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的必要性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7 10:23:00
導語: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的必要性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心理健康檔案,是個人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關于心理活動和心理健康狀況的有保存價值的各種記錄,是了解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將在確保大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等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
2004年,教育部曾要求在直屬高校秋季入學的所有大學新生中都建立心理檔案,到目前為止,全國很多高校都為學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檔案。但是,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在學生入學的時候建立起來,保存一些學生的基本信息,之后便成為一個無人問津的“死庫”等等,這些問題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有名無實,浪費了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卻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筆者認為,要想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才盡其用”,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在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過程中,首先涉及的一個問題是“由誰建”,也就是由誰牽頭的問題。一般來講,學生學習生活在班級、學院、學校這樣一個三級體系之中,在這個體系中的每個層級,都會產生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而且,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學校都成立了專門的心理機構,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這個過程中又會產生大量的心理健康檔案。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雖大量形成,但卻散亂在不同的層面上。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必須確定一個主體,把這些散亂的檔案集中起來。各學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這一主體,比如,對于學生比較多的學校可以以學院為主體,對于心理機構比較完善的學校則可以以心理部門為主體。
其次面臨的問題是“怎么建”。從目前情況來看,多數學校是以心理檔案系統為依托的。現在大學生心理檔案管理系統很多,如教育部牽頭開發的“中國版”學生心理檔案管理系統、安人大學生心理檔案系統、北森大學生心理檔案系統等等,各具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學生心理檔案管理系統中,除了需要包括在線形成的以及直接生成的數字化的檔案信息外,還要注意對其他載體(比如紙質等載體)檔案信息的數字化,這樣建立起來的檔案管理系統才是完整的、合理的。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管理
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有效管理是心理健康檔案發揮作用的必由之路,管理工作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檔案發揮作用的大小。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管理過程中,首先,要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齊全、完整。如果檔案殘缺不全,檔案發揮作用將無從談起。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個人的基本情況、家庭背景、心理健康測評及結果等等各種反映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記錄。這些記錄形式多樣,其形成有些是定期的、有些是不定期的,但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記錄,都將為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和憑證。所以,要及時收集整理各種形式、各種載體的學生的心理健康記錄,及時更新和維護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系統,使之處于一種動態狀態,從而確保系統的活力,為這些檔案發揮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礎。這里也有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強調檔案的齊全完整,并非要求有“文”必檔,玉石不分,所有關于學生心理的記錄一并入庫,而應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工作需要,有選擇的入庫。
其次,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及時對檔案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紛繁復雜,對于其的管理,不僅僅是把這些數據集中起來,更重要的是要使這些數據產生1+1>2的效果,并直接作用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這就離不開對檔案的分析整合。比如,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系統保存了大量的學生心理測試量表,在管理過程中,把這些量表集中起來并不難做到,但是,應該考慮到,對這些量表進行什么樣的“加工”,才能使利用者利用起來更直觀、更方便。所以,在整理的過程中,可以從縱橫兩方面來考慮,一方面,保證一定時期一個學生各類量表的連續性,另一方面,應該力爭使其能夠體現在同類一量表中,不同學生的比較,只有這樣,才能更有利于利用者全方位的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當然,在對大學生心理檔案管理的過程中,不免會涉及很多心理學的知識,需要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配合,但檔案工作者憑借自身的專業知識,在這其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代替的。所以,筆者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能否發揮出其應有的價值,與我們檔案工作者有直接的關系。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利用
第一,重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利用,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從學生個人角度而言,在大學校園里,很多學生往往對“我是誰”“我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等問題感到困惑,學習和生活中會出現過于自信或自卑的現象,諸如此類問題都根源于學生對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了解,對自己的心理特點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學生通過對自己心理健康檔案的利用,能夠更好地了解自我、認識自我、正視自我,并能夠有意識的調節自我,使自己的心理狀況沿著健康的道路發展。其次,從學校的角度來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是教師管理學生的重要依據。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的不同,造就了學生不同的心理特點,不同的心理特點使得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可能有一把“萬能鑰匙”,而必須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心理健康檔案恰恰為教師提供了這樣的捷徑。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可以對學生有一個全方面、相對真實的了解和認識,便于教師因材施教。比如,我校的心理健康檔案管理系統,記錄了學生成長中對其影響最大的事,我們了解了這些“大事”,便不難對本不理解的學生的想法和做法做出更好的解釋,便可以更好的和學生進行交流,更合理地引導學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第二,關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利用中的開放與保密。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涉及學生的很多隱私。所以,心理健康檔案工作者必須要做到尊重學生的隱私,為其做好保密工作。在利用過程中,對于不同的用戶,開放的程度和內容也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要嚴格做好對用戶身份和權限的驗證。比如,學生只可利用其本人的檔案;對于班級的輔導員,其有權查閱本班學生的檔案;專門的心理機構,根據需要,其可以對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進行查閱,等等。對于在一定范圍內利用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任何人,都必須做好保密工作,尤其不可將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內容當作談資,否則帶來的危害是難以預料的。公務員之家
第三,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應成為高校學生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多數高校學生檔案主要包括政治表現方面(如入團、入黨的申請書、政審材料等)、學籍和學習成績方面(如各種成績單、學位證書等)、身體健康狀況方面(如入學體檢表、畢業體檢表)等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記錄是學生檔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現代社會,身心健康同樣重要。將心理健康檔案作為學生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學生、學校有重要作用,對學生走上社會,立足社會,為祖國和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更具有重大意義。比如,現在很多單位在招聘的過程中都加入了心理測試環節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無疑更好地滿足了招聘單位的這一需求,用人單位通過學生的心理健康檔案能夠更加全面、具體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更好地判斷出學生是否適合某職位。對于學生,這就是在幫助其找準位置,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工作,有利于減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后的諸多不適應;對于整個社會,這是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一種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吳桂敏:《高校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理性思考》,《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2、楊孝:《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與利用研究》,《咸寧學院學報》2006年第10期。
3、李開平:《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檔案》,《檔案與建設》2006年第1期。
4、河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5、建立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關注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6、《廣東商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管理規定》,
- 上一篇:中國刑罰權和檢察職能探索論文
- 下一篇:檔案編撰數據庫開發利用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