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探討

時間:2022-05-10 11:09:15

導語: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探討

摘要:對藥品生產企業而言,質量成本管理既是質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成本管理的中心內容,在企業的生產、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出發,首先分析了藥品企業質量成本的構成,繼而探討了質量成本管理的意義,包括強化藥品生產質量、壓縮企業成本開支,最后就如何加強藥品企業質量成本管理提出了針對性的對策,如完善成本管理體系、明確成本管理責任、適度提高預防成本等。

關鍵詞: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策略

對生產企業而言,質量管理與成本管理是管理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兩項內容。質量成本管理作為質量管理與成本管理的交叉點,是基于全面質量管理而產生的新概念,其是指與企業質量管理相關的一系列成本管理活動,在企業質量控制與成本管理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藥品屬于特殊商品,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質量控制是藥品生產中最為重要的內容。近年來,隨著我國醫藥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藥品的市場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藥品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保障藥品質量的同時,盡可能地控制成本投入,已成為企業提升利潤,實現戰略發展的關鍵環節。對此,質量成本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構成

質量成本是藥品生產企業成本的重要構成部分,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有著不同的分類表現,簡單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部分。第一、預防成本。指預防不合格藥品而產生的費用,是質量成本控制的先導內容。預防成本的構成較為多樣,比如,藥品企業為加強質量管理,在制定質量方針、計劃中所產生的成本;又如藥品企業針對員工質量管理教育培訓而產生的成本等。第二、檢驗成本。藥品的產品鑒定是生產中的重要程序,會產生相應的成本開支。鑒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輔料的檢驗成本;藥品中間體的檢驗成本;藥品生產完成后的驗收成本;此外,鑒定設備的維修、保養費用也屬于鑒定成本的范圍。第三、損失成本。損失成本由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兩個方面的內容構成。內部損失成本指發生在企業內部的損失成本,比如產品在出廠前發生質量問題,難以向市場銷售而導致的損失;又如產品質量事故的分析處理費用等。外部損失成本指產品銷售后,因故障而產生的成本,比如因醫藥產品質量問題導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財產損失的賠償費用等。

二、藥品生產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的意義

1.強化藥品生產質量。質量作為產品的生命,對制造業企業而言,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于藥品生產企業而言,更是如此。藥品生產企業由于生產對象的特殊性,對產品的質量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為藥品任何環節的瑕疵都有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給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脅。隨著藥品企業管理實踐的不斷深入,全面質量管理日益成為藥品企業管理中的重點內容,而質量成本管理正是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成本管理活動,其在成本管理中不僅從財務的角度看待問題,更將質量控制作為成本管理的中心,質量控制在前,成本控制在后,成本控制圍繞質量控制開展,能夠強化藥品的生產質量。2.壓縮企業成本開支。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藥品市場國,藥企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不少藥物更是面臨著同質化競爭的問題,就以7ACA為例,國內有多個廠家生產。在產品質量以及功能相同的情況下,價格就成為產品爭奪市場的利器。對此,質量成本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質量成本管理圍繞質量控制開展成本管理活動,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力圖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開支,在優化企業經費配置,降低生產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藥品生產企業加強質量成本管理的策略

1.完善成本管理體系。質量成本作為成本構成的重要內容,強化質量成本管理,是在確保藥品質量的前提條件下,嚴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藥品生產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質量成本管理中,最為主要的任務便是完善質量成本管理體系。對此,藥品生產企業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完善質量成本管理組織機構。當前,藥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與成本管理分屬不同的部門,在管理中存在空白點,導致管理效果長期得不到提升,企業需要設置專門的質量成本管理機構,從質量管理部門以及成本管理部門選派專業化的人士,全面負責質量成本管理的任務,以提高管理活動的針對性。其次,完善質量成本管理流程。藥品生產企業需要從質量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出發,緊扣質量成本管理的實際需要,不斷完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剔除管理中重復、冗余的環節,提高質量成本的管理效率。最后,健全質量成本管理的制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藥品生產企業的質量成本管理中,制度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藥品生產企業需要從制度的周密性、細致性以及可執行性三個角度出發,加強制度建設。2.明確成本管理責任。權責不明確是當前藥品企業質量成本管理中最為嚴重的問題。對此,藥品生產企業需要從質量控制與成本壓縮的角度出發,明確成本管理的主體責任,在組織機構建設的基礎上,推行崗位責任制。要點如下:第一、明確管理機構的責任。如前所言,構建高效統一的管理機構是質量成本管理得以深入開展的前提條件。管理機構需要肩負起質量成本管理的主體責任,深入到質量成本管理的各個流程、各項環節,以明確的管理責任書作為管理機構工作開展的參考依據。第二、推行崗位責任制。質量成本管理的范圍比較寬泛,凡是質量控制中的成本支出,均屬于質量成本管理的內容。因此,藥品企業需要根據管理活動的特點以及質量成本控制的要點,將管理任務進行分解,以崗位為中心分解管理任務,確保定崗定責,有效克服管理活動中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現象,以提高管理活動的有效性。第三、嚴格績效考核機制。績效考核制度是崗位責任制度的重要補充,也是充分發揮崗位責任制度作用與價值的有效形式。藥品生產企業要建立健全績效考核的指標,根據崗位工作人員的實際表現開展績效考核活動,將績效考核的結果與薪酬、晉升等關聯起來,激勵員工更好地履行崗位責任。3.適度提高預防成本。藥品企業質量成本的構成較為復雜,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可以分為顯性成本、隱性成本,而從成本支出的實際范圍而言,又可以細分為多種形式。此點前文已經言及。質量成本的構成要素共同形成了質量總成本,因此,加強質量成本構成要素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成為總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其中比較重要的一條便是適度地提高預防成本。預防成本提高看似會增加總成本,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因為質量成本構成要素之間具有關聯性,預防成本的增高會導致其他成本的下降,最為典型的便是鑒定成本、故障成本等。預防成本屬于前期投入成本,以預防醫藥產品質量為目標,預防成本的提高可以增強藥品生產企業的產品質量控制能力,盡管前期的投入會增加,但后期質量成本會出現顯著下降的態勢,且質量成本的控制實踐表明,在特定范圍內,增加預防成本會導致鑒定成本、故障成本的顯著下降,同時,二者下降的幅度要高于預防成本的增加幅度,從而實現總成本的降低。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預防成本占比越高越好,藥品生產企業要結合企業自身質量成本管理構成的特點以及管理活動的實際需要,選擇最為適宜的成本要素構成比,以此作為質量成本管理的出發點、立足點。

四、結語

成本控制是企業確保經濟效益的關鍵措施,而對制造業企業而言,質量成本控制則是成本控制的中心內容。藥品生產企業對產品質量的要求遠高于一般企業,質量成本在總成本中的占比相對也更高。藥品生產企業要強化質量成本的管控,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馮定軍.立華制藥藥品質量成本管理體系的構建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5.

[2]白潔.對制造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和優化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3):306.

[3]宮平.質量成本管理在制藥企業的應用[J].科技市場經濟,2016,(3):54.

[4]陸新穎.醫藥企業在TQM基礎上對質量成本管理的應用方式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1):116-117.

[5]秦燁.質量成本核算在現代藥企業中的應用[J].新會計,2015,(5):51-53.

作者:張翠紅 單位:華北制藥河北萊欣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