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行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2-24 09:01:27

導語:農商行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商行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農商行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農商行;風險管理;問題;對策

一、引言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提高和改進監督能力,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在經濟下行期,經濟結構、金融結構調整期,銀行的信用風險正在加速暴露,特別是以農戶信用貸款為主要信貸資產的農商行違約逾期現象嚴重,這也暴露出農商行風險管理過程存在的諸多問題。加強農商行風險管理,有效降低不良貸款比重,著力改善信貸資產質量,逐步提高風險防控工作水平已刻不容緩。

二、目前農商行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在銀監會積極倡導和推動下,包括農商行在內的廣大銀行機構啟動了合規建設,注重加強對合規風險的管理。但是,由于農商行合規風險管理同其他國有銀行相比起步較晚,經驗不足,再加上信用貸款比重較大,合規風險管理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貸前調查流于形式。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逐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鎮痛效應逐漸顯現,同業競爭日趨激烈,農村地區有效貸款需求收窄。為了完成信貸投放任務,往往存在重“量”而輕“質”的情況,對貸款質量起到關鍵作用的貸前調查受到輕視,“貸款項目虛,貸款用途虛,用款主體虛”現象時有發生,為貸款本息的收回埋下風險隱患。貸中審查把關不嚴。農商行借貸資料為制式借款合同文本,所填寫條款能夠有效保障借貸雙方權利及約束相關義務。由于放款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對客戶填寫借款合同及借據相關資料沒有認真檢查、仔細核查,造成借款日期、借款大小寫、借款利率及浮動系數等相關重要要素不符等情況時有發生。一旦這些貸款需要動用法律武器收回,將對農商行債權造成極大挑戰。貸后管理履職不到位。一是履職貸后檢查職責不到位。例如,貸后檢查報告內容不具體;采用電話方式催收沒有電話催收記錄。二是由于農商行工作調動,部分放款人和管護人分離,由于信貸人員缺乏溝通導致催收不到位,逐漸增大貸款風險。三是注重對信貸資金的“堵”、“清”工作,而放松了對貸款到期前的“防范”工作。四是沒有及時下發貸款催收通知單或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債權,造成部分貸款喪失了法律時效,特別是核銷和置換貸款等不良資產。五是貸后管理其他問題。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農信機構的貸款規模逐漸擴大,農商行管理貸款有“四難”:貸款外出務工人員外出難見面;大額貸款客戶資金狀況難掌握;異地抵質押物難管理;信用貸款無資產保障,到期難收回。

三、加強農商行風險管理的六項對策

加強學習,提高認識。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法律知識、合規理念培訓提高法律觀念。一是嚴把貸款放出環節相關資料的合法性關口,從源頭上切實保障債務關系的有效性;及時下發貸款催收通知單,向法院提起訴訟等法律手段,保障債權法律時效,直至收回貸款。二是農商行需采取多種手段加強合規風險管理知識教育和培訓,加大合規宣傳力度,倡導全員合規風險意識,讓每位員工都自覺養成按章辦事、遵紀守規的良好習慣,杜絕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的現象,逐步確立良好的合規文化氛圍。三是選派學習小組到國有大型銀行或者風險管理水平較高的同行進行學習交流,借鑒先進管理理念,加強合規風險管理。科學考核,增強工作積極性。人防、物防、技防是風險管理工作的三個方面,而其中人防是關鍵,員工的積極性是則是人防工作的關鍵。風險管理必須牢牢握緊考核這個“牛鼻子”,實現效益和薪酬同步增長,堅決杜絕目標分配“一把尺”、業績考核“一刀切”、業務經營“一把抓”,實現收入“靠業績、靠作為”目標。在薪酬分配上,堅持向基層一線、偏遠山區傾斜,向忠誠奉獻、業績突出的員工傾斜,向風險管理優秀的機構傾斜。按照季度對風險管理工作在全縣(區)范圍內進行排名并形成末位淘汰機制,增強員工危機意識。前移風險監測,有效防范風險。改變以往重視遷徙貸款管理,而忽視到期貸款管理的現象。沒有逾期貸款就不會出現遷徙貸款,從貸款逾期前著手開始防范出現貸款遷徙,加強各網點及客戶經理逾期貸款金額評比,達到“早著手、早想辦法、早解決”的目的。嚴格貸后檢查,加大違規處罰力度。農商行稽核檢查部門要以序時稽核為基礎,結合專項稽核,圍繞“監督管理、識別風險、發現風險、風險預警、到期收回”的基本要求開展稽核審計工作;對稽核過程中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區別對待,對徇私舞弊、不作為、亂作為并造成較大風險或者損失的責任人加大懲處力度,對無惡意的違規違紀并沒有造成較大風險或者損失的責任人采取批評“教育為主、懲處為輔”的管理機制。加強協作,形成合力。一是網點要加強同農商行總部間的協作,做到“依靠”但不“依賴”。及時同農商行業務部門、風險管理部門進行溝通,加強大額貸款風險管理,有效利用資產抵押整合借名貸款,降低信用貸款風險負擔。二是加強貸款管戶人與貸款發放人之間的交流協作,共同催收貸款本息,降低貸款風險。三是加強同村組社區的協作,充分激發“雙基聯動”工作站效能,保障與貸戶信息渠道的暢通;四是加強同有管理權限的人民法院間的相互協作,針對部分難纏戶、賴債戶,充分利用法律手段進行追償,達到“起訴一戶,威震一片,震懾一方”的作用,并最終形成誠實守信良好氛圍。五是積極尋求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綜合利用政府資產置換不良貸款、精準扶貧基金償還不良貸款等方式降低不良貸款比重,牢牢將不良貸款控制在可控區間。加強宣傳,輿論引導。為了營造良好的風險管理氛圍,農商行需加強宣傳,營造誠信經營的良好社會形態。一方面,通過LED、橫幅、微信等渠道進行如“窮可貸、富可貸、不講信用不可貸”“好借好還,再借不難”等標語宣傳;二是在辦理“精準扶貧貸款”辦理過程中,要積極宣傳“扶貧貸款是農商行的信貸資產,不是國家扶貧款,也不是財政救濟款”避免為日后“精準扶貧貸款”風險管理埋下隱患;三是充分利用誠實守信先進典型和賴債不還負面典型事例進行廣泛宣傳,引導社會去惡楊善;四是將惡意拖欠者利用報紙、電視、公共場所LED等公之于眾,對“老賴”形成強大社會壓力。

作者:黨顯書 顏學民 單位:陜西柞水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志,張康。農信機構貸后管理的憂與思[J].中國農村金融,2016.

[2]陳敏.“人本工程”激發隊伍活力[J].中國農村金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