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管理中公共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21 04:35:39

導語:社區管理中公共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管理中公共管理論文

一、社區管理的主要內容

的參與性,能夠實現自治式的管理。除了社區組織外,還包括一些下屬的部門機構,包括環衛、物業、經濟等職能部門,同時有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如學校、機關單位等。社區組織的管理可用資源眾多,能夠有效的對社區進行管理,這與以往社區行政管理存在根本差異,主要的區別在于以往主要是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干預管理,而管理任務也是根據上級的具體要求,社區管理則是實現了多方的管理,尤其是自治組織以及居民本身,并且社區組織的管理占主體地位,同時社區管理的對象是管理主體,因此可以極大程度的調動管理主體的可用資源,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最終實現社區管理的最終目標。另外,對社區管理機制的影響還包括市場機制、社區機制以及法律機制的影響,其中社區機制較為重要,主要包括社區聲譽、社團制度、道德制度以及自治原則等。結合以上所述,社區管理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管理

主要包括社區組織的建設、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和最終取得的成果,例如向居民講述選舉的具體事項,公平、公正的建立居委會等社區組織,然后再完善事物機構以及職能要求,從而實現社區的有效管理。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代表本社區的居民與外部政府部門或者其他社區組織進行交流,同時還要進行社會統計工作,對社區人口數量進行普查,協助計劃生育和征兵等工作順利開展。

(二)黨建管理

黨建工作是社區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是社會組織管理機制的重要課題,不管是何種類型的社區,都應該堅定共產黨的領導,配合基層黨員的工作,推進黨建工作能夠充分體現基層黨員在社區管理中的領導作用,并且將我黨嚴明的自律機制融入到社區管理當中,讓社區組織的管理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并提高管理效率,保持與時展的先進性。

(三)社區關系以及治安管理

這一部門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解決居民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和糾紛,并依靠社區居民共同的價值觀念開展調解工作,另外在社區內宣傳安全教育,讓居民們在生活中做到防火、防盜,對社區進行巡視檢查,以全面保障社區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另外利用治安管理機構與制度約束居民的行為,這為和諧安定社會有重要意義。

(四)社區服務管理

為了使社區呈現和諧互助的良好氛圍,社區組織應該培養居民們相互合作的良好習慣,建立一個互助性的友愛社區,讓社區服務產生最大的效益。首先是便民服務、社區福利服務等,就是充分了解社區居民的內心需求,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服務;其次還應該大力發展公益事業,例如完善社區內的基礎設施,主要包括學校、體育、衛生保健等設施,同時照顧到社區內的孤寡老人和弱勢群體。

(五)社區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是活躍社區氣氛,增強小區居民凝聚力的關鍵所在,主要包括群眾性的文體活動、健身活動等,而社區組織就是負責相關文化活動的組織和執行,讓居民們都參與到文體活動中來。同時社區組織還應該完善教育機構,從而對居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居民遵守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公共道德,消除居民思想上的困惑,以積極的精神面貌感染居民,使其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質。

(六)公共環境管理

社區組織能夠整合社區的經濟和居民力量,從而為其提供高水平的社區服務以及公共物品,同時改善公共環境,鋪設綠地,使道路交通系統更加完善,居民用水用電更加穩定,鄉鎮村委會還應該及時對農田水利、防汛抗旱等基礎設施進行維護,與居民緊密聯系,優化社區的環境建設,讓居民能夠踴躍參與到環境建設當中,對此還可以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獎懲體系來提高居民的積極性。

二、社區公共管理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社區管理的管理方式必須做出改變,即將管理權力由政府轉給社區組織,只有提高社區組織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社區管理的水平。第一,政府以及企業開始從社區管理中的退出,而管理責任就交給了社區本身,因此有必要進行社區公共管理;第二,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使得社區管理的中必須將市場方法和行政手段結合起來;第三,社區的公共管理是社區機制得以正常運作的基本保障;第四,社區未來的發展必須以社區公共管理為基礎;第五,社區安全和穩定的基本前提就是實施社區公共管理。

三、社區管理與公共管理的相互關系

公共管理主要包括社會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以及國家公共管理,社區管理屬于社會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社區是不同等級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標,因此其也屬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內容。在公共管理相市場化和社會化的發展中,社區管理體現出的特征與其發展方向相迎合,可以利用眾多的管理方式對公共管理的理論、方法以及未來發展進行創新。結合以上社區管理的內容不難看出,社區管理本質上是屬于公共管理的一部分,并且其以一個類似于微觀公關管理的模式在運作,社區管理對于公共管理產生了眾多的積極影響,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理論的影響

在新時代下,公共管理具有明顯的市場化以及社會化,相比以往的公共行政管理而言,市場以及社會成為其主要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具有較為先進的新公共管理理論,社區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社區以居民為管理對象和管理主體的自主管理機制,將這種理念引入到公共管理當中,能夠使公共管理的水平得到質的飛躍。社區特有的這種機制很好的解釋了公共管理的創新實踐,主要是由于社區管理是以較為完善的社會學理論為依托的,其相關理論已經趨于成熟,除此以外社區方式在經濟學中也得到的應用,在解決經濟問題或者進行經濟實地考察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社區管理理論被引入到公關管理之后,能夠促進公共管理中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的全面發展,使公關管理理論得到實踐的機會,因此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理念的創新有深遠的意義。

(二)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方法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以往行政管理模式開始向新公共管理進行轉變,其中主要是對市場方法的應用,市場機制以及社會化的應用使得傳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尤其是民眾參與的管理方式為公關管理方式的拓展提供了依據,充實了公共管理的內涵,社區機制之所以能夠發揮出較強的效果,主要是因為社區居民有存在血緣、地緣以及業緣等眾多的聯系,這使得社區本身就有一股較強的凝聚力,因此自治管理具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因此,讓社區居民形成較為抑制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能夠保障社區管理的順利開展,也進一步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

(三)社區管理對公共管理未來發展方向的影響

社區管理作為公關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水平的管理必定也讓公共管理在社區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透徹,并且這也是未來公共管理主要的發展方向,以往的公共管理主要利用國家以及政府的行政干預來實現,但而沒有發現基層的社區中也存在公共這一特質,同時忽視了除政府外其他組織同樣具備進行社區管理的能力,并且這種非政府的社區管理正逐漸成為公共管理未來最為重要的發展方向。社區管理在不斷的發展中已經逐漸與市場化和新公共管理社會化相兼容,社區管理活動的對象是社區居民,并且與居民的根本利益相掛鉤。以社區契約和社區機制實現管理,并且運用市場方法提高管理的靈活性。因此社區管理的性質是不受到政府行政治理的管理模式,這一特征與新公共管理理念基本相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區管理中存在一個微觀的公共管理,在以往這一點被忽視,實際上利用公共管理理論對社區進行管理具有可行性,能夠打破社區管理的瓶頸,同時社區管理又使公共管理理論得到了更新,拓寬了公共管理的辦法,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有效性,最后社區管理正逐漸成為公共管理未來主要的研究方向,只有深入了解兩種管理制度的的特征才能夠促進我國公共管理的不斷進步。

作者:范永娜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