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財務管理策略
時間:2022-07-04 09:51:57
導語:外企財務管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外國資本對我國企業的資本投入都需要以無限責任為限制,外商引入大量的資本在我國成立了外資企業,享受到了我國的政策支持和稅收優惠。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我國引進外資的形式不斷增加,外資企業在我國有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外國投資者看到我國的優惠政策后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將自身的資本投入到我國,在我國建立企業賺取更多的經濟利潤。這些政策和環境的放寬為外資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外國企業也更加積極的進行自身的制度建設和管理革新以實現經營效益的提升。但是,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進一步推進,我國企業也開始建立現代管理制度,國家為了鼓勵國內企業的發展,開始縮減外資企業在國內發展所獲得的政策優惠,外資企業要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要從自身的管理制度方面進行改革。另外,全球經濟危機對全國各種企業的沖擊也使得外資企業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外資企業要突破這種困境,就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出發,改善財務管理方式,從資金管理、成本管理、會計制度設計和監督制度等方面入手調整管理策略,從而實現外企競爭力的提升,提高外企對抗金融危機的能力,使得外企能夠更加穩妥的處理財務方面面臨的風險,提高外企的經濟收益。
二、外企財務管理水平提高的限制性因素
(一)政策性稅收增加了外企財務管理的負擔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及相關制度的改革和發展,我國稅收制度也不斷進行改革和完善。我國的新稅制限制了對外企的稅收優惠,外企所占有的優勢資源減少,與其他企業之間的競爭環境更加接近。同時,我國對外企所附加的城建維護稅收及教育方面的稅收也進一步增加了外企發展的壓力,外企的盈利空間受到擠壓。
(二)國際資本并購導致外企財務管理受到沖擊
隨著外商在我國的資金投入使得我國成為資本的重要輸入國,我國的外資數量不斷增加。這些外資投入到我國市場以后,一般都會實施并購行為以占據更大的競爭市場。但是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及相關的法律規定都不夠全面及完善,企業在稅收、資金管理及資產評估方面會受到我國相關制度的限制,在這樣的資本環境下,我國外資企業的財務管理面臨著更加艱難的發展問題。
(三)銀行貸款困難導致外企財務管理陷入困境
外資企業的資本投入往往依賴于外國母公司,當母公司無法提供足夠的經營資本或者周轉資金時,外資企業就容易出現資本危機,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中,也會使外企內部面臨更加艱巨的管理難題。但是外企無法為銀行提供不動產抵押,且我國銀行對外企設置了較多的貸款限制,外企獲得銀行貸款支持的比例甚至不足一半,因此,當外企無法獲得銀行貸款以實現資金周轉時,外企的財務管理就很會陷入困境,甚至會導致企業破產。
(四)金融危機使得外企財務管理受到多方沖擊
世界經濟危機的余波并未完全消除,外企的外部發展環境不佳,再加上外企母國經濟發展變緩,因此,外企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另外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各國的利率、匯率等波動異常,外企在這樣的貨幣政策中難以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也無法順利的進行資金結算和貨幣匯兌,外企的財務管理受到嚴重的沖擊。
(五)外企人權限對外企財務管理體制構成沖擊
外企的發展政策一般都要受到母公司的控制,母公司的經營狀況、發展戰略等都會影響到外企在我國的經營和發展。外企權限受到了過多的限制,其財務管理體制的構建也受制于母公司的整體策略。但是我國的經濟制度、稅收制度、會計準則等都與外國有所不同,外企采用與母公司相同的財務管理制度難以適應外企在我國的發展需要。
三、推動外企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策略分析
(一)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與母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
外企財務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受到我國相關制度及政策的影響,因此,外企必須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將母公司的經濟策略具體運用,重新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相協調的財務管理制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及知識范圍的不斷拓展,我國外企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完善需要依靠更加透明、有效的信息共享制度。外企應當強化與母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保證母公司政策與中國國情的結合,從而使得母公司能夠始終保持對外企的控制,實現母公司與國內外企利益上的統一性。另外,母公司需要拓展對外企的控制方式,母公司可以完善集團整體的財務制度,確定更加明確的管理目標,合理分配財務管理職能,保證母公司與外企之間信息溝通的暢通性,促進企業發展的統一共贏。
(二)根據《會計準則》設置適當的會計管理制度,整合企業內部財務信息
我國外企的會計管理制度一般都以母公司的會計管理制度為基礎,同時加入我國經濟制度中的相關規定,建立起了綜合性的會計管理制度。但是外企在我國的會計核算都需要依據我國的《會計準則》進行,外企在會計核算中會遇到不少的沖突。另外,我國的《會計準則》是由先進理念指導,且與國際會計管理制度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其能夠為企業的會計管理提供更加科學的引導。因此,外企要調整企業的會計制度設計理念,要對具體的情況進行特殊分析,要根據我國的《會計準則》制定出適當的會計管理制度,嚴格執行我國的會計制度規范,更加科學嚴密的整合企業內部的相關財務信息,提高會計管理水平。
(三)建立標準成本管理體系,優化生產項目降低企業成本
要推進外企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就需要從成本管理方面入手,建立標準成本管理體系,通過將集團內部及相同行業的公司進行橫向比較,借鑒其他企業的成本管理經驗,在集團內部建立標準化的成本管理制度,通過對同一產品或服務的成本進行橫向比較,構建適當的成本管理制度,實現集團內整體成本的控制,優化企業的產品項目,促使整個集團的成產經營活動相互協作,推動企業成本的降低和經驗的推廣。
(四)增強外企財務管理的風險意識,構建財務監督及制約機制
金融危機對外企財務管理的沖擊也增加了外企管理的風險。外企的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重視對風險的控制,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中可能產生的隱患的消除,要建立財務監督制度及權力制約制度,強化對財務工作的規范性管理。外企在處理經濟事務時要重視對財務問題的分析,要通過更加科學的方式將可能出現的漏洞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對財務工作中出現的難題要做好風險記錄,及時找出問題所在防止問題擴大,危及到企業的經營管理。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及稅制的革新,外企所面臨的競爭環境更加惡劣,我國對外企優惠政策的限制也增大了外企的發展壓力。外企需要充分重視我國的國情及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通過更加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與母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同時以標準化的成本管理制度降低企業發展成本,以完善的財務監督制度防范財務工作中可能面臨的風險,以更加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及稅收管理政策提高外企財務管理的水平,促進外企經濟利潤的增加。
作者:葉盛楠 單位: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
- 上一篇:社區衛生信息系統財務管理分析
- 下一篇:高職經管類專業兼職教師管理體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