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思考
時間:2022-04-01 03:50:02
導語: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資料整合分析法以及訪談法。首先,本研究通過查閱本科生培養計劃的方式了解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實踐的發展情況。研究選取國內共39所“985”高校作為樣本。“985”高校是國內教學研究水平最高的一批高校,師資力量雄厚,學生素質突出,相應的公共管理學科發展也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具有較好的代表性。研究主要通過訪問“985”高校公共管理學院的網站,參閱其本科生培養計劃,了解全英文教學實踐的發展情況。同時,研究還對全英文教學的相關研究狀況做了調查和了解,主要是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的方式,在中國知網(CNKI)上以“全英文教學”為關鍵詞,共搜索到文獻134篇。之后,研究對一些修讀過全英文課程的同學進行了訪談。共有來自5所高校的14名同學接受了訪談,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訪談內容包括全英文課程的設置情況、教學形式、教學效果、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建議等。
2公共管理專業全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2.1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實踐的發展情況
自教育部頒發相關文件提倡高校發展全英文教學后,各專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實踐。其中,醫學生物學發展較快,積累了較多經驗;比較而言,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較為落后。研究對國內“985”高校公共管理專業本科生培養計劃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9所高校開設了本科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課程或近似全英文課程,課程形式包括全英文課程、雙語課和專業英語課等。其中,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開設了全英文必修課,中國人民大學開設了暑期國際小學期課程,南京大學開設了雙語選修課,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南大學開設了專業英語課。“985”高校代表了國內教學發展的最高水平,以上結果較為客觀地反映了國內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發展落后的現狀。
2.2課程設置存在不合理之處
研究發現,全英文課程在時間選擇上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受訪談者中,有較多人認為全英文課程設置不合理。如某高校專業性較強的全英文必修課在大二開設,此時學生專業理論基礎還較為薄弱,不能很好的理解課程內容,使原本難度就較大的全英文課程學起來更加吃力,給課程的順利進行造成了障礙。還有另一高校的專業英語課較為注重專業英語能力的提高,放在大三下學期開設,而此時學生已經掌握了較多的理論知識,對該課有“相見恨晚”的感覺,不如放在大二開設較好,從而可以培養較好的專業英語能力,以便在大三更好的閱讀英文原著、優秀期刊等。
2.3教學形式多樣,但還需增強適應性
研究對目前公共管理全英文課程的教學形式進行了調研,并通過訪談對其適應性進行了評估。當前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的主要形式可以分為傳統型和創新型。傳統型的教學主要是通過課下讀英文文獻、課上老師英文授課、期末上交英文研究設計或論文的形式進行的。創新型的教學主要是通過課堂自主展示、網絡授課等方式進行的。如某校的專業英語課程主要就是通過YY語音軟件進行網絡授課,學生上課自由方便,期末考試也是老師和學生使用YY語音軟件進行單獨測試。兩種教學形式在實踐中都存在著一定問題。通過訪談了解到,在傳統型的教學方式中,存在教師“照英文本宣中文科”的現象,即閱讀英文教材,使用中文授課,由于中英文表達存在不同,反而增加了吸收知識的難度。同時課堂自由度較低,降低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創新性的教學方式則存在著“搭便車”現象,學生的自覺性不夠高。
2.4全英文教學在提高讀寫能力上效果顯著,但對于聽說能力的提高有限
通過對全英文教學效果的訪談,研究了解到全英文教學在提高讀寫能力上效果顯著,但對于聽說能力的提高有限。目前的全英文課程大多更為強調英文文獻的閱讀,考核形式多為英文論文的撰寫,加之全英文教材、PPT的強化,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的確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提高。但另一方面,由于當前大多數全英文課堂還是以教師授課為主,課堂自由度較低,同時一些學生存在“搭便車”心理,自覺性不夠高,自然地放棄了對課下努力程度要求最高的聽說能力,因此,全英文教學對于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較為有限。
2.5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相關研究缺乏
當前全英文教學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醫學生物學領域,而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的相關研究較為缺乏。研究在中國知網(CNKI)學術文獻總庫輸入“全英文教學”,共有文獻134篇。不同學科門類對應的文獻數量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醫學生物學共有89篇,占到了將近2/3,經濟學、化學文獻也較多。管理學文獻數量較少,只有5篇。另外,從表3可以看出,在管理學的5篇文獻中,經濟管理方面的有3篇,公共管理僅有一篇。
3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3.1通過多種靈活形式,增加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實踐
當前我國全英文教學實踐大部分集中于醫學、生物學等理工科領域,而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發展較慢,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高校應發展重視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結合當前公共管理教學的實際,通過多種靈活的形式,增加全英文教學的實踐。如可以開設全英文必修課或選修課,進行系統的專業課全英文教學;也可以以專業知識為核心,通過提供英文案例、閱讀材料的方式進行全英文教學;還可以以專業英語水平的提高為核心,單獨開設專業英語課,適應專業課對英語能力的要求。
3.2優化課程設置
從之前的訪談材料可以看出,課程設置不合理妨礙了學生通過全英文課程最大程度地提高相應能力,故研究認為應優化課程設置,使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專業英語能力的提高相適應。同時,在對課程的優化過程中應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例如,針對以專業知識學習為重的全英文必修課,適宜設置在大三學年,此時學生已有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可以很好的理解課程內容,也有余力提高專業英語能力。再如,針對注重專業英語能力提高的專業英語課,適宜設置在大二學年,可以較早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使其在今后的學習中更自如的通過英文原著、期刊等提升理論水平。
3.3增強教學形式的適應性
教學形式適應性不足是全英文課程面臨的重要問題,應對教學形式進行靈活調整,以適應教學實際和學生需求。研究認為,可以對教學形式做出如下調整,以增強適應性:①教師授課與學生自主課堂展示相結合。根據教學大綱和課時安排,預留適當的時間由學生自主進行課堂展示,將“教師一人講,學生被動聽”的形式改為教師與學生講課交互進行。②堅持全英文授課,減少中英文表達轉換時知識的“走形”。同時可以邀請一些外籍教師為學生授課,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感受純正的英語,開拓思維與視野。③考察形式多樣化。綜合論文撰寫、卷面考試、聽說測試的形式進行考察。在聽說測試時可以使用YY語音等語音交流軟件,增強聽說考試的自由度和真實感。
3.4重視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聽說能力
學生專業英語聽說能力提高不顯著也是全英文教學面臨的問題之一,因此,必須重視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研究認為,應著重從兩方面進行。首先,應改革課堂形式,通過課堂自主展示、邀請外籍教師講課、模擬學術會議等形式提高學生在全英文課堂中的參與度,增加學生鍛煉聽力和口語的機會。同時,加大聽力和口語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如通過語音軟件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聽說能力考察,以此來增強學生鍛煉聽力和口語的緊迫感。
3.5加大對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研究的力度
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的相關研究目前還較為缺乏,加大其研究力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全英文教學可以提高未來公共管理專業研究者的綜合素質,可以更加有效地引進、理解和本土化國際前沿理論;另一方面,全英文教學可以提高公共管理學習者和研究者參與相關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因此,著眼于全英文教學發展的現狀和公共管理專業的現實需求,應增強對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的重視,加大研究力度,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充實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的內容,完善其體系。
4結論
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資料整合分析和訪談的方法,總結了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教學的現狀和問題,如教學實踐發展落后、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形式的適應性有待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提高有限以及相關研究缺乏等。對此,研究提出了相應對策和建議,即:通過多種靈活形式增加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實踐、優化課程設置、增強教學形式的適應性、重視提高學生專業英語的聽說能力以及加大對公共管理全英文教學研究的力度等。隨著我國與國外交流的日益增多,采用全英文教學教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水平和專業基礎知識,必將成為未來培養學生的一大趨勢。雖然現在公共管理專業全英文授課仍處于探索階段,但隨著經驗的不斷積累,全英文教學在形式上將不斷豐富、多樣、新穎,在內容上將不斷完善、充實,這兩方面均將有質的飛躍,從而真正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英文水平都有所提高,更好地推動公共管理專業的發展。
作者:楊立華張騰工作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 上一篇:公共管理學科人才培養問題分析
- 下一篇:公共管理問題類型學研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