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17:50:4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加固工程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加固工程論文

水利工程除險加固論文

一、防滲墻類型及其特點

防滲墻一般要求墻體厚度小、滲透系數低、柔性強、耐久性好及單位面積造價低。防滲墻施工有多頭深層攪拌水泥土、鋸槽法、鏈斗法、薄型抓斗、射水法和倒掛井法等成墻工藝。

(一)多頭深層攪拌水泥土成墻工藝

多頭深層攪拌樁機一次多頭鉆進,把水泥漿噴入土體并攪拌,使土體與水泥漿液混合固結成一組水泥土樁,樁與樁搭接形成水泥土防滲墻,目前最大成墻深度為22m,水泥土滲透系數<10cm/s,抗壓強度>0.3MPa。其優點是施工簡便、無泥漿污染、造價較低,適用于粘土、砂土、淤泥和砂礫層(砂礫直徑小于5cm)。實踐證明,多頭深層攪拌水泥土防滲墻防滲效果明顯,在地下防滲工程中質量可靠,投資最經濟、最有效,具有一定發展前景。

(二)鋸槽法成墻工藝

在先導孔中,鋸槽機的刀桿以一定的傾角一邊作上下往復切割運動,一邊以0.8-1.5m/h的速度(根據地層狀況)向前移動開槽;被鋸切割下來的土體可由反循環或正循環方式的排渣系統排出槽外,并采用泥漿護壁。澆筑塑性混凝土,形成寬度為0.2-0.3m的防滲墻體。鋸槽機由行走底盤、動力及傳動系統、刀桿及支架加壓系統、排渣系統、起重設施及電氣控制系統組成;傳動方式有機械式與液壓式2種。以不同規格的刀桿進行組合,開槽寬度可達0.2-0.5m、深度達到40m。鋸槽法的優點是連續成槽、工效高、墻體連續、質量好,并且成墻深,適應于粘土、砂土和卵石粒徑小于100mm的砂礫石地層;還可以采用自凝灰漿、固化灰漿形成不同強度和抗滲指標的防滲墻。

查看全文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設計論文

1存在問題

1.1淤積嚴重,防洪能力降低由于水庫淤積嚴重,死庫容基本淤滿,僅能滿足10年一遇設計洪水標準,無法滿足5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要求。

1.2壩坡呈現隱患,影響大壩安全壩坡出現裂縫、孔穴和塌坑,影響大壩穩定。上游壩坡砌石損毀,下游壩坡無排水設施。

1.3放水設施不完善或損毀,上壩道路狹窄現狀溢洪道僅局部護砌,出口無消能設施;放水臥管、涵管出口消能設施損毀。上壩道路狹窄,難以滿足防汛搶險要求。經有關部門鑒定,張家溝水庫為三類病險水庫。為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必須進行除險加固改造。

2除險加固工程方案設計

2.1大壩

查看全文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論文

一、相關概念闡釋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對水庫的繼續使用、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具有直接的影響[1]。一方面,水庫一般像是城鎮、交通干線頭頂上的“一盆水”,是防洪的關鍵,確保水庫的安全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另一方面,水庫除了防洪的功能以外一般還具有發電、生態等其他類型的功能,是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態文明的的重要設施。因此,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必須被放在突出的地位,以保障人民群眾最基本的利益,促進經濟社會的良好發展。

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不健全,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系統、科學的工作,需要有直接管理的部門進行統籌規劃、指導、管理。然而,在我國水庫的除險加固實踐中缺乏規范的管理體制。目前,我國在除險加固的管理上并沒有健全的組織機構,當地政府被普遍認為是主管部門,但是有些政府并未配備專門的水利人員,因此,政府的管理工作就缺乏科學的依據與指導,管理的效率較低,不能滿足對水庫的科學管理。

2缺乏專業人才,未利用好科學技術。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的設計者、實施者、管理者都是具有能動性的人,因此,擁有專業人才成為加強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的必要條件。對水壩危險因素的科學評估、對加固工程的科學規劃都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然而,我國在水庫的管理中缺乏水利的專家、人才,許多復雜性的工作職能單憑經驗來完成。另外,在對病險水庫進行加固時如何利用好科學技術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然而,我國在對水壩加固時并未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與技術。

3集資渠道單一,資金投入不足。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資金為工程建設提供必備的物質保障。然而,我國在進行水庫加固工程建設時往往面臨資金短缺的窘境。一般情況下,政府財政資金是水庫加固工程資金的最主要來源,然而,有些政府缺乏相關知識,認識不到水庫加固的必要性,認為加固水庫的經濟效益不高而不愿意投入足夠的資金。另外,水庫加固工程資金的來源過于單一,政府財政資金往往成為資金的唯一來源,集資渠道需要進一步拓寬。

查看全文

復合材料結構加固工程應用論文

通過介紹FRP復合材料,因其輕質高強、高彈模、耐腐蝕性能好及抗沖擊性能好等一系列優點,在橋梁、地鐵及一些工業廠房等混凝土結構的加固與修復領域中,應用潛力巨大。

土木工程學科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能優異的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在已有結構的加固改造領域,不僅要求材料經濟美觀、便于施工,且要求施工后的結構承載力能夠明顯提高。而FPR復合材料以其優異的力學性能和廣泛的適用性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s)復合材料主要有碳纖維(CFRP)、芳綸纖維(AFRP)及玻璃纖維(GFRP)等,其材料形式主要有片材、棒材和型材。FRP的共同優點是:輕質高強、高彈模、抗疲勞、耐腐蝕耐久性能好、熱膨脹系數低等。另外,FRP復合材料可以節省材料、自由裁剪、施工方便且速度快,雖然其前期投資較大,但維護成本低,經濟效益明顯。因此,FRP(片材)復合材料在土木結構加固工程中應用潛力巨大。

1、FRP復合材料的基本特性

隨著增強纖維材料的發展,碳纖維、芳綸纖維及玻璃纖維已經成為當前結構工程中加固補強的重要材料。一些典型的FRP(片材)復合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見下表。

FRP復合材料的性能各異,在拉伸強度及拉伸模量方面,玻璃纖維和芳綸纖維一般比碳纖維低1/3左右;在斷裂延伸率方面,芳綸纖維一般是碳纖維的2倍左右,玻璃纖維一般比碳纖維高70%左右;在韌性、抗沖擊性能方面,芳綸纖維和玻璃纖維要比碳纖維好得多;在抗堿腐蝕方面,芳綸纖維和玻璃纖維則不如碳纖維好。關于其它方面的性能差異,這里不再贅述。

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基礎加固論文

摘要:本文結合工程實例,詳細探討了建筑工程基礎加固和糾偏處理的施工方法和技術措施,并對其施工效果進行了觀測、驗算和評析,并得出正確的結論。

關鍵詞:基礎加固;頂升糾編;沉降觀測;驗算

1工程概況

邵陽市某工程是一座六層的框架結構建筑,基礎采用340mm鍾擊沉管灌注樁,設計單樁承載力250kN,工程施工到封頂后突然發生較大沉降及傾斜,3d時間西北角向西傾斜達41.60cm,停工后制定了處理措施并完成后續工程。

2建筑物基礎加固方法及施工要點

2.1樓房下沉傾斜的原因分析

查看全文

房屋抗震加固工程造價控制論文

1學校房屋的特點及設防震標準

1.1房屋特點

根據以前在地震中,學校房屋中出現的不同程度的坍塌情況,我們可以看到學校房屋存在著很多不安全因素。首先工程材料質量問題,早期監管制度不夠健全,發現許多坍塌房屋在施工材料上偷工減料,如材料韌性差,鋼筋直徑及錨固達不到要求,水泥、混凝土強度不夠,其次,房屋的使用年限已久,出現了不均勻沉降,墻體出現裂縫等問題。再次房屋的結構形式的問題,早期大多數為非框架結構,這樣的結構形式是比較脆弱的,在冗余約束上顯得不足,在剛度也不是很均勻,在抗震性能上來講是非常差的,還有是在各個結構的連接上,在設計的時候并沒有按照一個標準的規定來進行設計,在板縫的接縫處沒有處理好,使得整體結構性能相對較差,這一點是樓房倒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1.2抗震設防標準

根據我國《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的規定,學校的建筑被歸到乙類里面,學校的抗震設防標準應該高于所在地區的一般建筑物的抗震設防標準來進行建造的。

2加固方法

查看全文

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論文

1工程概況

立新水庫位于萬安縣彈前鄉新橋村,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發電及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小(一)型水庫。工程于1969年10月動工興建,1972年6月建成,水庫主要建筑物有大壩、溢洪道、壩下涵管和電站等。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高程為198.75~199.46m,壩頂長約145.4m,頂寬為4.0m,最大壩高35.55m。大壩沿兩側岸坡設排水溝,寬0.4~0.6m。溢洪道位于大壩右岸的天然埡口處,為開敞式寬頂堰,由進口段、控制段、泄槽段和消力池組成。進口段長約6.0m,底板未襯護;控制段堰頂高程為193.43m,溢流凈寬為14.40m,長15.0m,底板為厚0.3m混凝土襯砌;泄槽段凈寬縮至11.0m,末端底高程172.88m,底板采用混凝土襯砌;消力池長8.0m,深1.0m,鋼筋混凝土結構。壩下涵管位于大壩右側底部,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圓管,總長215.0m,內徑0.7m,壁厚0.25m。涵管設兩個進水口,高進水口底高程為178.93m,鋼閘門控制;低放空進水口底高程為172.40m,木板閘門控制,兩進水口通過斜管連接,出口底高程為171.8m。涵管出口接壓力鋼管至輸水明渠,涵管出口另接有旁通放空閘閥。

2水庫存在的主要問題

⑴大壩上游坡干砌塊石護坡風化、破碎嚴重,多處出現松動、塌陷等現象,馬道之上未護坡;下游坡干砌塊石護坡未設墊層,壩面未排水設施。當庫水位達193.43m以上時,下游壩腳出現多處集中滲漏點,滲水量約2.0L/s;左壩肩與山體結合處,有一集中滲漏點,漏水量隨庫水位升高而增大。下游壩腳未設反濾排水設施。大壩蟻害較嚴重。⑵壩體土土質較差,滲透系數不滿足規范要求。壩體浸潤線位置偏高,出逸點高程及位勢均較高;壩體內水平坡降稍大,滲流出口無保障。在正常、設計及校核水位時,下游壩坡抗滑穩定安全系數均不滿足規范要求。⑶壩基主要巖體具中等透水性,且混凝土截滲墻僅進入基巖0.5m,壩基整體防滲性能差,存在滲漏問題。左右壩肩表層粘土質砂較薄,下伏全風化黑云母花崗巖具中等透水性,左、右壩肩存在滲漏問題。⑷溢洪道進水渠基巖及堰頂底板混凝土沖刷、剝蝕嚴重,凹凸不平。泄洪時泄槽底板下部漏水嚴重。下游消力池水毀嚴重。⑸壩下涵管閘門無法正常啟閉,漏水嚴重。涵管高進水口平板鋼閘門銹蝕嚴重,已無法正常啟閉。涵管啟閉排架有裂縫,啟閉機老化破損,螺桿銹蝕、彎曲,無法正常啟閉。出口蝶閥銹蝕及老化,漏水嚴重。⑹水庫無水、雨情觀測設施,大壩安全監測設施不完善。水庫通訊、管理設施簡陋,無交通工具;進庫公路標準低,路況差。

3設計洪水分析

3.1流域概況。立新水庫位于萬安縣,屬贛江水系彈前河,水庫地理位置東徑114°49',北緯26°13'。據1988年《萬安縣立新水庫加固處理設計書》中記載,水庫控制流域面積為8km2,主河道長為4.2km,平均坡降為59.6‰;本次采用1∶50000的航測圖對流域參數進行了復核,其結果為集雨面積8.01km2,主河道長為4.27km,主河道平均坡降為57.4‰。3.2水文氣象。本流域屬暖溫帶氣候區,一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降水量豐沛。流域內年降雨量在1200~1400mm之間,4~6月份降雨較多,8月份后降雨減少。多年平均氣溫約為18℃,最高氣溫為40.9℃,最低氣溫為零下6.5℃,平均氣溫為18.4℃,多年最大風速為30m/s(2002年)。3.3設計洪水計算。立新水庫所在流域無實測流量資料,也無出、入庫流量觀測資料,故立新水庫流域屬無水文資料地區,同時在本流域附近也沒有合適水文站資料可以移用。因此,本次立新水庫除險加固設計洪水,采用《江西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冊》中推薦的方法,根據設計暴雨推求,據《手冊》使用說明,集水面積小于30km2的流域一般采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設計洪水。設計洪水計算成果,見表1。

查看全文

鐵路工程論文:地方鐵路工程與加固技術評述

本文作者:張弘南工作單位:北京鐵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影響鐵路路基的因素

鐵路路基工程在建設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給工程的進展造成很大的麻煩,那么鐵路路基工程都會受到那些因素的影響呢,以下進行具體的介紹:(一)水分因素的影響在鐵路路基工程建設中經常會受到水分因素的影響,例如在地質巖性比較明顯的地段,由于土壤本身排水能力比較好,這時一旦出現大面積降水,則對鐵路路基的排水影響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鐵路的周邊土壤的地質條件巖性較弱,土壤過于松軟,濕潤性較強,則會直接影響到鐵路路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對路基的沉降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對于水分較多土壤松軟的地質,一旦發生強降雨,則十分容易將鐵路路基兩側的土質沖刷掉,引發路基下沉,或者使路基的承受能力和牢固度受到較為明顯的下降。(二)土壤性質因素的影響鐵路建筑工程具有覆蓋面積廣泛,規模較為龐大,路線長等特點,所以在鋪設鐵軌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土壤地質類型,這些土壤地質類型情況各異,是造成鐵路路基沉降的主要原因。例如,在黃土高原地區,因為黃土的濕潤性比較好,且較為松軟,所以很容易引發鐵路路基的塌陷。(三)邊坡因素的影響對鐵路周邊邊坡的毀壞,直接影響到鐵路路基的安全性,使路基的穩固程度難以受到應有的保證。影響邊坡的原因很多,主要歸結為兩個方面,分別為降雨和風蝕等等。在鐵路路基建設中,工程人員一定要設計出較為科學的邊坡結構,做好邊坡的維護保養工作,確保鐵路路基不受損壞,同時還能夠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四)路基工程的質量因素影響路基工程建設施工質量因素屬于人為因素,施工質量好壞能夠反映出路基的實際情況。因此在路基施工過程中,要做好路基材料的選取,填筑的厚度以及受壓能力等等,最大程度的確保鐵路運轉的安全性。

鐵路路基加固技術的探討

在鐵路工程建筑過程中,為了確保鐵路路基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必須對鐵路路基進行必要的加固和防護措施。以下就目前幾種常見的鐵路路基加固措施展開討論,具體如下:(一)加固的方式鐵路路基在建設中加固的方式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為路基預加寬,另一方面為路基預加高。路基加寬的方式一般是從鐵路下部開始,即和地面接觸的部位。鐵路下部路基的加寬過程,一般要求一次完成,并且按照層次分割明確。路基的預加高方式,一般是根據鐵路邊坡的穩定程度,由低處向高處,逐漸成收縮形狀,在預加高的過程中,要求路基之間要搭接牢固,同時對鐵路的界限要嚴格注意。(二)排水系統在鐵路路基加固的措施中,排水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路基工程必須要保證鐵路四周排水系統的通暢。在路基加固中,應先建好延長涵洞,同時將沉降縫留出。(三)粘土固化漿液注漿加固技術粘土固化漿液注漿加固技術是目前鐵路路基加固工程中使用較為常見的一種新技術,這種技術可以發揮其強大的防滲堵漏的特點,為土質松軟的地區,進行鐵路路基改良和加固。粘土固化漿液具有較強的吸水性和抗流變能力,它能夠在地下水流動較快的情況下完成注漿過程。根據實驗表明,粘土固化技術具有較強的抗震性能,很好的保證了鐵路路基的穩定性和抗干擾能力。此外粘土固化漿液主要由十分細致的粘土顆粒組合而成,因此具有較好的滲透性,能夠稱帝深入到鐵路路基的巖層中去,起到良好的加固作用。

查看全文

混凝土工程結構加固管理論文

摘要:本文根據作者的施工經驗,介紹了目前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中所遇到的加固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并對不同方案進行優化比較。

關鍵詞:混凝土結構工程加固施工方案

混凝土構筑物因出現功能性改變,如接建、增加荷載等,或在出現質量問題,如配筋不足、災后修補、混凝土強度不夠等,都需要進行加固。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為重要,對于需要加固的構筑物,應根據構筑物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方案的確定要遵循安全、經濟、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則,只有這樣,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優秀的加固方案具體體現在其施工作業方便、施工技術先進、經濟效果好、加固質量高等四方面的特點。

1.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須考慮的條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優劣,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業方便作為必要條件,沒有良好的施工性是阻礙加固工程施工的一個攔路虎。有的加固方案雖然具有解決問題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其方案在施工過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難度,而造成施工工期長,勞動用工大,安全系數低的弊端,結果是將影響到加固質量。例如,新鄉市某技工學校辦公樓因冬季施工,摻加不合格防凍劑,超標的氯離子破壞了鋼筋鈍化膜,致使十架大梁產生嚴重裂縫,需要進行加固,原施工設計方案之一是采取簡易修補法,即,將大梁裂縫處出現的酥松混凝土鑿除,露出鋼筋后,將銹蝕的鋼筋周圈進行除銹后,用環氧砂漿進行封閉,達到加固目的;方案之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即,通過增大構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構件的強度、鋼度、穩定性和抗裂性,并達到修補裂縫的目的。經對設計方案分析,此兩種方案除具有工程造價低的優點外,還有以下不足之處:

查看全文

防水建筑材料研究分析論文

化學灌漿材料又稱防水漿材,其與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膩子或膠泥、橡塑止水帶或金屬止水帶等同屬防水建筑材料范圍.而所不同處則是化學灌漿材料具有如下特性:

①它是溶液,而且是真溶液.應永不分層,無沉淀;

②粘度很低,有些漿材粘度甚至接近水;

③固化或膠凝時間可人為控制;

④可用泵灌入裂縫,充填裂隙,堵截滲漏水,具有原位修復止水結構或單獨構建防滲帷幕之功能,特別適用于地下隱蔽工程;

⑤固化或膠凝時體積收縮很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