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重視事項論文

時間:2022-12-13 11:10:00

導語:探析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重視事項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析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重視事項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競爭壓力的增強,企業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確立競爭優勢,引入了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戰略成本管理是對傳統成本管理的改進,其優點在于將成本管理的技術與方法與戰略管理思想相結合,注重企業整體的戰略規劃。但是,在具體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思想的過程中,必須注意與企業的實際相結合,樹立成本管理的觀念,加強知識資本、人力資本、企業文化、非生產成本等多方面的管理,是戰略成本管理達到良好的效果,為企業長期發展增添實力。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意識知識資本人力資本

近年來,由于成本管理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管理理論和方法的日益創新,當今的成本管理思想正經歷著戰略成本管理這一重要發展階段。所謂戰略成本管理是指企業管理人員運用成本數據和信息,采用一系列的成本管理方法來同時達到降低成本和加強戰略位置之目的,促進企業競爭優勢的最優戰略,主要包括戰略定位、價值連管理和成本動因分析等。戰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僅在于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為了建立和保持企業的長期競爭優勢,增強企業戰略地位;戰略成本管理是以企業長期戰略發展為基礎,所追求的不止是短期利潤,而是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最終目標,并隨著長期戰略發展的改變而改變;戰略成本管理是根據企業所采取的戰略,深入到企業的研發、供產銷及售后服務部門,是對經營戰略進行的全面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是站在戰略的高度,關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面對競爭對手,分析企業自身所處地位,合理運用成本,而不計較臨時的得失。同時,戰略成本管理通過收集、分析、比較競爭對手具有戰略相關性的信息,了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從而保持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就是為了實現成本領先,尋求長久的競爭優勢,戰勝競爭對手,以增加企業的價值,提高企業的盈利。不僅如此,戰略成本管理還全面考慮各種潛在機會,分析各種機會成本,以最低的代價提高企業綜合管理水平。因此,企業實行戰略成本管理十分必要。

成本管理系統是一個不斷與外部環境進行信息交流的系統,即要不斷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又要為企業經營提供優質的服務。因此,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戰略成本管理應樹立成本管理意識

現代的成本意識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對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夠的認識,不受傳統的認為成本無法降低的思想的束縛,充分認識到企業成本降低的潛力是無窮的。要樹立現代化的成本管理意識,實現管理觀念的創新。從宏觀上,成本管理要樹立市場觀念、競爭觀念、效益觀念和法制觀念,為建立戰略成本管理模式營造良好的外部氛圍。市場觀念要求企業成本管理要以市場為導向,加強對市場的開發研究,對產品的開發設計實行成本控制;競爭觀念要求企業在對外擴大銷售量、樹立企業形象的同時,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要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以達到成本效益最大化的目標;效益觀念要求成本管理既要符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又要滿足管理的要求;法律觀念要求成本管理要步入法制化軌道,嚴格執行國家的財經制度。在具體的成本管理上,要樹立成本管理的相關觀念,比如成本意識、成本效益觀念、成本節省、成本避免、成本動因等觀念,這些是每一個成本管理主體都應當樹立的基本觀念。要積極拓展成本管理范圍,隨著商品經濟的深入與發展,成本管理已由單純的生產領域擴展到流通領域,從產品結構調整的設計開始,到銷售市場調查、售后服務,無不涉及成本管理,而且成本管理的對象也不僅僅局限于單個實體產品,諸如商標、專利等無形資產成本、信息成本、服務成本、環境成本等多個方面也都應當納入成本管理的范疇。

二、戰略成本管理應加強知識資本管理

眾所周知,知識資本是知識經濟時代特定的也是最基本的資本形態,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無形資產的總和。因此,企業在進行成本管理的活動時,必須學會用戰略的眼光去開發、運營和管理知識資本,使戰略成本管理與知識資本管理密切結合,從而以較低的知識資本來獲得企業的最優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為此,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合理選擇企業在知識資本上的競爭優勢,即進行戰略定位決策。在獲得知識資本的過程中,存在三種基本戰略去選擇:成本領先戰略、標新立異戰略和目標集聚戰略。成本領先戰略要求我們以較低的成本獲得其優勢;標新立異戰略要求我們就客戶廣泛重視的知識行業內獨樹一幟;目標集聚戰略則要求我們在一個或一組細分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實施三種基本戰略所需成本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需要做出最優的權衡。其次,進行知識資本的價值鏈分析,主要包括供應商價值鏈分析、買方價值鏈分析和競爭對手價值鏈分析,以便判斷競爭優勢并發現一些方法以創造和維持競爭優勢。最后,分析引起知識資本發生的一系列作業,進行成本動因分析,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加強知識資本的戰略成本管理是一項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三、戰略成本管理應突出人力資本管理

人力資本學說最早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西奧多·W·舒爾茲提出的,之后隨著知識經濟的逐步興起,人力資本管理日益受到理論界和實務界的普遍重視。人力資本指的是蘊涵于人自身的各種生產知識與技能的存量總和。人力資本作用的發揮是以人本身為載體的,不能脫離勞動者而獨立發揮作用。離開人的作用的發揮,各種物質資本、無形資本和信息資本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力資本就是第一生產力。同時,“人”的因素是決定企業成本高低的關鍵,一個企業經營狀況的好壞,實際上是企業中人的狀況的反映。

我們在戰略成本管理中實施“人本管理”,拋棄過去一味重視物質資本而輕人力資本的舊觀念。將成本管理的思想從事中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轉移,由下游管理向上游管理轉移;將人力資本成本控制延伸到產品壽命的每個階段,把人力資本管理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員工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使戰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實現于每個員工的實際行動中,做到全員全過程管理。與此同時,還要做到精細管理,從細節入手,使員工“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四、戰略成本管理應強化企業文化管理

成功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發展之源、活力之泉和制勝之寶。例如,惠普公司“相信、尊重員工”的企業價值理念已深入人心,在員工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互動關系,從而也就造就了該公司的輝煌與成就。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經濟的一半是文化”的合理性。企業文化是企業內部人員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共享價值觀、信念、態度和行為準則,它是一個組織特有的傳統和風尚,全面地影響著各項管理職能的實現和組織效能的發揮,制約著全部的管理政策和措施。它作為企業價值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戰略成本管理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在知識經濟時代,這種聯系會得到進一步加強;加入WTO后,轉變觀念和整合企業文化成為了我國戰略成本管理的必然選擇。我們推行戰略成本管理方面的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增強員工在降成本、增效益上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增強企業員工的內部凝聚力,讓他們感覺是在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像原來單純靠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這就要求企業管理當局切實推行人性化的成本管理,要求員工從內心做到對個人負責、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公務員之家

五、戰略成本管理應重視非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

傳統的成本管理注重的往往是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分析及管理,而實施戰略成本管理就應當對各方面的成本動因加以分析從而確定管理重心,尤其是非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比如,當前以企業文化建設為龍頭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企業的管理哲學、管理制度等都會對產品成本造成很大影響,對此管理者應當充分重視。另外,對于結構性成本動因要了解其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的特點,做到在企業建立之初就充分考慮這部分成本動因,使成本管理工作由注重事后轉為注重事前、事中,從而防患于未然。

戰略成本管理是提供企業達成財務與競爭優勢的重要階梯,管理者應當積極學習,注意以上所述相關問題,有效地使用戰略成本管理工具,必將使企業成本下降、質量改善、服務優良,進而為企業長期的競爭能力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