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信息化在醫院成本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04-03 09:38:00
導語:小議信息化在醫院成本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衛生事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醫院成本管控的范圍在不斷擴大。成本管控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醫院開展醫療、教學、科研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也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如何科學、有效地搞好成本管控,以確保其高效、科學、合理,充分發揮其效能,對于維護國家財產、降低患者費用、促進衛生事業的發展,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醫院的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闡述信息化平臺在醫院經濟運行成本管理機制、流程中的作用,來闡述如何加強對醫院經濟運行成本的管理。
[關鍵詞]信息化;醫院;成本管控;作用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深化,醫院正在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運用信息化平臺有效地控制醫院運行成本,進一步加強完善成本管控工作的相關制度和措施,強化增收節支意識,減少衛生資源的重復配置和浪費,盡快實現高效低耗的經濟運行模式,對于加快轉變醫院發展方式、降低患者醫療費用、推動醫院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經濟運行成本管控的重點工作項目
1.1減少大型修購項目費用
(1)嚴格控制基礎設施建設費用。按照有關規定,維修改造項目資金??顚S?,由分管院領導及財務部門根據基建程序負責控制使用經費。一般按照合同規定嚴格執行工程付款額度。大型項目在竣工時預付款不得超過工程預算的70%;驗收合格并通過審計科及委托的有資質的審計單位審計決算結束后,付至審計結算價的95%,余下的5%作為質保金于次年后付清。維修改造項目竣工后,由專項領導組負責組織所在項目的有關人員和后勤保障部門共同驗收后方可使用,由審計部門及委托的有資質的審計單位進行審計決算,納入固定資產管理。
(2)強化大型醫用設備管理。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加強大型醫療設備的管理:第一,規劃布局。查清醫院內部現有設備或功能近似的其他設備數量及分布、利用情況,以及本社區其他醫院同類設備配置情況。第二,需求評價。評價對設備的必要性、迫切性,如設備在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作用,能否確實提高診斷治療水平,是否對培養人才有利,是否是科研項目的基本或關鍵設備。第三,效益預測。包括使用年限、每周使用時數(或樣品數、人次數)、收費標準、經濟收入、運營成本、凈收益,以及對其他相關設備的正面、負面影響,設備價格和能源消耗、材料消耗、零配件價格的相互關系。第四,配套條件。如房屋、水電條件,零配件、消耗品來源、價格走向,排污、節能問題以及其他特殊要求。第五,使用科室能力評測。包括人員配備、培訓情況,實用技術能否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第六,維修條件。包括設備的易修性;合同談判能約定的最優保修條款;本單位維修技術能力。第七,選型。包括廠商的選擇比較;規格型號的選擇比較。第八,設備技術現狀評價。根據設備的性能指標考察設備的先進性、可靠性、是否即將過時、近幾年是否會有重大改進,建立電子檔案。
(3)降低醫用高值耗材的采購費用。醫用高值耗材的采購按照衛生部和省衛生廳定期組織的公開招標采購價格執行,不采購公開招標范圍以外的醫用高值耗材。建立完善的醫用高值耗材采購流程和管理制度,科學核定庫存限額,減少資源浪費。
1.2大力降低日常運行費用
(1)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工資政策。嚴格按照國家政策發放工資、津貼、福利;醫務人員的工作業績,通過考核軟件嵌入醫院HIS系統進行考核,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和醫療質量??冃И劷鸢凑铡岸鄤诙嗟?,優勞優得”的分配原則,真正做到重業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
(2)降低醫用衛生材料費用消耗。引入信息化管理軟件,大宗醫用衛生材料必須通過集中招標采購購買,采購部門根據實際需求核定合理的庫存周轉量,減少庫存積壓。衛生材料要實行嚴格的消耗定額管理,各科室應盡可能降低各種材料消耗。各科室不得自行采購醫用耗材。采購醫用衛生材料遵循質量第一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執行,從資質齊全的合法企業進貨。嚴格審核醫療器械及銷售人員的資質證明等材料,證件齊全合格方可采購。新增醫用衛生材料必須由使用科室主任提交書面申請,填寫“醫用衛生材料申請采購單”,經采購部門對其資質、應用、市場、配置、效益等方面進行論證,經醫院同意確認后,由使用科室對新產品進行試用,試用后如反映良好,則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新產品價格的確定,報院長審批,方可進入正常采購流程。
(3)壓縮會議接待費用開支。制定會議、公務接待審批制度,強化費用預算管理,控制會議規模和費用。
2完善信息化管理平臺,促進相關工作順利開展
(1)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控平臺。建立醫院HIS系統的成本控制模塊,進一步完善醫院管理體系:從粗放式管理走向精細化管理;從全院管理擴展到科室管理,甚至品項管理;從經驗式預測管理走向數字化實務管理;從結果管理走向預算管理與績效關鍵指標(KPI)管理;從傳統“收減支”財務會計管理,走向“收支兩條線分離”的管理會計醫院經營管理;從單一院區管理走向部門責任中心管理。
(2)嚴格執行物價政策與標準。利用醫院信息系統,建立統一規范的收費管理數據庫,按照物價政策文件的要求,做到應收則收,該收不漏。沒有亂收費現象,通過觸摸屏對現行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進行公示,自覺接受社會監督。使廣大患者花明白錢,看明白病。
(3)穩步推進單病種限價收費工作。按照衛生部的要求,大力推進臨床路徑工作,從紙質臨床路徑中得到電子化臨床路徑管理軟件基本功能,從手工管理到臨床路徑電子化切換應用中得到其附加功能,比較相關軟件得到能嵌入電子病歷系統的臨床路徑管理軟件的功能標準。把臨床路徑管理軟件基本功能分為6類:病人信息顯示、臨床數據采集、電子醫囑處理、臨床路徑編輯、變異管理以及統計分析,以此規范臨床醫療行為,進一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
(4)加強衛生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引進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對臨床科室的藥品比例、材料比例、醫院總體經營情況的財務指標、損益情況、收入結構比例、臨床主要科室經營情況,對檢驗科、放射科、超聲檢查科等醫技科室的百元材料支出情況等指標均實行月報制度,出臺成本分析報告,將每月在經營管理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性方案;加強衛材倉庫的管理工作,確定一個合理的庫存周轉量,減少庫存積壓,降低流動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率,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將倉庫的庫存周轉量、衛材管理情況納入醫院成本管理的日常工作,作為評定倉庫管理質量的主要指標。藥品、材料以耗用取代領用。病房材料建立護理站收入、支出差異分析。科室固定成本以費用預算建立管制基準。人事成本建立工作負荷率評估標準。大型設備采購建立投資效益評估系統。水電費成本控管責成管理部門,建立耗用目標。
3制訂固定資產需求計劃,加強固定資產管理
(1)樹立風險意識,建立信息化管理平臺。盲目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增加了醫院的財務風險,降低了醫院再投資的能力,也增加了醫院的經營成本,導致醫療費用價格的上漲。醫院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導致實際結果與預期效果相偏離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如果在風險發生時醫院毫無準備,一籌莫展,必然會遭受巨大損失。因此,醫院必須樹立風險意識,根據醫院的生產經營規模正確測定固定資產需要量,從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避免盲目投資、重復投資。建立計算機網絡管理。引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來管理固定資產,利用計算機管理系統把各部門及職能管理部門的終端鏈接起來,真正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使醫院管理者能夠對全院固定資產的分布、使用情況一目了然,從而為醫院決策提供有效的依據。
(2)加強成本核算,實行計算機管理。積極推行院科兩級成本核算,實施計算機網絡管理,將固定資產折舊和維修納入科室成本范圍,實行固定資產有償占用。合理安排固定資產的維護更新,加強成本費用意識,強化經濟核算,保證固定資產及時得到維護、更新。通過成本核算,促進科室重視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和利用,樹立起投資要有回報,占用資產要繳費的成本意識,對閑置和報廢的固定資產及時調撥和處理,用經濟杠桿調節醫院資金的投向,優化衛生資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益。
- 上一篇:小議企業現金管理監管的弊端
- 下一篇:小議殖民時期婦女觀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