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犯罪問題國際法研究
時間:2022-08-13 05:33:41
導語:網絡犯罪問題國際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網絡社會的崛起,全球化與網絡化發生交融,跨國網絡安全問題、網絡犯罪問題的不斷涌現使得主權國家的網絡安全立法不可能閉門造車。如何才能真正維護網絡安全,打擊網絡犯罪的現象,促進國際社會信息化良好發展是要重點研究的問題。本文將針對網絡犯罪的國際國內現狀和局限性展開論述,從而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關鍵詞:網絡犯罪;跨國網絡安全;互聯網時代
一、網絡犯罪的概述
(一)網絡犯罪的概念。網絡犯罪通常是指行為人通過計算機技術,依托網絡對系統或者信息進行攻擊、破壞,造成系統癱瘓或信息丟失的后果從而進行其他犯罪,以達到非法目的。(二)網絡犯罪的現狀。1.國內現狀和趨勢。近幾年,政府為促進產業升級推出了“互聯網+”的模式,計算機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到更多的行業,加之我國網絡安全相關立法并不完善,網絡犯罪的危險也隨之升高。單在“凈網2018”活動中,全國各級公安機關持續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偵破網絡犯罪案件共計57519起。可見國內網絡犯罪的現象一直呈上漲趨勢。2.國外現狀和趨勢。眾所周知,最初的網絡犯罪起源于美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網絡犯罪的種類五花八門,內容也紛繁復雜。犯罪分子有著極其先進的技術,造成的后果也非常嚴重。例如:加拿大的貝爾公司大量客戶數據被在線泄露、勒索病毒、美國中央情報局數千份機密文件泄露等黑客事件層出不窮。在英國,每年都要由銀行額外撥出一大筆款項用以彌補網絡詐騙的損失,為保護國家安全,英國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來治理網絡犯罪。從相關數據來看,全世界的網絡犯罪數量和危害都在逐漸加大。
二、國際應對網絡犯罪的狀況和局限
網絡犯罪因為云技術、大數據、物聯網、加密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加持,手段迭代更新,給各個國家的執法帶來了新的挑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執法機關一度感到“能力恐慌”。2019年3月27日,聯合國網絡犯罪政府專家組第五次會議在維也納舉行,與會國重點圍繞“執法與調查”和“電子證據與刑事司法”展開討論。會上,不論是美國這樣的世界頭號互聯網強國,還是多米尼加這樣互聯網產業并不發達的小國,都在強調網絡犯罪執法與調查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哥倫比亞、摩洛哥等國指出,缺少專業訓練導致網絡執法與調查效果不盡人意,跟不上日益嚴峻的網絡犯罪形勢。布基納法索強調除了對人員的專業培訓外,向不發達國家的設備器材援助也很重要。一些國家還就電子證據的可采性問題表達了看法。美國、日本、秘魯等國指出,電子證據很容易被篡改,確保電子證據的可采性給司法機關帶來挑戰,各國目前采取的標準和規則并不一致,在實踐中也造成了刑事司法合作障礙。并且各國均認為在調取境外電子數據問題上并未形成統一的國際規則,對是否應允許一國繞過國際司法協助和執法合作渠道直接跨國調取電子數據,分歧較大。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能力建設。網絡犯罪形式日益嚴峻要求各國要對網絡執法人員進行專業的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增加網絡執法與調查效果的可靠性、真實性。發達國家要給予發展中國家提供一些技術和方法的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培養相關人才。法國、俄羅斯在國內建立網絡犯罪專業調查部門、中國在會議上分享北京市檢察院系統加強網絡犯罪調查能力建設的經驗都有力地說明了各國在這一領域積極發揮作用。(二)進行公私合作。想要迅速偵破網絡犯罪案件離不開電子數據的存在。這里所說的電子數據就是相關的證據。但是大部分的電子證據是用戶數據,用戶是否積極提供、是否積極配合決定網絡犯罪能否偵破。這就涉及到“隱私”問題,如何在保護相關企業的權利和個人隱私一直以來是國際關注的焦點。在這個問題上,全球應該制定出一個明確的立法供各國參考借鑒,確定企業和個人配合執法調查的義務,也要確定這個義務的邊界,確保互聯網用戶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三)創新管轄權。傳統跨國犯罪一般以屬地原則為基礎,但是這一原則并不能很好的滿足打擊網絡犯罪的需要。因為云服務的技術可以使電子數據存在于任何的一個地方,而并非一定在網絡犯罪的當地或者當國,執法過程中,確定數據存儲的地理位置很難實現,有時還會發生轉移。對于電子證據的取證國際合作并不會因此受到影響,所以,以屬地原則為基礎的網絡犯罪管轄權應該根據現有的發展趨勢做出靈活調整。(四)制定全球性打擊網絡犯罪公約。在這個問題上,世界各國有著較為明顯的分歧,布達佩斯公約締約國認為其公約締約國有63個,即使一些沒有加入的國家在立法過程也有所吸收其公約的規定,全球應該以該公約為標準。有的國家態度正相反:認為該公約標準較為嚴苛,不適用于全球統一使用。其實,當前網絡犯罪國際法律框架仍然呈現出“碎片化”,并不利于在實踐中的國際合作,各國不應堅持己見,應該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與必要性,共同商討制定出一個符合世界各國的法律文書。
[參考文獻]
[1]吳迪,李君.構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挑戰與路徑[J].現代商貿工業,2019.
[2]李泓澤.“互聯網+”環境下網絡犯罪形勢及防范機制研究[J].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學報,2019.
作者:于立婷 單位:沈陽工業大學
- 上一篇:淺談國際法下難民不推回原則
- 下一篇:論經濟法下財稅權體系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