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管理服務文化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11-21 03:28:26
導語:檔案管理服務文化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制約海峽西岸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的因素
1.檔案人員整體素質較低
目前檔案人員整體素質較低,檔案服務的能力較弱,在專業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法律知識等方面,沒能得到更新,知識結構沒調整充實,以致于不能適應海峽西岸經濟區社會文化發展的新要求,也制約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發展。同時,由于檔案管理人員缺乏業務培訓,對高校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必備技能沒有很好掌握,例如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未能充分應用現代高新技術,導致檔案工作現代信息技術整體推進明顯滯后。因此,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亟需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2.檔案管理技術明顯滯后
在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中,檔案管理技術明顯滯后,未能適應海峽西岸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發展。由于長期以來檔案工作邊緣化、檔案數字化建設沒能得到重視、資金投入少等因素,導致軟硬件設施、設備落后,現代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建設緩慢,檔案工作現代信息技術整體推進明顯滯后,影響了檔案信息數字化的進程。而傳統檔案管理技術和手段已跟不上海峽西岸經濟區社會文化發展步伐,也制約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發展。
3.檔案編研工作力量薄弱
高校檔案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是不容忽視的,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可以改變以前那種被動服務,使之變為主動服務。然而檔案工作受重視程度低,檔案利用率不高,管理方式比較傳統,服務觀念陳舊,停留在只保管好檔案、有一套可供查找的程序即可,加上高校檔案管理人員不足,缺少進行檔案信息的歸納分析研究,缺乏深度開發加工,導致檔案編研工作力量薄弱,無法滿足海峽西岸經濟區社會文化發展的需要,也制約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發展。
二、強化海峽西岸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舉措
(一)加強宣傳提高認識,擴大檔案宣傳輻射層面
1.宣傳提高認識
組織各種形式的學習宣傳檔案法律法規,創新宣傳形式,運用現代高科技制作集光、電、聲、像為一體的宣傳品,如三維、動漫等。以不同的載體形式和傳播媒介向社會公眾展示展覽檔案資源,突出專題報道和典型宣傳,展示高校優秀文化。例如:各級各類媒體報道、專題報道和典型宣傳有檔案法律法規的、編研課題成果的、人物檔案的,等等。
2.充分利用現代網絡優勢,形成全社會宣傳網絡,擴大檔案宣傳輻射層面
一方面把各級政府、職能部門、社會團體、媒體調動起來,單位領導帶頭示范,科學、系統、長期地開展宣傳工作,形成自覺支持檔案管理工作的風氣。另一方面提高高校內部對檔案功能的認識。高校優秀文化建設的內容是以多元化的活動積淀下來的歷史印記,高校又是文化傳播、發展以及創新的基地,包括先進思想觀念的傳播和發展,是社會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影響高校內部,也影響社會領域。因而各級領導、各個部門要主動支持海峽西岸高校檔案事業發展,使檔案建設能滿足海峽西岸社會文化建設日益增長,特別是日益廣泛的檔案利用需求。
(二)提升檔案服務能力,服務海峽西岸社會文化建設
1.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素質,創建檔案管理團隊
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建設,離不開人才隊伍建設基本保障,人才是做好工作的核心。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有計劃地開展崗位培訓,提高檔案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和能力水平,創建有理想、有道德、有現代科學技術的綜合型人才以及專業人才的檔案管理團隊,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質量。一要建設好專職檔案管理隊伍,加大力度實施專職管理隊伍人才培養工程;二要建設好兼職檔案管理隊伍,加強其業務指導、培訓;三要以人為本,尊重、愛護人才,改變傳統落后的用人機制,建立健全人才競爭激勵機制,吸引人才。從而造就一批不僅能勝任日常工作,還具有一定科學技術與現代化管理能力并能從事科研的優秀人才[2]。培養成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全面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檔案管理團隊,成為加快檔案數字化建設,推動現代化管理工作的人才保障。
2.加快檔案數字化建設,推進現代化管理
檔案信息數字化是推進檔案現代化管理的基礎,最終實現信息資源的社會共享。高校是傳播與生產先進文化的場所,管理技術也應同其身份相匹配,其檔案信息數字化建設也應與社會先進水平同步。進行檔案信息數字化加工,推進現代化管理,既是高校檔案部門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能力的需要,也是檔案服務適應社會文化繁榮的需要。目前,各高校辦公用計算機的普遍使用和網絡的可共享資源,可供人們在與局域網聯通的計算機檢索查閱,就象圖書館電子資源庫管理一樣,可供讀者在聯通局域網的計算機便捷檢索查看,使檔案信息傳播形式方便有效。也就是說學校已基本具備檔案信息數字化的客觀物質條件,不需另行大的投入,只需檔案信息的數字化加工。同時與校園網、地區網相連接,建好對外的通訊設施,利用新型計算模型———云計算,低成本、高安全、存儲空間大,具有強大的計算功能,可大量存儲、管理、利用數字化檔案資源,展示檔案信息資源[3]。這樣,有利于改善海峽西岸高校數字化檔案資源建設、管理模式、服務方式;有利于提高海峽西岸高校檔案服務水平;有利于存儲和管理大量多元化信息、授權用戶通過網絡高效率的綜合信息訪問,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實現資源優勢共享;有利于加快高校檔案信息數字化進程,推進高校檔案現代化管理,使高校檔案管理工作更好地繁榮海峽西岸社會文化。
3.整合信息資源,提升檔案編研水平
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與基礎。檔案工作者善于整合檔案信息資源,為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信息服務,在當今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高校檔案的特殊性,其覆蓋面廣,影響大,擁有大量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杰出的人物文化資源以及實物文化資源,凝結著高校人文精神。整合信息資源,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向縱深發展,主動服務于社會的趨勢日益凸現。鼓勵檔案工作者走出高校、走進社會,調研檔案編研課題能夠與海峽西岸社會文化需求相聯系、與形勢同步、貼近現實。開展專題研發,校史專題、校風專題,編研出版論著,拍成微電視劇,融入海峽西岸社會文化建設中;舉辦對外開放校史展覽,展現出更多文獻、更多實物、更多聲象。例如:高校黨支部工作優秀成果、黨建工作專項研究課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會研究項目;高校“學雷鋒活動月”、學雷鋒系列活動、“爭做文明誠信大學生”系列活動、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等校園品牌文化項目;高校廉政文化建設,舉辦以“風清氣正促發展,廉潔修身葆純潔”為主題的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所取得廉政文化建設成果,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全國大賽獲獎作品,高校統戰文化研究課題;海峽西岸高校服務海西建設重點項目“閩南文化的傳承和海西社會發展”,等等。使歷史鮮活起來,形象直觀地展示海峽西岸高校歷史文化和精神內涵,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自信,做強、做大檔案文化,擴大檔案工作文化影響力,弘揚主旋律,為海峽西岸社會文化建設提供重要支撐。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不只是文化記憶,更重要的是文化服務、文化傳承和文化創造,其中文化服務是高校檔案管理工作的新定位,提高服務水平是高校檔案管理的最終目標。因此,加強海峽西岸高校檔案服務能力建設,發揮檔案文化功能,搭建全海峽西岸區域的共享平臺,實現全海峽西岸區域共享,最大限度發揮高校檔案優勢服務于繁榮海峽西岸社會文化建設,發揮高校檔案資源催人奮進、激勵、感染、熏陶作用,讓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檔案文化精品層出不窮,推進海峽西岸高校檔案管理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本文作者:吳建議工作單位:泉州師范學院
- 上一篇:高校檔案管理的問題及策略
- 下一篇:對警察體育教育中執教形式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