現在已正式出版的這類資料集以東京大學教授大沼保昭編的《用資料解讀國際法》(東信堂1996年)為其代表。
除應對考試的教學輔助圖書外,日本還出版有大量幫助讀者學習國際法的歸納性匯總性圖書。首先是將國際法的重要項目,作成各種圖表,將各種要點進行分類整理,這樣的圖書主要有:經冢作太郎的《圖解國際公法(補訂版)》(立花書房1982年)和西井正弘編的《圖解國際法》(有斐閣1998年)。其次是對國際法主要項目和基本觀點進行匯總,這樣的圖書主要有:植木俊哉的《基本論點國際法》(法學書院1995年)、坂元茂樹的《Seminar國際法》(法學書院1997年)和田田茂二郎等編的《NewHandbook國際法(第3版)》(有信堂1996年)。第三是對國際法、國際關系基本事項進行解說,這樣的圖書主要有:奧脅直也等編的《國際法KeyWord》(有斐閣1997年)和初瀨龍平等編的《國際關系KeyWord》(有斐閣1997年)。
從辭典角度講,日本不僅出版有社會科學方面的百科大辭典,也出版有法學方面的大型辭典。象鹿島出版會出版的20卷本《社會科學大辭典》(鹿島出版會1968-1971年)、日本評論社出版的《新法學辭典》(日本評論社1991年)和有斐閣出版的《新法律學辭典》(有斐閣1989年)就收錄了大量國際法方面的詞匯。當然日本也出版有國際法方面的專門性辭典,其中最有名是日本國際法學會編纂的《國際關系法辭典》(三省堂1995年),這本辭典因其收錄詞匯量大,解釋詳細,成為了解日本國際法必不可少的工具書,此前該學會出版的《國際法辭典》,世界知識出版社在1985年將其翻譯成中文出版。另一本《國際法辭典》(有斐閣1998)是筒井若水等人所編,這本辭典因其理論性強,內容適中也深受歡迎。
五國際法文獻查找的方法
嚴謹、認真是日本人的特點,在研究中重視資料是日本學者的傳統。由于條件的限制,本文獻綜述就是利用手頭的一些日文原版教材的注釋和附錄的參考文獻,進行綜合加工而成的,雖不能含蓋整個日本國際法的研究,但至少可以反映其輪廓。正因為有這個特點,日本學者一般也主張,作為初學者或者查找文獻的第一步,最常用的方法是順藤摸瓜法,即從正在閱讀的文獻中查找相關文獻。當然,按照這種方法,肯定會有一些遺漏,但只要在此基礎上,找到第一步發現的文獻,然后繼續用這種方法,這樣不斷摸下去,會找到絕大多數文獻,這對初學者來說,是一種方便實用的方法。如果要繼續深入研究,就應該使用以下各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使用各類論文索引,通過論文索引,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發表的論文的題目、作者及其刊登的時間、期刊名。國際法方面常用的專業論文索引有:(1)國際法學會和外務省條約局合編的《國際法及國際私法論題匯輯》,該索引收錄了1979年以前日本發表的論文、書評等。(2)《27年間有關國際法方面的雜志文獻目錄》和《10年間有關國際法方面的雜志文獻目錄》,這兩本索引將1947-1984年間日本發表的國際法方面的論文按事項分門別類地列出,對學習和研究國際法非常有用。(3)日本國際法學會主編的《國際法外交雜志》每卷第2號都會刊登《主要文獻目錄》,它可以視作上一年國際法方面的論文著作索引。(4)《法律時報》每年的12期會刊登一篇叫做《學界回顧——國際法》的綜述文章,這里會列舉一年來日本所發表的國際法方面的論文和著作。(5)第一法規出版編輯的《法律判例文獻情報》(月刊)也是查找國際法文獻的很好工具。需要說明的是日本國會圖書館制作的《雜志記事索引》是非常方便的論文檢索工具,日本各大學圖書館和大多數公共圖書館均可以利用。
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圖書館情報檢索工具檢索所需要的國際法文獻。由于文獻數據化進程的加快,日本大多數圖書館都配備有非常方便的計算機檢索工具,這些工具為讀者提供了多種方便的檢索途徑。除了圖書館以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書店、出版社的網站,來檢索所需要的文獻。
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互聯網收集各類文獻。盡管互聯網上的信息龐雜,準確性也沒有保證,但日本學者仍對利用互聯網收集文獻資料抱有極大的興趣。指宿信等人曾專門編寫過一本叫做《有益于法學的INTERNET》(日本評論社1996年)的書,久松佳彰等人也專門寫過《在國際關系研究中利用INTERNET》(參見巖田一政等編的《國際關系研究入門》東京大學出版會1996年)的論文。其實,查找國際法方面的文獻,目前日本可利用的網站并不多,我們可以通過日本大學法律方面的網站鏈接到國際法方面的網站,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到一些網站,由于網站變化比較大,這里就不一一列舉網址。
由于條件的限制,本文獻綜述中對近兩三年的文獻可能多有遺漏,望讀者見諒。
主要參考書:
[日]田田茂二郎等編:《判例國際法》上·下東信堂2000年
[日]西井正弘編:《圖解國際法》有斐閣1998年
[日]高野雄一:《教養國際法》東京大學出版會1991年版。
[日]金澤正雄:《國際法入門》中央經濟社1984年版。
[日]宮崎繁樹:《國際法綱要》成文堂1984年版。
[日]波多野里望、小川芳彥:《國際法講義》有斐閣1982年版。
[日]關野昭一:《國際法概論》大成出版1978年版。
[日]田茂二郎:《國際法講義》有信堂1978年版。
- 上一篇:世貿組織中法律制度研究論文
- 下一篇:民事訴訟管轄權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