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我國施工索賠

時間:2022-04-12 11:25:00

導語:漫談我國施工索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漫談我國施工索賠

【摘要】施工索賠管理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師熱點關注的領域。維持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建立市場發展的良好秩序以及推動工程承包市場國際化都對我國施工索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施工索賠;施工合同;工程項目

我國工程索賠是從20世紀80年代在云南魯布革引水發電工程首次采用國際工程管理模式中出現而開始的,索賠概念也自此進入中國。經歷了近20年的風風雨雨,工程索賠工作已取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并獲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工程索賠無論在數量或金額上都呈不斷遞增的趨勢,備受業主、承包商及有關部門的關注。但工程索賠及其管理還是我國工程建設中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一方面,工程承包企業在索賠管理方面還普遍地缺乏經驗,有些工程公司領導對施工索賠的作用還估計不足,對索賠業務知之甚少,急需培養出一批有經驗的索賠管理專家;另一方面,作為從事咨詢服務的中介機構咨詢監理公司,由于開展業務時間較短,也缺乏索賠管理方面的經驗。目前,我國的咨詢工程師尚未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國內咨詢監理公司還無資格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一、我國施工索賠管理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對索賠概念普遍存在認識模糊,理解偏差,甚至錯誤的現象

索賠是當事人保護自己避免損失、增加利潤、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而我國的很多承包商一直對索賠存在懼怕的心理,對索賠諱莫如深,擔心索賠會損害己方與業主的關系,害怕引起爭端甚至打官司,影響其長遠發展。有些業主則由于項目投資不足、自己決策失誤等原因,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的條件,不準承包商索賠,不讓承包商索賠,也不同意承包商的正當和合理索賠要求。事實上,西方承包商認為,沒有一項工程合同可以不發生索賠而結束。索賠完全是一種正當的權利要求,是在合同實施工程中的一項正常的業務。美國某機構曾對政府管理的各項工作進行調查,被調查的22項工程中,共發生施工索賠達到427次,平均每項工程索賠約20次,其中378次為單項索賠,其成功率為95.15%,49次為綜合索賠,其索賠成功率為75.15%。

(二)索賠經驗與索賠實例資料貧乏

索賠管理雖在我國經歷了二十幾年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解決了不少的事件,但其經驗還處于探索期間。由于我國學者或承包商有專門從事索賠即索賠管理的理論研究,致使索賠理論遠遠落后于實際工作的需要,施工索賠的方法、手段不夠嚴謹,不夠科學,易被業主抓住漏洞,從而使索賠不能成功。由于我國承包商對索賠的模糊認識,對國際、國內經典案例很少進行系統總結,很少對典型索賠案例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所以企業在針對具體工程索賠時,不知如何進行和運作,存在不會索賠的現象,不但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失去了索賠經驗積累的機會。

(三)對索賠風險認識不足

在實際項目建設過程中,有許多技術因素、人為因素、社會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等在不同程度影響著項目實施的實際效果,這些因素會隨著項目的進行而不斷發展變化,如果不加以研究控制的話,就有可能形成項目的重大損失,導致工程項目索賠的出現。要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效益,確保工程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就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影響項目實際效果的各種因素,及時發現并處理各種潛在的風險因素,將項目實施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二、施工索賠管理研究的必要性

(一)索賠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

當前的工程承包是一個買方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激烈。在工程承包中業主始終處于主動地位,不僅在招標中壓等壓價,而且在承包合同中提出一些不平等的條件,從而導致承包商在經營活動中步履艱難,因而不愿在施工索賠方面提出自身的要求,擔心以后在工程承攬方面有不利的影響。如果工程承包商不善于施工索賠,那么經營利潤就會降低,甚至發生虧損。因此,施工索賠就成為企業能否生存發展的關鍵之一。

(二)索賠有利于加強合同管理,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

工程項目建設合同是發包人與承包人之間為完成商定的建設工程項目,確定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其中索賠條款是工程施工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合同管理有直接的聯系。因此,索賠是合同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也是保證合同實施的一個重要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市場主體之間相互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是通過合同來確定的。合同是索賠的依據,合同的全面履行是索賠工作的必要前提,嚴格的合同管理是索賠工作成功的保證。

(三)索賠管理對推動工程承包市場國際化起著重大作用

國際化是當前工程承包業發展的潮流。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對外工程承包業逐步走向了現代化、國際化?,F在我國已正式加入WTO,國外的承包商已進入我國市場,我國的承包商將更多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要求我們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工程項目管理,需要我們去研究學習、適應國際慣例。索賠管理是項目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我國建筑行業實行改革開放,與國際慣例接軌出現的新問題。

三、加強施工索賠管理的分析

(一)施工索賠管理機構的設置

對于工程項目多、合同金額大、索賠項目多而復雜的工程承包商,應有一名副經理專門負責或分管索賠工作,并建立專門的索賠機構,負責對公司各工程施工項目的索賠工作統一指導和協調。一般說來,施工項目經理部設立的索賠機構應由下列人員組成:1名有索賠經驗的工程師作為索賠的負責人來負責該項目的索賠工作,1~2名具有工程知識、法律知識等的合同管理的專、兼職索賠人員,1名成本分析人員,1名資料管理人員。在工程實踐過程中,這種人員組成方式是能夠滿足索賠和索賠管理的要求,有效地進行索賠工作的。在工程規模較小、施工時間較短、估計索賠項數較少、索賠金額小的情況下,項目經理可以不成立專門的索賠機構來進行索賠和索賠管理工作,而由項目經理直接負責。

索賠管理部門要有索賠目標、索賠計劃,定期召開分析會議,尋找己經出現的索賠機會或潛在的索賠機會;要檢查已提出索賠項目的索賠進展情況,采取一定措施來保證索賠成功;同時,應保持索賠人員的連續性、索賠工作的連續性、索賠管理的連續性和系統性。對工程規模大、工期長的施工項目,還要保證工程記錄、索賠資料收集的連續性、系統性、完備性。

(二)施工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

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活動及其運行過程的行為規范,施工企業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對施工索賠是否成功的影響至關重要。施工企業的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管理評估制度、合同管理目標制度、合同管理質量責任制度和合同信息管理制度。

(三)施工索賠的日常管理工作

施工索賠的日常管理工作要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是索賠成功的保證,也是索賠管理工作的重點。施工索賠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熟悉和掌握施工索賠依據、收集施工索賠證據、遵循施工索賠的程序以及施工索賠的防范。

1.熟悉和掌握施工索賠依據。索賠的依據主要是法律、法規及工程建設慣例,尤其是雙方鑒定的工程合同文件。由于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合同文件,索賠的依據也就完全不同,合同當事人的索賠權力也就當然不同。合同文件中的合同條款,特別是合同通用條款,對在哪種情況下承包人可以提出索賠,以及索賠原則和實效都予以了規定。熟悉和掌握索賠依據是承包人日常索賠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

2.收集施工索賠證據。索賠證據是關系到索賠成敗的重要文件之一,工程索賠事件中,承包人已及時抓住施工合同履行中的索賠機會,但如果拿不出索賠證據或證據不充分,其索賠要求往往難以成功或被大打折扣。索賠證據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索賠的成功與否。

3.遵循施工索賠的程序。索賠程序是指從索賠事件產生到最終處理全過程所包括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步驟。由于索賠工作實質上是承包人和業主在分擔工程風險方面的重新分配過程,設計到雙方的眾多經濟利益,因而是一項繁瑣、細致、耗費精力和時間的過程。因此,合同雙方必須嚴格按合同規定的索賠程序進行工作,才能圓滿解決索賠問題。

4.注重施工索賠的防范。在工程施工期間,可能會發生很多未預見的事件及變更。這些事件和變更必定會給承包商造成額外費用,從而導致索賠和爭議。為了防止在施工時發生索賠或當索賠發生時能公開合理地處理,應在以下各方面給予充分注意:(1)做好施工記錄。為保存與工程有關的資料,必須認真做好準確的施工記錄。施工記錄極其重要,對以后工程總結、問題分析,特別是對索賠的分析及爭議的解決是極其重要的參考依據。(2)保存好證據。反映工程各施工階段的記錄、照片、來往信函和車間圖等是寶貴的、無可爭議的證據,可用來對施工中的各種變更進行評估和計價,并為索賠和爭議提供合法、有力的依據。因此,對這些資料要建立一套資料管理系統,保存的資料必須完整并且應是原件。

【參考文獻】

[1]建設,呂勝普.土木工程索賠方法與實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沈其明.公路工程合同管理與索賠及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郭耀煌,王亞平.工程索賠管理[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