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學下的經濟制度探討
時間:2022-10-18 03:25:00
導語:憲法學下的經濟制度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憲法學上,經濟制度是一個存在分歧的概念,說法不一,不同的憲法學者有不同的理解,眾說紛紜。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認為經濟制度是國家通過憲法和法律所確認和規定的生產關系,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經濟管理體制,與之有內在聯系的基本經濟政策的制度的總和。而前兩種觀點,把經濟制度混同于了經濟基礎,這是不科學的,因為憲法學中的經濟制度是一種法律化了的經濟制度,應該屬于上層建筑,而和經濟基礎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概念。
首先,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內涵看,經濟制度應該屬于上層建筑。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歷史階段上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它的內容主要包括生產資料歸誰占有,人們在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勞動產品分配方式等三個方面。
上層建筑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藝術、哲學等觀點,以及同這些觀點相適應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設施的復雜系統。上層建筑由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及意識形態兩部分組成。前者主要包括國家、政權、法制、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通常被稱為政治上層建筑。后者包括政治觀點、法律觀點、等等。在上層建筑這個龐大的體系當中,政治居于主導地位。政治,包括國家的制度、物質設施、政策、法令等等,是上層建筑中最有力的部分。
憲法學中的經濟制度,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確認生產關系的制度;一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經濟管理體制,以及與該經濟管理體制有內在聯系的基本經濟政策。
其次,從憲法學這門學科看,經濟制度應屬于上層建筑。憲法學是一門以憲法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法律科學。對憲法學的研究對象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觀點,但歸根結底,憲法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主要是研究憲法的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憲法的本質、特征、形成和作用,憲法的制定和實施,憲法的解釋、修改和監督,以及各種憲法規范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的憲法關系,這些都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
憲法學研究的內容主要是憲法的基本理論,憲法的歷史發展,國家性質,國家形式,選舉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政黨制度,憲法的保障與監督等。這些都屬于國家政權,屬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范疇,都是政治上層建筑。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國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賴以建立的依據,因而決定了以憲法為研究對象的憲法學在整個法學體系當中舉足輕重,決定了憲法學這門學科的性質和特點。一是憲法學屬于基礎理論學科。研究憲法確認的有關國家最根本、最重要問題的原則、精神等方面的基本理論。二是憲法學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憲法通過根本大法的形式規范國家權力從而保障公民的權利,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有的學者從憲法學主要以國家政權為研究對象的角度,將憲法學概之為國家政權之學,因此與統治階級、統治集團的相關政策有密切聯系。三是憲法學研究的都是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憲法規定的是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如國家性質,國家形式等。那么,憲法學所研究的必然也是國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這些也都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
因此,憲法學應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既然如此,作為憲法學重要組成部分的經濟制度自然也應屬于上層建筑的范疇。
最后,從經濟制度與憲法學中其他制度的關系上看,經濟制度應該屬于上層建筑。法由無數法律規范組成,是法律規范的總和,是調整社會關系的原則,是人們的行為準則。憲法規范是調整有關社會制度、國家制度的根本原則和國家政權的組織以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的社會關系的。我國現行憲法將其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大致上分為四類,即政治關系、經濟關系、文化關系和法制關系,與之相適應,憲法規定了四種制度,即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和法律制度。其中,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無疑都是上層建筑研究的范疇。
在國家性質的決定因素當中,一定社會的精神文明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精神文明是人們對自己主觀世界的改造,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學、文化等內容,同樣也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和標志。它是一定社會物質生產力作用于政治上層建筑的橋梁,對國家活動的方向和國家政策的制定有著重大影響,任何在經濟、政治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如果在思想道德領域未能占據統治地位,那么它的政權肯定不可能穩固。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內容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憲法對一定社會的精神文明的規定,就是國家的文化制度。如我國現行憲法把建設精神文明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體現了我們國家的文化制度。因此,文化制度亦應屬于上層建筑。
作為與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相并列的經濟制度不言而喻,也是一種上層建筑。但是經濟制度與經濟基礎有著密切的聯系。雖然經濟制度與經濟基礎是不同性質的兩個概念,但二者之間有著本質的聯系。經濟基礎是一定經濟制度的核心內容,是經濟制度乃至于整個政治上層建筑的基礎,它的性質決定著國家的階級性質和國家的發展方向,決定著各種制度的性質。同時,對經濟基礎的確認和維護是經濟制度以及整部憲法的根本任務之一。除此之外,經濟制度還包括經濟基礎的其他補充形式和國家管理國民經濟的原則、方式、方法、方向的內容。更為重要的是,它是通過憲法和法律規定形成的經濟基礎的法律表現形式。
- 上一篇:小議西北地區農村金融的改革
- 下一篇:中國高等教育評估遇到的難題及策略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