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石油能源期貨市場現狀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01 03:11:00
導語:對于我國石油能源期貨市場現狀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石油期貨市場,有助于保證石油供給,規避石油價格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建立自己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也有利于我國改革與完善石油的定價機制與流通體制,爭取石油定價權,增強國際競爭能力。我國作為世界石油生產和消費大國,建設石油期貨市場,掌握國際石油定價的參與權,對積極參加國際市場競爭,提高企業素質,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石油期貨市場;問題;對策建議
1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國內最早開展石油期貨的是南京石油交易所,但是交易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是上海石油交易所。從1994年4月起開始,國家對石油流通體制進行了改革,國內生產的原油和進口原油資源全部納入國家計委平衡分配計劃。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生產的原油除油田自用和合理損耗,以及國家計劃下達的其他用項外,全部安排給石化總公司組織各煉油廠加工,正是由于國家石油流通體制的重大變革,使得我國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的石油期貨于1994年4月暫時畫上了一個句號。
2004年8月25日,我國石油期貨市場又一次蘇醒,燃料油期貨品種在時隔九年后終于在上海期貨交易所重新掛牌上市。燃料油期貨合約的上市標志著一個起點,將為更多石油期貨的推出創造條件,這是我國重啟石油期貨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
期貨交易發現價格和套期保值的功能是需要一定現實條件的,從目前情況看,國內石油市場還是一個有限開放、相對壟斷的市場,石油現貨市場基本沒有形成,原油和主要石油品種的定價機制目前仍實行政府指導價,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難以完全實現。所以從近期看,國內全面推出石油期貨交易品種尚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2.1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宏觀層次問題
我國現有期貨監管的法律法規和行政監管體系滯后于期貨市場發展的需要。我國期貨市場缺乏成熟規范的法律法規監管體系,誕生于期貨市場清理整時期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其后相繼的各項通知、辦法、意見等,都體現了其管理執行上的臨時性和弱約束性,這制約了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
2.2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微觀層次問題
第一,我國石油儲備體系尚不完善。燃料油期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與國際市場價格同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國沒有建立石油戰略儲備,期貨市場還不能反映其真實狀況,所以出現與現貨市場脫節現象。
第二,目前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缺乏牢固的現貨基礎,石油交易量還不足夠大,不足以支撐期貨市場的運營。一方面,由于一律采取實物交割的方法,遠遠不能為我國石油進口商提供規避價格風險的渠道;另一方面我國期貨市場還沒有足夠大的現貨市場相配套,沒有足夠的買賣方和交易量,目前的石油期貨交易還不能發揮穩定國內石油價格的作用。
第三,我國石油市場高度壟斷,現行的油品行政指導價格和油品專營體制,也成為我國建設石油期貨交易市場的政策瓶頸。目前我國的石油產業組合模式是寡頭壟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和中國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三大石油公司基本壟斷了國內石油生產和銷售市場,在這種行業壟斷的市場結構下,國內石油定價缺乏競爭性。
3發展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可行性
首先,國家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支持。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建議政府早日開辟石油期貨市場,我國證監會也表示全力推動石油期貨等新品種上市,并將為其提供制度保障,“穩步發展期貨市場”又被列入“十一五”計劃發展綱要。
其次,我國是世界石油生產和消費大國,具備足夠的石油流通量。今后,亞太地區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而我國是亞洲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可以預見,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石油期貨市場將有極其活躍的交易及龐大的交易量。
再次,我國燃料油現貨市場發達,己具備建立期貨市場的條件。燃料油期貨在石油界和期貨界之間搭起了一個合作與交流的平臺,客觀上為進一步發展我國的石油期貨市場,完善現代石油市場體系奠定了基礎。
第四,我國期貨市場己進入法制化發展軌道,期貨市場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市場架構。《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及與之配套的四個辦法的出臺構成了我國期貨市場的基本法制框架。
第五,我國期貨市場的功能逐步發揮。我國期貨市場經過幾年的試點,一些期貨品種已初步發揮規避風險、發現價格的功能。例如:大豆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也達到了0.89,金屬中的銅和鋁的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9831和0.9664.這充分反映了期貨的套期保值及價格發現功能已得到初步發揮。
總之,我國在石油期貨領域進行的探索和一些成功實踐,將會為今后開展石油期貨交易提供寶貴經驗。
4發展我國石油期貨市場的管理對策與建議
4.1完善期貨市場法律法規體系
首先,政府監管部門要控制期貨交易的金融風險,形成以財務數據為基礎的風險預警機制,通過電子化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和信息透明化。應該大力查處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行為,確保市場公正,透明。加強對期貨經營機構的主體合法性、管理有效性、財務安全性和業務合規性的監管。
其次,期貨交易所在監管方面要真正貫徹“公開、公正、公平”原則,通過完善會員資格審批制度、保證金制度、逐日盯市制度和逐筆盯市制度、漲跌停板制度、持倉限額制度、強行平倉制度、大戶報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風險準備金制度等加強對風險管理制度的建設。
最后,期貨業協會應盡快健全和完善內部機構,明確職責,側重協調,為會員辦實事,盡快全面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
4.2加快石油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現代石油市場機制
選擇先有成熟的市場規則來規范放開后的石油市場,還是選擇先放開石油市場再來建立完善市場規則。歷史經驗證明,為推進我國的石油市場化進程,盡量減少改革陣痛,必須在逐步放開市場的同時,抓緊建立完善市場規則,兩者要相輔相成、齊頭并進。
改革現有石油工業管理體制和市場準入機制,在WT0過渡期內率先實現對內開放,放松進出口管制,打破石油供應方的寡頭壟斷,培育市場主體,促進有效競爭,并逐步放開石油價格。同時,積極進行石油市場體系建設,逐步形成規范、有序、公正、透明的市場規則,力爭以完整的市場規則來規范放開后的石油市場,并在相互磨合中使其盡快成長和完善起來。
4.3深化金融市場改革,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
利用金融資本積極參與期貨市場,石油戰略儲備不僅應包括實物儲備,還應包括期貨儲備。國家應制定專門的石油金融貨幣政策,對戰略性期貨儲備所需的長期融資和短期投機運作所需的短期融資制訂不同政策,要積極培育具有較高信譽能力的期貨市場交易主體,同時采取合理對策并建立對實物儲備的金融支持體系,把單純的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外匯儲備與靈活的石油等資源的期貨儲備密切結合起來。成提供現貨基礎和形成合理的市場價格。
4.4打破石油市場的壟斷,培育市場主體
石油期貨市場是建立在開放、競爭的石油市場基礎之上的。石油市場中石油、石化寡頭壟斷的格局十分明顯,市場缺乏主體多樣性和利益多元化。在這種市場格局下,別的石油企業很難真正進入到石油市場中來,推出石油期貨交易便不能很好地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打破石油市場壟斷局面、加大競爭力度,不僅有利于降低三大石油企業面臨的市場風險,促進石油市場穩定發展,也有利于促進石油現貨市場的形成,為石油期貨市場的形公務員之家
4.5加快石油期貨交易品種創新
我國是石油消費大國和進口大國,已經開設了燃料油期貨市場,并已成功運行了兩年,燃油期貨的成功運行說明了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功能和發現價格功能得以發揮,但是市場品種單一,仍然面臨被動地接受國際油價的局面。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應該大力發展其他的石油期貨品種,應在現有的燃料期貨的基礎上,適時地推出原油期貨和成品油期貨以減少油價波動的影響。
總之,發展我國石油期貨市場,僅僅依靠一兩項措施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這些措施齊頭并進才有助于我國期貨市場的快速穩定健康發展。
- 上一篇: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施意見
- 下一篇: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