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醫療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時間:2022-02-23 02:44:00
導語:剖析醫療成本核算的必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加強醫院管理,更新醫院經濟管理觀念,增強醫院的競爭能力,醫院必須實行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管理。文章分析了醫院成本核算的內容及開展醫療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并討論了成本核算的一些具體辦法。
【關鍵詞】市場經濟;醫院;成本核算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和衛生事業改革的深入發展和醫療保險制度、藥品生產流通體制的改革,醫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為此醫院必須從強化醫院的內部管理、完善內部機制、明確經濟責任入手,來提高醫院的技術水平、服務水平、效益水平,以在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創新。而醫院進行成本核算是價值規律的要求,是將企業會計理論運用于醫院管理的一種方法。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內容與實施的必要性
(一)醫院成本核算的內容
醫療成本是衛生服務過程中所發生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耗費的總和。它由以下6大類成本構成:勞務費、業務費、公務費、原材料費、固定資產折舊費和管理費。醫院實行成本核算,從會計工作上是由預算會計向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的轉變;從會計制度上是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的根本變革。醫院實行成本核算,是當前醫療市場競爭的要求,是價值規律的要求,也是深化醫院財務制度改革的需要。
(二)醫院成本核算實施的必要性
建國以來,我國大部分醫院是公立醫院,以體現社會福利為主,投入不計成本,產出不計效益。體制單一,機制不活,市場意識不強,長期依賴等、靠、要過日子。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對醫院的預算補貼支持力度在相應地不斷減少,客觀上醫院運行的負荷在不斷加重,醫院的生存與發展越來越依賴于醫院自身的醫療服務經營收入。成本是一項綜合性財務指標,成本的形成和費用發生貫穿于醫療服務的全過程。醫院各部門各級環節的工作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服務質量的優劣,檢查、用藥是否合理,物資材料消耗的高低,勞動生產率如何,資金占用多少等等,最終都將在成本指標中綜合地反映出來。可見成本就像一面鏡子,能夠如實反映醫院投入—產出的效率水平。其次,從醫院成本特性看,醫院固定成本高(約占總收入的30%~60%);用人成本高(約占總成本的30%~35%);間接費用分攤成本數量大,且部門數目龐大,成本分攤缺乏明確標準。但在一定的物價及技術管理水平下,成本有其標準,超過標準,顯然是浪費,浪費的成本不能由病患者來負擔,因醫療收費國家有規定,又受保險給付限制,所只能減少醫院自身的積累,影響自身的發展。必須通過成本核算,通過成本分析,有效地控制成本。那么,節約的成本既可以用來發展醫院,又可用于職工福利,更可以用來降低醫療價格,增強競爭力,求得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醫院成本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成本核算意識
成本核算強調醫院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要以盡可能少的消耗取得盡可能多的效果。比如對固定成本采取相對固定原則,既正確體現當月或季度的固定成本水平,又加強對固定成本的控制,防止了資產的重復設置和浪費;對新購進或報廢的儀器設備,按照全成本核算的原則適時地對其收取或減除折舊費,鼓勵科室發展新科技,優化設備結構。在成本管理中實行全員管理,因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是難以估量的,每個人的活動都與成本費用的形成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此,從領導到每個醫護人員及職工都要明確自己的成本責任,使其提高成本意識,把搞好成本管理,不斷降低成本變成大家的自覺行動,使成本管理工作建立在可靠的群眾基礎之上。
(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建設
只有建立健全內部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加強以成本預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績效評估為主要內容的成本管理,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才能提高醫院競爭力,占有醫療市場份額。首先,醫院應根據自身管理需要,借鑒企業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的成熟經驗和做法,制訂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建立成本核算組織和成本管理網絡,規范核算單位的收入、費用項目和收支范圍,健全責任成本會計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標體系,開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評價工作等。其次,在醫院內部應全面開展項目成本核算和單病種成本核算,為醫院經營構建成本優勢和價格競爭優勢。
(三)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機構
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管理機構能使財務管理與經濟管理部門有機統一,實現醫院經濟核算和經濟管理工作高效、統一。從長遠發展看,醫院的經濟管理組織機構應當是高度集中和相對分散相結合,即高度集中的管理決策層和相對分散的管理執行層。醫院經濟管理體制以經濟管理辦公室或經濟管理委員會的組織形式直接隸屬于院首長,使各種經濟信息和決策高度集中;財務科或經濟管理科以經濟參謀或助理的形式,分散至各經濟責任中心,負責執行相應的經濟管理工作。這種高度集中和相對分散相結合的經濟管理體制、組織結構和管理方式,將有利于醫院經濟信息的溝通和共享,有利于經濟決策的統一、全院經濟運行的協調一致和經濟高效。
(四)完善相關的財務法規與監督體系
這是加強醫院成本核算的一項重要內容。一是要制定有關確保財務信息質量的管理法規,對其管理工作,管理方法,管理人員的責任和權利,以及提供虛假財務信息的懲處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為加強財務信息質量管理提供法律依據。二是充分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財務人員依法行使職權,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可靠。三是完善社會監督體系,形成由內到外都來關心和監督醫院的經濟效益和建設。四是加強醫院總會計師制度的建設,以加大對醫院財務監督的力度。
(五)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
首先要處理好醫療服務質量、技術與成本的關系。醫院進行成本核算是為了更好地利用現有人、才、物資源,促進醫院技術的進步和醫學科學的發展,更好地為人民的健康服務。醫院不能為了節約成本忽視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也不能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技術水平為借口,忽視成本核算。其次要正確處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醫院應以追求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以追求最佳的經濟效益為保障,醫院進行成本核算是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徑。在實施成本核算過程中,既要防止單純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社會效益的行為,也要防止為追求社會效益而不講經濟效益的行為,只有二者有機結合,才能保證醫院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文真,秦永方,楊承君.現代醫院經營管理[M].第1版.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89.
[2]李信春.醫院成本核算的思考與實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0,16(4):197-200.
[3]董偉國.關于醫院成本核算的思考[J].現代醫院,2006,6(11):107-108.
[4]周雯霞.實行成本核算,加強成本管理[J].現代醫院,2007,7(6):124-125.
[5]梁宇薇,王真.成本核算是醫院發展的重要環節[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5,21(5):282-283.
- 上一篇:探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管理創新現狀及路徑
- 下一篇:簡述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行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