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經濟法學研究

時間:2022-09-03 10:03:48

導語:企業社會責任經濟法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社會責任經濟法學研究

摘要:在新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不僅能夠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構建良好的市場秩序,還能夠擔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如今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知和了解還不夠全面,經濟視野下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還不夠完善,本文即基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法學進行研究和討論。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經濟法學

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后,我國企業對經濟市場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提升。但是如今的法律還存在不足,企業對經濟法學下的社會責任認知不足,造成很多企業沒有及時履行自己社會責任的情況出現,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的社會責任不僅是商法所規定的,同樣也有著經濟法學的作用和意義。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及發展歷程

首先我們要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是什么,在以往企業是怎樣履行社會責任的,這些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經濟法學,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

每當一個企業的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發展到一定層次之后,這個企業就承擔起了相應的社會責任。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個企業的金錢捐獻和物資幫助,就是在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還有一些企業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促進了當地地區經濟的發展,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很多企業的發展時間較短,在行業內表現出了壟斷的意思,而壟斷經濟市場則意味著社會經濟危機的產生。這是由于企業對自己的社會責任認知不足,企業是社會組成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社會責任有明確的概念,這樣才能夠保證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增強企業本身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雖然企業本質上是商業模式,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賺取利潤,但是企業絕不能因為自己的商業利益而做出危害其他人生活質量的事情。所以企業一定要對自己的社會責任有深刻地了解,在發展中為社會和國家奉獻自己的力量,促進國家經濟快速發展。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歷程

企業社會責任涉及的領域非常多,最初是由美國提出來的,最終的目的是維護群眾的利益,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但是在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歷程略有不同,新中國在發展初期百廢待興,為適應社會發展,根據國家的實際發展狀況實行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所以很多企業承擔了一部分國家責任。就實際情況來看,企業的效益與社會的發展情況是呈現直接關系的,企業的利益就是社會的利益,而這也是政府指導情況下的企業社會責任。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經濟狀況逐漸好轉,很多企業為了追求更多的商業利益,而放棄了自己本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缺乏對應責任意識。雖然一部分企業仍然在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但這個過程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缺陷,長此以往,會對國家乃至人們的生活造成巨大的惡劣影響。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界定

在新中國發展初期,企業的社會責任大多是道德義務、慈善事業以及其他一些比較重大的社會福利,例如醫療、工作、養老等等。而在現在,企業的社會責任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如今企業責任更加重視環境安全和生態文化這些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廣泛關注的問題。在企業承擔其相應的社會責任的同時國家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例如《公司法》等來約束企業的行為,促進企業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但是這些法律與企業社會責任是一致的,并不具備壓榨企業的目的。除此之外,企業社會責任還包括對債權人、消費者的保護以及對當地經濟、生態環境和社會的一些公共福利事業的促進和幫助,這些都是企業需要履行的社會責任。所以說,企業在不斷發展自身規模,增加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這樣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為國家經濟貢獻出一份力量[2]。

三、企業社會責任在經濟法學下的改善策略

(一)增強勞動法的實施效果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并且為了維護企業職工的個人利益出臺了許多法律法規,防止企業出現壓榨員工的行為,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對于維護員工利益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如今經常會發生一些糾紛案,企業和職工個人各有各的理由和證據,法律很難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斷。這些都是由于對權利的定位不明確,法律操作的方法不完善,法律政策還不夠成熟導致的。而這些糾紛案出現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企業或者職工個人對自身的利益過分的重視,不僅忽視了經濟法的要求和規范,忽視了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還阻礙了企業和社會的發展。所以企業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規范制度,加強自己的法律意識,嚴格執行相關的法律政策,遵守經濟法的要求,這樣才能夠促進企業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意識,讓企業履行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從而促進企業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二)職工參與完善制度

職工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當于企業的血肉,在現實情況中,企業的利益就是職工利益的真實寫照。在實際情況中,職工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意識沒有明確的概念,但是職工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還是有一些可以去采取的,所以我們應該讓員工也參與到企業社會責任制度的整理和完善中。就目前來看,我國法律還存在著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而職工本身就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所以職工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也要比企業本身更為嚴格。因此,讓職工參與完善制度會表現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已經有一些企業開始采納員工的意見以及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和建議,并且取得了積極有效的成果,我們應該不斷重視職工的作用,完善企業社會責任制度。

四、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法的一致性

(一)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法的共同點

經濟法的根本利益就是社會利益,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經濟法要求社會各個領域都應該為社會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這種理念在某種程度上與企業社會責任是一樣的。當經濟法開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會出臺很多關于社會基礎利益的相關法律政策,例如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等等,這些法律政策的完善也是為了提高社會基礎利益,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當符合經濟法的規定,擔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提高企業商業效益的同時,回饋社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市場經濟結構的穩定,使企業經濟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平衡,共同促進國家經濟穩定發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增強我國經濟實力。

(二)經濟法效益與企業社會責任的共同性

經濟法社會效益包含很多,涉及的領域也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不斷拓展,具體是指人們可以享受到的社會福利和公共利益,例如基本的醫療保障、住房需求以及養老保險等等,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除了對物質生活需求更高之外,對精神需求也逐漸增加[3]。因此,企業的發展以及其發展過程中所需要考慮的社會責任不僅要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求,還需要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企業的發展要考慮企業股東的長遠利益,保證企業的長久發展,在提高企業本身的商業效益時,減少不必要矛盾和問題發生的概率,從而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所以說,企業應該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管理體系,開展有關經濟法和社會責任的管理活動,提高企業內部的社會責任意識,幫助企業深入了解經濟法的內容和要求。這樣不僅能夠提高企業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商業效益,還能夠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使企業更好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提高社會基礎效益。

(三)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法的一致性

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取向是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完善市場經濟結構,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而經濟法的價值取向是為了提高社會基礎效益,保障人們的基本生活質量,所以說,企業社會責任與經濟法具有一致性。為了促進企業更好地履行其相應的社會責任,對市場經濟結構中企業的調整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強制性調整,另一種是規范性調整。這兩種方法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約束企業的不正當行為,幫助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從而提高企業的商業效益,使市場經濟穩定發展。地方政府也會利用一些政策和手段來幫助企業,引導企業發展,從而使企業的發展模式更加規范,提高社會效益。綜上所述,在對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更加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之后,我們對經濟法以及企業社會責任有了更加明確的概念。由于我國法律政策還需不斷完善,因此我們更應該不斷深入分析,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和社會基礎效益的提升。根據經濟法的要求,企業所需承擔的社會責任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努力,相信經過不斷地發展,社會經濟發展和企業效益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張琳,路貴霖.基于經濟法的企業社會責任初探[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20(6):65-66.

[2]王晶.經濟法視野下企業社會責任探究[J].法制與經濟,2020(7):108-109.

[3]楊文超.基于經濟法視野分析企業社會責任[J].精品,2020(2):259.

作者:徐新春 單位:新疆職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