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文字立法保護論文
時間:2022-02-23 11:21:06
導語:語言文字立法保護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漢語漢字一樣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同時,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和漢語的平等也顯示出了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因此,少數民族的群眾會將自己是否平等地享有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作為衡量民族是否品等的重要標準。因此,要加強立法,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保證我國民族政策的推行,促進我國各民族的團結進步。
關鍵詞: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立法保護;政策
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我國各民族的貢獻,55個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是我國重要的文化資源。我國少數民族的語言種類繁多,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這是他們表達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載體,同時也有助于維護民族凝聚力。因此,要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立法保護,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保障少數民族文化的延續,推動我國各民族的團結進步。
一、我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法律保護現狀
(一)現行法律中有關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定。隨著我國依法治國國策的推行,我國也十分重視語言文字的立法工作。《憲法》明文規定了各民族有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自由,還規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要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規定了少數民族代表在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應配備專門的語言文字翻譯。《人民法院組織法》規定了在訴訟過程中少數民族可以使用自己的語言文字。《民族自治法》更是規定了少數民族在政府行政、教育、醫院等領域使用語言文字的規定。另外,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法規和制度也在語言文字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如《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規定》、《云南省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條例》等。(二)現行立法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法律保護的不足。第一,現行法律在規定上還有所欠缺。《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所做的規定多是原則上的、方向上的,沒有具體的執行措施。而其他的法律,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刑事訴訟法》等高層級法律中的規定過于零散,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民族區域自治法》等一些地方性法規的層級太低,而且民族性較強,無法在全國范圍內使用。第二,保護力度較小,侵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法律責任不明確,即使有相關的處罰規定,處罰主體以及如何處罰也缺乏進一步的規定。雖然我國一直推行民族平等政策,但從一定的角度來看,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仍處于弱勢地位,需要法律給予特殊保護,充分保障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使用和發展。第三,缺少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專門法律。如前文所述,國家層面關于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規定過于原則性、缺乏整體性,地方層面的法規的普適性較低,還沒有適合本民族地區的法規。整個國家還缺少一部轉門的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法律,從國家層面進行系統地、全面地保護。
二、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法律保護的措施
(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的立法原則。第一,平等原則。我國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所差異,但各民族是平等的。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雖然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各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并沒有優劣之分,都是各自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推進社會文明的進程中,各民族都應該弘揚本民族的文化,少數民族也不例外,還需要給予特殊的幫助。第二,自愿原則。自愿原則包含兩層含義:①各少數民族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解決語言文字發展中的問題,政府有關部門不能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干涉,這樣才能尊重各民族的意愿,更好地保護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②少數民族群眾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自由學習任何一種語言文字,即應保護少數民族群眾自由掌握語言文字的權利。第三,因地制宜原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是一部國家級的法律,為了避免規定過嚴,要因地制宜,根據少數民族的人口數量、地理位置等情況,進行分類指導,以提高該法律的科學性和普適性。(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的主要規定。第一,明確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需要確定哪些主體享有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使用和發展的權利、哪些主體有保護責任,應當是少數民族的群眾,他們能夠自由使用、學習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語言文字的權利,有接受本民族語言文字教育的權利等。在義務方面,少數民族應承擔使用、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另外國家應提供優越的公共服務,提供強力的財政支持和扶持措施,例如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雙語教育等。第二,明確規定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通用性。《少數民族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應當明確規定,少數滿足語言文字在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使用地位。第三,侵權行為的處罰規定。《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中還應當明確規定侵權行為的認定和處罰標準。在實際生活中,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權利被侵害的現象經常出現,如果缺乏相關的認定規定和處罰標準,少數民族的民族尊嚴和情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不利于民族團結。因此,《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中應明確列舉出哪些行為是侵犯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權的行為,受害人應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權應如何處理等。
總之,我國應加快建立和完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法》,加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保障少數民族使用和發展本民族語言文字的權利,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陳鶴.淺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權法律保護[D].延邊大學,2009.
[2]烏蘭那日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權的法律保護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8.
作者:黃藝 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 上一篇:法制電視節目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 下一篇:代位權立法完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