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血庫規范化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01 10:21:40
導語:醫院血庫規范化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建立規范化血庫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1臨床輸血的重要性
血液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維持人體機能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在臨床診療中,很多疾病的治療都需要為患者實行輸血。在一定程度上,血液的重要作用是任何藥物和設備都無法取代的。尤其是在大出血患者的搶救工作中,充足安全的血液供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醫院的血液儲備不能滿足臨床診療的需要,勢必會影響患者的療效,嚴重時甚至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醫院采用建立血庫的方式來保證血液供給。血庫是基層醫院的重要部門之一,需要建立規范化的管理模式,確保臨床輸血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1.2臨床輸血的危險性
血液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患者在出現血液功能障礙或者因某種原因大量失血時,就要對患者給予輸血治療。如果醫護人員在輸血過程中操作不當,極易導致輸血感染疾病或輸血不良反應的出現,嚴重時甚至會危脅患者的生命。病毒性肝炎、梅毒、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都可以通過血液傳播。患者輸血后的不良反應表現為患者在輸血后身體發熱、產生血細胞抗體、過敏等。為了預防和減少輸血事故的發生,基層醫院必須加強血庫管理,提高臨床輸血的安全性。
2建立規范化的血庫管理制度
2.1明確崗位分工
血庫的管理需要建立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崗位分工,責任到人。加強不同崗位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確保血庫管理工作井然有序。輸血直接關系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血庫管理人員應該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認真核對各個科室呈報的用血申請單和血液標本,提高臨床輸血的安全性。
2.2規范工作流程
2.2.1血液入庫
血庫管理人員應該認真核對入庫血液的外觀、包裝、日期及使用年限;記錄好姓名、血型、數量等指標。操作過程應該嚴格執行國家的相關標準,對不同類型的血液制品分類保存,做到擺放整齊,標簽清晰。
2.2.2血液出庫
血庫管理人員應該認真核對臨床科室上呈輸血單,并做好登記。認真做好配血工作,確認患者的性別、年齡、血型、輸血量等資料;做好血液標本的抗體篩查工作,必要時進行抗體測試。常見的配血方法主要有鹽水加聚凝胺配血法及抗人球蛋白法,配血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血庫人員在發血前要認真核對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量、及配血結果;檢查血液外觀,查看血袋封口是否有破損情況;所有信息準確無誤后方可將血液交給臨床科室的護士,并做好簽名登記工作。
2.2.3血液的保存
入庫的血液要保存在醫用冰箱中,紅細胞血液制品應保存在(4±2)℃的冷藏環境中,冷凍血漿、冷沉淀的血液制品要保存在-30℃的環境中。醫用冰箱應具備應急電源和報警系統,防止因儲存不當而造成的血液制品變質。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盡量減少開關冰箱的次數,把冰箱內的細菌總數控制合理范圍內。定期對血庫內的冰箱、血漿融化箱等設備消毒;做好血庫室內的清潔和消毒;空氣消毒采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的方法,其他地方用消毒液擦拭。血庫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也在做好個人的消毒工作,進入血庫前要換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取放血液制品時要確保雙手清潔無菌;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血庫;不得在室內吸煙飲食;正確處理醫用垃圾。
2.3建立血庫管理信息系統
為了提高血庫的管理水平,基層醫院應該建立血庫管理的信息系統,運用現代計算機來配合血庫管理工作。目的在于提高血庫管理工作效率,預防和減少人為因素對管理工作的影響。血庫管理人員可以使用現代計算機系統登記入庫血液,記錄配血結果和血液使用情況;簡化臨床輸血的工作流程,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實踐證明,血庫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加強了輸血科與臨床各個科室之間的聯系,提高了配血工作實際水平;簡化了臨床輸血手續,為重癥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規范了血庫管理制度,提高了血庫管理水平和臨床輸血的安全性。綜上所述,建立健全規范化的血庫管理制度是醫院發展的必經之路。醫院高層管理者可以通過建立崗位責任制、規范臨床輸血流程、建立信息管理系統等方式提高血庫管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預防和減少各種輸血事故的發生,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作者:李紅 單位:吉林琿春市醫院
- 上一篇:獨立學院工商類MIS課程教學探索
- 下一篇:現代教育技課程教學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