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維度與橋梁工程線上教學研究

時間:2022-10-13 10:08:45

導語:教師維度與橋梁工程線上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師維度與橋梁工程線上教學研究

摘要:橋梁工程作為道橋專業主干課,具有理論知識難度較大、課程實踐性較強等特點。主要從教師維度出發,針對線上教學的特點對橋梁工程線上教學進行探討,提出提供學習資料包、課程思政、重塑儀式感、多管齊下抓各環節及加強共識感建設等解決方案。進行一個學期的線上教學后,通過評教檢驗線上教學成果,為今后該課程混合式教改及同類型工科其他課程的改革提供良好借鑒意義。

關鍵詞:橋梁工程;線上教學;課程思政

橋梁工程是土木工程專業道路橋梁工程方向的專業主干課,具有理論知識難度較大、課程綜合性較強和與實際工程聯系緊密等特點[1-3]。在此次肺炎之前,鮮少有學校將該類型課程采用線上教學方式進行授課[4]。在非常時期,教育部提出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和“確保‘線上線下課堂教學同質’”的要求,各地紛紛響應并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利用互聯網教育資源開展教學[5-6]。線上教學具有互動簡單自由、支持直播回放反復觀看、方便多模式多資源自如切換、評價體系多元等優點[7-9],但同時也存在無教材、無教室、無同伴可能帶來的學習狀態不佳、學習儀式感差、課堂共識感差、長時間觀看容易注意力分散等困難。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為了實現線上教學“云課堂”的撥云見日,需要揚長避短,更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以及教師和學生群體做出多方面的努力。文章主要從教師維度對橋梁工程線上教學方式方法進行探討。

1提供學習資料包

為了解決無教材的困難,在課前第一時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包括電子教材、PPT課件,MOOC學習資源,規范(《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公路橋涵設計基本規范》《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規范》等),相關專業學習網站(網易土木、小木蟲、筑龍等)和微信公眾號等。這極大程度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料庫,雖無紙質版教材有點遺憾,可他們仍然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遨游。在后半學期,考慮到繼續延后開學的可能性較大,為了確保教學效果,很多學校免費為學生郵寄紙質版教材,包括我校。紙質版教材的提供讓學生們找回了熟悉的傳統學習方式的依托媒介,也找回了一如既往的學習熱情,極大提高了線上教學的效果。當然,在今后線上線下教學融合時,仍然可繼續為學生提供電子版學習資料包,以方便學生隨時隨地學習,進一步拓寬專業視野并提高專業素養。

2課程思政,激發學習熱情

指出:“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與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與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與學術規范相統一,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此后,課程思政也開始從地方探索上升為全國性行動,并進一步掀起學界的研究熱潮[10]。課程思政的重點在課堂[11],尤其在特殊時期,為了鼓舞學生調整好狀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及學習動力,在開學第一課就進行了課程思政。不僅結合浙江錢塘江大橋“一炸一修”的相關視頻為學生展示茅以升先生等老一輩橋梁工程師及廣大“橋工”的愛國熱情、高度責任感及迎難而上的奮斗精神;還結合國內防疫形勢,號召廣大同學積極配合國家防疫要求并努力奮斗成為“中國強”所需的“少年強”!在課后同學們談及感想,都很有觸動:有的感慨于錢塘江大橋修建時的困難重重,有的佩服于日軍轟炸下不畏生死堅守崗位的“橋工”;有的憤然于日軍侵華的罪大惡極;有的悲傷于錢塘江大橋通車典禮上十幾萬逃難的老百姓,有的敬佩于疫情來臨時無懼生死為大家撐起一片天的白衣天使,有的感動于偉大祖國面對疫情勇于擔當的大國風采……總之,通過第一課讓學生們進一步增強了學習動力和社會責任感和歷史責任感。作為以后從事關系民生大事的土木人,這種責任意識教育非常重要。課程思政不僅屬于思政類課程,還應在專業課程乃至整個學科建設時充分考慮[12-14]。在今后教學中,仍需進一步加強課程思政,除了觀看已有的浙江錢塘江大橋等已有工程的學習視頻外,還可結合目前國內外形勢及在建、新建工程案例進行分享,引導學生思考。分享時不僅講解技術問題,更要講責任意識,講工程倫理,講大國情懷[15]。通過課程思政,進一步實現立德樹人。

3重塑教學儀式感

為了盡量避免無教室、無同伴帶來的儀式感缺失問題,除教師本人需提前做好各項課前準備,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露臉直播交流外,還需在開學第一課與學生定好規矩,如線上教學要和線下教學一樣提前十分鐘做好課前準備,包括穿戴整齊、準備上課學習用具、收拾好心情、整理好授課環境等,以良好的狀態迎接云課堂教學。面對新的教學模式,線上教學雖不如教室那么有教學氛圍,但線上課堂亦可通過塑造“三部曲”固有授課模式(先課堂問好,再以投票方式考勤,最后直播開啟后詢問音質、畫面是否正常)讓學生形成課堂儀式感,從而有利于學生們更快速地投入課堂,更高效地學習。

4多管齊下抓好教學各環節

4.1優選學習平臺

結合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課后復習實際需求,因地制宜,在不同學習階段,采用各自優勢平臺。為了盡量避免學習狀態進入慢可能帶來的課堂接受程度差的弊端,博采眾長,采用多種授課平臺聯動,引入中國大學生愛課程、中國大學生MOOC精品課程(如同濟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的橋梁工程等精品課程)作為課前預習平臺讓學生進行知識預熱。此舉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知識,找到難、重點,還可以使學生感受其他強校名師的魅力,博采眾長。在授課時,為了更大程度調動學生積極性,需促使學生主動反饋和互動,對比多種軟件后優選以下平臺:采用釘釘直播平臺授課,輔助以雨課堂平臺進行課堂作業測試。在課后,為了更好地確保教學效果并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采用QQ平臺進行課后日常交流,包括線上答疑及作業提交、批改和講評等。

4.2加強課堂有效互動

在教學設計環節,考慮到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有限[16-17],而線上教學更是如此,因為長時間對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屏幕可能帶來視覺疲勞,加之缺少教師面對面、同伴環繞式的環境影響等刺激,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更為有限。在線上教學進行時,需要將授課內容進行精心調整及設計,如將知識點進行分割;部分重要知識點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堂嘗試半翻轉的方式進行授課,讓學生加入其中;課堂授課形式多樣化,穿插工程案例、工程圖片及視頻等。各階段多角度的引導,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自主地進入學習狀態,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5加強共識感建設

線上教學最大的弊端是課堂共識感較弱,教師無法通過學生的眼神、表情等反饋判斷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甚至無法獲知學生是否有投入課堂。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盡量加強:

5.1鼓勵學生直接告知

在授課時,每講完一個只要知識點就請學生進行反饋。為了盡量增加學生反饋意愿,簡化反饋方式為互動面板文字輸入,如,已掌握回復1,尚有問題回復2。為了盡量縮短等待時間,學生可在回復2后再進行問題提問,為進一步實現有效對話并節約時間,可采用連麥等方式交流。

5.2提問互動

學生直接告知的方式雖最直截了當,但考慮到學生可能不好意思提出或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掌握,因此教師可通過提問方式進行測試。提問互動的回答方式分為2種,一種主動回答,一種隨機點名。前者采用激勵措施,主要針對重點、難點內容,對積極互動同學增加其課堂表現平時成績。此舉不僅可強化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牢固掌握,引導學生對難點深入思考,還可進一步增加學生課堂的投入程度。針對積極性不高的同學該激勵方法無法奏效,因此可借助隨機點名小程序進行隨機點名。線下課程可采用雨課堂、課堂派等進行隨機點名,線上教學考慮到直播時不同平臺的兼容性問題,為了節約時間,直接采用隨機點名小程序進行抽取。據學生反饋,這一環節“驚險刺激”,很容易促使他們進入狀態。提問的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進入課堂,加強共識感建設。因此,針對兩類提問對象不同,教學設計時所選的題目應有不同:主動回答的題目應稍有難度或難度偏大,促使學有余力同學向更高、更強奮進;隨機提問的題目應相對基礎,促使“全員參與”,提高課堂活躍度。此外,不管是主動回答還是隨機點名,其互動方式包括互動面板打字、連麥語音交流、連麥“露臉”交流等。經過和學生交流探討,他們更愿意用文字在互動面板交流,語音的交流方式次之,面對面視頻“露臉”的意愿最低。所以綜合考慮課程學習進度等因素,后期主要采用互動面板進行文字互動,連麥的互動方式逐漸減少使用。

5.3設置作業,包括課堂作業和課后作業

課后作業可以督促學生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更全面充分的復習,而課堂作業更直接真實反映掌握情況。課后作業采用QQ作業提交,方便批閱講評;課堂作業采用雨課堂,以客觀題為主,程序自動批閱、統計,既節約時間,又可達到考核反饋效果,教師可針對學生薄弱知識點及時反饋。

5.4加強課后探討交流

在課后答疑時,學生可通過微信、QQ、短信、電話等方式隨時和任課教師私聊。但更鼓勵學生踴躍在QQ課程班群(為了更好實現線上授課,開學初已建QQ課程班群)進行探討交流,構建線上學習共同體[9]。該方式更有利于幫助在家學習的單一個體感受線上其他同學的學習熱情,進一步營造良好的集體學習氛圍,加強學生群體間的共識感建設,并進一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狀態。在后期問卷中,學生也提出隨時隨地的線上答疑效果好于固定一周三個答疑時間段的答疑方式,如圖1所示。

5.5問卷調查分析總結

在授課一段時間后,任課教師制作問卷調查,更全面獲知學生意愿。截取部分問卷內容,如圖2-圖3所示。通過對問卷的分析,進一步優化線上教學各環節。當然,對于線上教學,除了“避害”,還應進一步“趨利”,充分利用線上教學的優勢。線上教學的最大優勢是自我參與程度高,尤其對于學習主動性較強的同學而言。橋梁工程由于其課程特點,采用全翻轉模式不太適宜,而線上教學資源豐富,若學生能主動提前預習,聽課效果一定事半功倍。在課后,若仍有不清楚不理解之處,學生可反復觀看“直播回放”,進一步夯實理論知識。學生可更輕松地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后的自我滿足感也會更強。可以說,線上教學是很好地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以此為契機,可進一步促進各高校學風建設。多模式多資源自由切換也是線上教學的重要優勢。在橋梁工程授課中,由于該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可結合工程圖紙、設計規范、工程照片等進行講解。在講解某實際工程《橋梁上部一般構造圖》時,關于圖紙相關理論知識可切換到電子教材(簡支梁橋的構造要求)、PPT或設計規范,關于成橋后的效果可切換至實際工程照片。針對當下熱點問題,如福州某在建橋梁坍塌、虎門大橋渦振等內容可直接拋給學生,引發學生思考。當學生對提出的問題不甚了解時,引導他們主動獲取相關資源,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多資源的自如切換、快捷的線上搜索等功能可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相關知識,而以線上的方式呈現代入感更強。

6線上教學成果

經過一學期的線上教學,經過學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從最終學生評教成績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圖4為學生評教結果。

7總結與展望

線上教學不應是簡單線下教學的搬運,應更強調以“學”為主,但從學生問卷情況看,他們并不太接受完全采用慕課、錄播等線上教學方式,換言之,他們并不太適應完全自主的學習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已使學生產生慣性。因此,線上教學更需教師不斷提高教師教學設計、實施等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18-21],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目前線上教學碰到的問題有很多也是目前高校教育存在的問題。在進行教學改革時,需要我們因勢利導,趨利避害,結合線上教學帶來的更豐富教學資源、更容易自主學習等優勢,通過合理教學設計制造更多教學互動,加入更多實際工程案例并融合課程思政到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人才。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雖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恰也是促進教學變革,開展教育創新的重大戰略機遇[22-23],在危機中遇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將適合線上教學的內容及積累的線上教學經驗進行研究總結,為以后進行混合式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當然,面對新模式,還有很多需要繼續總結思考探討學習以期不斷進步。

作者:葉元芬 單位: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土木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