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大學圖書館和諧文化氛圍創建論文
時間:2022-12-10 04:06:00
導語:地區大學圖書館和諧文化氛圍創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論文摘要:偏遠地區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是該地區重要的科技、文化信息源,構建和諧文化,應該充分發揮這些圖書館的信息輻射作用。高等學校和地方政府應共同努力,把圖書館建成當地的科技、文化信息中心,以促進我國和諧文化的早日建成。
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偏遠地區、進城務工人員的精神文化生活。”總書記對我國精神、文化相對落后的地區和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給予了特別的關注,同時也為構建我國和諧文化指明了方向。偏遠地區高校圖書館應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在構建我國和諧文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偏遠、落后地區的文化不和諧
新中國成立后,為了使教育事業均衡發展,在地區級以上的城市至少設有一所專科以上的高等學校。偏遠、落后地區高等學校的圖書館雖然在藏書、其他信息的擁有量、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方面同我國東部地區特別是大中城市中的重點高等院校的圖書館具有相當距離,但是相對于偏遠落后地區來說,這些院校的圖書館擁有較大的藏書量,擁有一批較為專業的圖書情報研究人員和圖書信息服務人員,已成為分布在偏遠落后地區的一個重要的科技、文化信息源。
上世紀90年代以來,高等教育迅速發展,偏遠地區專科院校紛紛升格為本科院校,為達到國家規定的本科院校辦學基本條件,這些院校加強了圖書館建設,大量反映現代科技成果的圖書、門類齊全的各專業期刊訂購,電子書庫及電子閱覽室的建設和完善,使這些高校圖書館的科技、文化信息資源地位更加鞏固、更加明確。同時,這一日漸強大的科技文化信息資源同所在地區形成了明顯的文化不和諧。
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信息閉塞,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十分匱乏,形成惡性循環。改革開放后,黨中央、國務院及有關部門采取了多種措施,開展了多種活動如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三下鄉”活動等來豐富農村及偏遠地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偏遠、落后地區與發達地區的信息、文化不和諧的狀況有所緩解。但這些地區的高校圖書館只是作為一個信息源而存在,其科技、文化信息的輻射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在觀念方面,由于分布在貧困、偏遠地區的高等學校是計劃經濟時期的產物,因而多年積淀下來的計劃經濟時期的辦學意識并未徹底改變。特別是在這些院校的圖書館中,從領導到一般管理人員,長期以來形成的“共識”是:高等學校圖書館的任務和職責是為校內師生的教學、科研服務。圖書館的各種舉措都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完成這一任務。正是這種“共識”使得大學校園的高高圍墻把高校圖書館同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
第二,在管理體制方面,公辦的地區高等學校一般直屬于省級以上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雖然在辦學中要同地方有關部門發生各種工作關系,但是由于互不隸屬,沒有直接的業務聯系,這成為高等學校及其圖書館服務地方的不利因素。
第三,偏遠、落后地區的群眾對本地區高校圖書館的重要性缺乏認識。如上所述,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和建設,使這些地區的高等學校圖書館有了跨越式發展,擁有大量能夠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豐富地方人民文化生活的科技、文化信息,能夠解決地區內人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對當地人民來說,這是一個知識和信息的寶庫。但長期以來,由于種種原因,廣大群眾缺少利用這個身邊的知識、信息寶庫的意識。造成一方面,這些地區的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大量生產技術方面的難題,企業管理方面的疑問,法律、心理、生理方面的困惑找不到解決的途徑;另一方面,當地高等學校圖書館擁有的科技、信息大量長期閑置。
二、幾點建議
在構建和諧文化,徹底改變偏遠、貧困地區科技、文化落后狀況方面,分布在這些地區的高等學校圖書館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這些圖書館坐落于當地,具有地緣優勢,能夠長期、持久地進行科技、文化信息輻射,這是其他文化下鄉活動所做不到的。其次,分布在這些地區的高等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信息資源全面,同廣播、電視等媒體相比較,高校圖書館所提供的信息更全面、更專業、更豐富,針對性更強。因此,充分發掘偏遠地區高等學校圖書館在構建和諧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把這些科技、文化信息源建成輻射其所在地區的科技、文化信息中心,對于實現我國的文化和諧,進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實現這一目標,筆者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高等學校圖書館必須改變傳統觀念,在完成為教學科研服務的基礎上,還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面向本地區,充分發揮自身擁有的信息資源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科技、文化信息服務。為了保證信息服務的質量和信息服務的常效性,要建立合理合法的利益分配制度。支持鼓勵高等學校圖書館開展有償的科技、文化信息服務。提倡高等學校圖書館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文化信息扶貧活動。公務員之家
第二,地方政府應與本地區高等學校及高校圖書館領導層協商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推動本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科技、文化信息輻射作用的發揮,推動本地區文化信息中心的建立。實踐表明,領導重視、強化組織力度,對工作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高校圖書館作為科技、文化信息源的重要地位就能夠為廣大干部和群眾所認識,這些科技、文化信息就能夠為人民群眾所掌握,進而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第三,加強宣傳,強化民眾信息資源意識。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資源的價值是巨大的。蘊含著巨大價值的信息資源只有為群眾所掌握運用,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才能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不發達地區,長期經濟落后導致人們改變生活狀況的信心不足,維持現狀、抱殘守缺的生活觀念較為普遍。這就要求這些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及地方政府加強宣傳,樹立示范點、示范戶,強化民眾科技、文化信息資源意識,提高當地人民科技、文化信息需求強度,使人民群眾積極主動地利用高等學校圖書館這一重要的信息源來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使這些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當地的科技、文化信息中心,成為構建和諧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 上一篇:剖析制造型企業高技能人才特點及培訓體系論文
- 下一篇:五型機關爭創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