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骨干校檔案管理工作創新
時間:2022-06-17 09:27:26
導語:國家骨干校檔案管理工作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應發揮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的示范引領作用,更新理念與工作方法,創新高職檔案管理工作,提升高職檔案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建設高職檔案文化,夯實校園文化基礎,增強檔案的服務育人功能。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具有鮮明的特色以及良好的發展條件和較強的發展潛力,領導能力、綜合辦學水平得到各方面的高度認可,教育教學改革、專業建設、社會服務方面在職業教育領域具有明顯的示范帶動作用。遵照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優秀的高職院校應密切結合實際,將檔案工作應該納入學院的整體發展規劃,進行檔案理論研究并積極實踐,促進完善高職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學院整體工作同步創新發展,增強檔案的服務育人功能。
一、高職檔案管理工作的制約因素
1.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
檔案工作從主觀理念上不被重視,決策上沒有給予足夠支持。高職檔案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的管理與服務工作,大多停留在維持檔案日常的簡單管理上。學院對檔案信息化管理意識不強,宣傳力度不大,廣大教職工參與意愿淡漠,檔案資料收集與利用往往得不到認可和理解,同時也缺少對檔案工作的檢查和指導。
2.基礎薄弱,制度不夠完善
學院重視校園基礎設施、專業設計、教學科研和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檔案信息網絡系統和檔案數字化設備的資金投入很少,館藏結構單一化,行業特色不突出。缺少標準的檔案管理軟件,文件資料進行調整和編目擺脫不了初級的手工作業的方式,導致教育教學工作中產生的大量的電子文件難以系統化歸檔處理。在檢索時,檔案管理人員也是通過人工翻閱查找所需資料,費時費力,工作效率底下。國家已經出臺了檔案管理的政策和法律法規,高職檔案管理沒有全面進入法制管理和科學管理的軌道,檔案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
3.人才缺乏業務相對落后
高職檔案工作人員配備不合理,專職檔案員視為文件整理員的角色,檔案管理知識尚且不夠,嚴重缺乏檔案管理及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總體素質不高。急需懂專業知識又能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學院對檔案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培訓跟不上。
二、高職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策略
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高職檔案工作提出了高標準和新要求。不斷創新檔案管理工作模式,才能適應和服務高職學院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1.強化創新意識轉變工作觀念
以檔案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和服務效果為中心工作環節,堅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拓展檔案工作思路,根據檔案利用者的需求心理,采取有針對性的、積極的、超前的、有預見性的服務。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深入挖掘高職檔案的文化價值,開辟高職檔案管理發展的新途徑。
2.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標準化水平
檔案工作的基本原則是“集中統一管理”。依據國家檔案管理法規制定適合學校貫徹執行的檔案管理制度,創新檔案管理機制,制定《檔案工作制度》《檔案管理辦法》《電子文件歸檔與管理規范》等檔案立卷歸檔制度、檔案安全保密制度、檔案利用管理制度。引進競爭激勵機制,明確工作職責,實現檔案規范化管理。
3.創新技術手段精細檔案管理
電子檔案將將逐步取代傳統意義上的檔案,檔案也由單一的紙質載體變為磁帶、磁盤、膠片、光盤等多種形式。檔案館應加大投入,配齊硬件設備和檔案管理軟件。從研究解決檔案現代化管理與辦公自動化的銜接問題入手,加強檔案管理軟件開發,運用網絡、數碼等先進技術和手段,使檔案管理手段由舊變新、由慢變快,提高檔案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4.提升業務素質打造專業團隊
高職院校檔案工作者應該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用現代管理的新技術、新理論武裝自己,具備檔案業務知識和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以及現代化管理技能。鼓勵各種繼續教育課程的學習,定期請專家或專業檔案管理人員對兼職檔案員進行業務培訓,提升檔案人員專業素質,適時地編纂、出版各類檔案史料、文件匯編和畫冊,增強檔案人員運用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認真地收集整理、檢查核對、鑒別歸檔、轉遞移交,確保檔案的真實和完整。促進高職院校檔案文化建設的發展,同時也實現高職院校檔案服務于學院中心工作的追求。隨著數字化校園建設的逐漸深入,檔案價值越來越被重視和借鑒,圍繞教育改革需要,樹立檔案服務創新意識,作為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更新觀念,全面推進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實現高校檔案工作的跨越式發展任重而道遠。
作者:趙媛 單位:渤海船舶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焦江福,唐宇.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黑龍江史志,2014(03)
[2]鄧曉珺.以國家骨干高職院校標準推進高職院校教學檔案規范化建設[J].辦公室業務,2012(07)
- 上一篇: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
- 下一篇:農場檔案管理標準化問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