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秘密權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8 09:42:00
導語:商業秘密權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商業秘密與商業秘密權
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權是商業秘密的權利人依法享有的,對其商業秘密的支配并排除他人不法獲取和使用的權利。商業秘密的價值正是通過商業秘密權的行使而獲得實現。因而研究商業秘密的保護,首先要研究商業秘密權的權力屬性,因為它往往決定一國的商業秘密保護的基本理論,是明確商業秘密法律保護依據、保護方式和保護程度的關鍵性問題。
二、商業秘密權的學說比較
商業秘密權的權利屬性,是一個頗具理論爭議的問題。例如,“財產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權是一種無體財產權,具有與有形財產一樣的價值與意義。“人格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權是從人格權中衍生出來的,以不正當方法獲得他人的商業秘密是侵犯人格權的行為。“企業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本身具有競爭上的客觀經濟價值,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是企業財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產權說”認為,商業秘密權的客體也是無形的智力成果,因此,商業秘密權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上述學說是商業秘密法律保護研究各個階段的成果,雖然在權屬性質的認定上學者們各持己見,難以達成一致,但各種學說恰好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揭示出商業秘密權的特點,只是各有側重。
“人格權說”強調了商業秘密權的人身屬性或人格屬性,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就是創造者對其知識產品的專有權。但這一學說的缺陷也很明顯:首先,人格權是民事主體的一種固有的權利,不能轉讓、拋棄或繼承,但商業秘密權可以;其次,人格權的客體是人格權益,如人身自由、生命健康、隱私等,而商業秘密權的客體是技術信息、經營信息,是智力成果;再次,人格權是一項與生俱來的自然權利,而商業秘密權的存在則要以商業秘密的存在為前提。可以說,商業秘密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格權的內容,但將其定性為人格權,無疑是以偏蓋全,無法體現商業秘密權的本質。
“企業權說”看到了商業秘密權與企業的聯系,強調了商業秘密對于企業的巨大意義。實踐中,與商業秘密權有關的糾紛,往往都與企業有關,尤其是商業秘密權與競業禁止、反不正當競爭常常糾結在一起。但這并不是絕對的,如果一項技術信息開發以后并未投入生產,權利人仍然可以享有商業秘密權,但卻與企業無關。
三、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
在比較分析了各種現有學說的基礎上,筆者擬從民事權利體系的角度出發,闡述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
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人身權又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其所體現的利益與人的尊嚴和血緣關系有關。顯然,商業秘密權不應被定性為人身權,而只能是財產權。財產權是以具有經濟價值的利益為客體,這種利益不局限于傳統民法所講的“物”,還包括作為債權客體的給付,以及作為知識產權的客體的智力成果,等等,因而這種財產權是包括無形財產權和有形財產權在內的廣義上的財產權。財產權的核心是專有性,即權利人有權對其財產進行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并排除他人的不當妨礙與干涉。商業秘密權是否具有專有性,是商業秘密權是否屬于財產權的關鍵。
商業秘密是處于秘密狀態的智力成果,商業秘密權人有權保有商業秘密,有權通過各種方式使用自己的商業秘密從而獲得經濟利益,有權將自己的商業秘密轉讓他人以獲得對價,當上述權利收到他人的不當干涉與妨礙時,權利人可依法尋求法律救濟。這與財產權的專有性并無二致。當然,這種專有性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即在同一個商業秘密上有可能成立一個以上的商業秘密權。有人把這一點作為否定商業秘密權的專有性,進而否定商業秘密權的財產權性質的主要理由。事實上,財產權的專有性也是相對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A擁有了一輛紅色寶馬汽車,B通過誠實勞動也可以獲得一輛與A同樣型號、同樣外觀的紅色寶馬車。那么,是不是說所有權也不具有專有性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實際上,商業秘密可以被看成是一種礦藏,任何工人通過誠實勞動,就可以得到相同或相似的一批礦石,取得財產權。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更加認定商業秘密權的財產權屬性。那么,商業秘密權是否屬于財產權中知識產權呢?從民事權利體系的構成來看,商業秘密權應屬于一種新型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與財產權最大的差異就在于知識產權所保護的客體是無形的智力成果。而商業秘密權所保護的商業秘密,正是一種處于秘密狀態下的智力成果,因此,將其認定為知識產權是順理成章的。有人認為商業秘密權不符合知識產權的“三性”,即專有性、地域性、時間性。但這“三性”,只是知識產權相對于其他財產權利不同,并非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更何況這“三性”本身也飽受質疑。
從國際上的立法趨勢上來看,眾多法律文件都肯定了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將其納入知識產權的保護范圍。因此,順應國際立法潮流,與國際接軌,肯定商業秘密權的知識產權屬性,是中國立法的必然選擇。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商業秘密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對于商業秘密的保護也擺在了學者們面前。商業秘密權的屬性也成為學者們爭論的一個焦點。因此,在比較分析各種理論觀點的基礎上,從民法方法出發,探究商業秘密權的權力與屬性。
關鍵詞:商業秘密權;財產權;知識產權
參考文獻:
[1]吳漢東,胡開忠.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郭世棧.試論商業秘密權及其法律特征[J].知識產權,2001,(3).
[3]徐秀霞.論財產權、知識產權與商業秘密法律性質的科學界定[J].東北師大學報,2000,(6).
[4]吳漢東,胡開忠.走向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5]謝懷拭.論民事權利體系[J].法學研究,1996,(2).
[6]吳漢東.知識產權的私權與人權屬性[J].法學研究,2003,(3).
- 上一篇:油庫主任工作述職報告
- 下一篇:中原城市群協調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