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思想觀念論文

時間:2022-08-27 10:12:00

導語:依法治國思想觀念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依法治國思想觀念論文

「內容提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亟需解決一些突出問題,要增強法律至上、法大于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擴大依法治國的民主基礎,深化立法、執法、司法、普法教育制度的改革,強化對權力的監督機制,特別要加強和改善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

黨的十五大明確指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這是我們黨治國方略的歷史性進步。我認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具備五個基本條件,一是完備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二是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監督制度,三是嚴格的行政執法制度與公正的司法制度,四是堅強的靠得住的執法隊伍,五是全民的崇高的法律意識。

增強依法治國的思想觀念

依法治國的思想觀念即法治觀念。這就是依法治理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的思想觀念。由于我們國家有很長的封建社會歷史,過去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凡事按領導人意見辦的習慣根深蒂固,依法治國的思想觀念淡薄。要增強依法治國的思想觀念,必須明確:第一,法律是人民的意志、黨的主張和國家意志的體現,因此法律應當是具有至高無上權威的標準,任何人都必須無條件遵守法律,服從法律的權威。第二,法大于權。我們國家的任何權力都是法律賦予的,都要依法行使并受法律的約束。任何人不得以權代法、以權壓法、以權亂法。第三,任何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權利平等、義務平等、違法犯罪受追究平等。從普通公民到領導干部,無論現在職務多高,過去功勞多大,都沒有凌駕于法律之上、超出于法律之外的特權。

擴大依法治國的民主基礎

社會主義法治是人民民主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必須健全民主制度、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基礎。共產黨執政是領導和支持人民依法行使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掌握國家權力。一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國家權力機關的職能;二要切實保證人民通過法定的程序和途徑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三要保護人民的權利、尊重和保障人權。所謂權利實質上就是法律規定應當保護的權益。人權就是人應當享有的權利。作為社會主義國家、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執政黨,必須把保護人民的權利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必須不斷提高保障人權的水平;四要把改革和發展的重大決策同立法結合起來。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提高決策水平和工作效率;五要堅持和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繼續促進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范化、制度化,鞏固和發展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六要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人民民主在法治的軌道上愈發展,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愈提高,依法治國的基礎就愈加深厚。

完善依法治國的制度保障

依法治國,必須更加注意法律的實施,把依法管理活動落到實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就需要完善制度保障,深化立法、執法、司法、普法教育制度的改革。

一是立法制度的改革。要更加重視基本法律的健全,為法治國家提供更完整的基礎。要完善立法體制,提高立法民主性,杜絕“本位主義”的影響,避免部門利益與長官意志之干擾。要提高立法質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二是行政執法制度的改革。現在行政執法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以罰代刑。這往往是部門利益驅動的結果。應當更好地保障辦案經費,而罰沒款則必須依法移送司法機關直至上交國庫。要保障行政執法機關能依法執法,不受其它機關、組織和個人的干涉。要盡快制定行政程序法,以保障行政執法機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要健全監督和制約機制,以保證執法質量,防止執法犯法。一切政府機關都必須依法行政,切實保障公民權利,實行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要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把作為權力機關的國家機構與牟利性經營活動剝離,嚴禁黨政機關辦企業。如果我們的黨、政府、法院、檢察院以及其它政法機關等經商,與民爭利,不僅經濟搞不好,而且政治也容易腐敗,權錢交易必然發生,政企不分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要根據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進行機構改革,建立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行政管理體系,提高為人民服務水平。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實行國家機構組織、職能、編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嚴格控制機構膨脹,堅決裁減冗員。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完善公務員制度,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國家行政管理干部隊伍。

三是司法制度的改革。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對我國的司法制度從機構設置、職權劃分到管理體制、財政體制、訴訟制度、監督制約機制,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從制度上保證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地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防止司法腐敗。要加強司法隊伍建設,建立冤案、錯案責任追究制度。

四是更深入地開展普法教育,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著重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法制建設同精神文明建設必須緊密結合,同步推行。

強化依法治國的監督機制

一要深化改革,完善監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機制。司法機關要受到人大的制約,政府要受到人大的制約,政府機關違法的具體行為也要受到司法機關的制約。我們不照搬三權鼎立的模式,但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

二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直接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部門要實行公開辦事制度。讓人民監督政府機關,政府機關就不敢松懈。

三要把黨內監督、法律監督、群眾監督結合起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使專門機構的監督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緊密配合,形成嚴密、有效的監督網絡。

四要突出監督的重點。一是加強對憲法和法律實施的監督,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二是加強對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貫徹的監督,做好法律實施的檢查,保證政令暢通。三是加強對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監督,防止濫用權力,嚴懲執法犯法、貪贓枉法。

加強和改善黨對依法治國的領導

十五大報告指出:“依法治國把堅持黨的領導、發揚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統一起來,從制度上和法律上保證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的貫徹實施,保證黨始終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這表明依法治國不僅不影響黨的領導,而且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一是要處理好黨政關系。黨應通過把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變成國家意志的辦法來實現對國家事務的領導。該政府辦的事,要交政府辦;該司法機關辦的事,要交司法機關辦。

二是黨要改善執政方式。把黨的領導干部推薦到國家機關擔任領導職務,這一點非常好。這有利于加強政治、思想、組織領導,保證黨更好地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提高黨的執政水平。

三是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也要領導人民遵守憲法和法律。黨的各項活動都應該以憲法和法律為依據。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才能維護黨的權威。如果不這樣做,我們就可能自毀黨領導人民所制定的法律,就可能導致法制的破壞,導致混亂局面出現,甚至會危及國家政權的穩固。

四是黨應當更好地接受人民的監督和法律的監督。我們黨的肌體上出現的任何毒瘤,我們黨內出現的任何壞人壞事,都應通過法律程序,堅決予以揭露和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