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成本核算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06 09:19:00
導語:醫院成本核算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將醫院定位于行政事業單位,對醫院而言,面臨當前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以全成本核算帶動醫院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是醫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醫院醫療服務體系進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從醫院的管理模式看,醫院雖定位于行政事業單位,但醫院的管理是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會計核算更加趨同于企業化,既要核算藥品、器械、部門等成本,又要確定收益的產生以及盈利的實現,以保證經濟活動的持續進行。因此,醫院會計的成本核算按照管理的要求劃分為院級、科級、單病種以及單項成本等成本核算模式,這種模式也是目前大多數醫院開展成本核算的主要形式。目前,有相當多醫院的成本核算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成本會計核算管理模式單一,僅僅圍繞院級和科級成本核算的某些項目而進行,而沒有真正按照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進行。其中院級成本核算是以會計科目分類進行,反映全院各成本項目的總體情況和會計信息對外上報情況;而科級成本核算僅僅是作為業務科室獎金分配的一種措施。在科級成本核算中,因沒有專門的成本核算人員,加之科室管理者對成本、費用認識不夠,導致科室在確認費用歸屬方面不規范,成本費用分攤的隨意性大,涉及的人為因素多。使科室成本、費用的管理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從而造成科室成本核算不實、不準,使院、科兩級在利益的界定和利益的分配中矛盾重重,也給醫院的財務狀況帶來了一定的財務風險。
2實行成本核算,嚴格成本控制的關鍵點
2.1建立醫院成本核算管理體系、完善成本控制制度
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是全員參與的一項經濟管理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醫療服務成本復雜,醫院和科室之間聯系密切,綜合性強,需要各部門分工協作,共同配合。劃分成本核算單位,是進行成本核算與管理的關鍵。對此,醫院應設立一系列相關配套的成本核算管理機構。如:建立經濟成本核算中心、醫療收費價格管理小組、固定資產清產核資小組、固定資產報廢審批小組,設立科室或部門成本核算員,從而為醫院和科室成本核算管理的良好運行奠定基礎。醫院在建立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的同時,還應該建立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核算管理制度,如:《采購與付款管理辦法》、《成本核算管理實施細則》、《成本費用歸集與分攤標準》、《院科成本測評考核辦法》、《固定資產管理細則》、《資產清查核對制度》、《醫院收費定價與管理規定》等。另外,科室或部門在醫院制定的規范制度下,還要根據本科室或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具體細則,以便更好地開展科室或部門成本核算,從而完成各項成本目標,使科室或部門的工作質量和效益都有所提高。
2.2做好成本核算原始數據的搜集、記錄和歸集。建立成本核算分析報告制度
原始數據是反映醫療服務活動的原始資料,是進行成本預測、編制成本計劃、進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額和成本計劃執行情況的依據。所以,醫院要組織成本核算人員會同各相關部門,認真制定出既符合成本核算規定,又符合各方面管理需要,既科學又簡便易行,講求實效的原始數據登記、歸類、傳遞、審核和保管制度;以便正確及時地為成本核算和其他有關方面提供翔實的資料和相關的信息。
建立醫院成本績效分析考核報告制度,是開展成本管理與核算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成本管理反饋的主要途徑。成本績效分析考核報告的內容,應該符合醫院的實際狀況,并且能反映和說明一定的同題。其成本績效分析考核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管理目標實際完成了多少和應該完成多少,和上期比較是增還是減或者相一致;(2)實際和上期兩者之間產生的差異,是誰的責任;(3)分析發生差異的原因;第四,獎勵與懲罰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杜絕偏差的產生等。
2.3提高信息網絡對成本管理和質量控制能力
由于醫療服務涉及面廣,其專業分工精細,各學科和保障部門之間的聯系密切復雜,加上醫療服務成本核算數據龐雜,若用手工統計核算,工作量大且不準確。因此,醫院要適應知識經濟、網絡經濟時展的需要,運用現代計算機網絡實現成本核算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科學化。要在醫院建立一套功能完善、包括成本核算管理功能的計算機模塊系統,在模塊系統中應包含在臨床科室設立的“醫生工作站”和“護士工作站”,還應包含各臨床和醫技科室的檢查治療發生地、各實物管理庫房、行政后勤部門、各收費結賬網點及賬務核算管理處等,并實行聯網,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成本核算數據的收集、存貯、傳輸、匯總,以便對取得的數據及時、準確的分析。從而使科室和部門之間便捷、共享成本核算數據,使全院成本核算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高。
2.4降低采購價格。加強物資管理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各種設備、材料在醫院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有效的物資管理在醫院成本控制中變得至關重要。目前,醫院應該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降低物資采購成本:(1)通過集中采購、聯合采購等方式降低物資采購成本,尤其是在大型器械采購中聯合多個單位或參與政府的批量采購可以降低采購成本,并能為醫院節約大量的資金。(2)加強材料的庫存管理,減少浪費與損失。通過引入計算機網絡系統,提高物資管理的人出庫制度以及盤點工作的效率。嘗試直接將藥品、物資供應實行托管。減少醫院的管理成本。(3)加強診療過程中消耗材料的使用。通過設立藥品、消耗器材的使用標準,給藥劑量、途徑、手術方式的改進達到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同時,合理使用藥品及消耗材料,降低成本。
2.5不斷改進成本核算方法。強化成本管理職能
當前成本核算的有些指標已不能適應成本核算中科室或部門提出的要求,在實行成本核算中,除設立評價收益項目的經濟指標外,如:成本收入率、百元成本醫療收入率、人均業務收入水平、每門診人次成本收入率、床日收入成本率、成本收益率等等,還應設立配套的醫院管理指標,如:門診確診符合率、初診確診符合率、臨床病理診斷符合率、治愈率、死亡率、醫療差錯發生率、無菌手術感染發生率等質量控制指標,從而可以防止科室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社會效益的做法。隨著成本核算的進一步深入和細化,科室或部門要求在核算中增加一些更為精確、更能體現醫務工作者勞動價值的指標,如勞動強度指標、社會效益指標、技術含量指標等。如何確定勞動強度系數,來量化醫務人員的實際付出,真正體現他們的勞動價值。這些增加的指標,對于核算者來講是個難題。同時,臨床科室進行診斷要求技術含量高,部分醫技科室通過使用設備來收費,相比之下技術含量低,外科系統風險大,發生醫療糾紛的幾率高,而內科系統風險相對較小,發生醫療糾紛的幾率低等。
- 上一篇:水利工程建設施工合同管理問題論文
- 下一篇:軍費結構優化機會成本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