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探討

時間:2022-10-24 08:07:51

導語: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探討

摘要:公共管理的意義在于,公共管理的主體了解公共管理的問題,充分利用權利維護并實現公共利益,運用公共權力對公共事務與公共部門施加管理的社會性質活動。公共管理的特性是公共性,它貫穿于公共管理的全過程,公共管理的本源來自于社會中的事務。本文主要是在分析公共性的基礎上,對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救治進行探究。

關鍵詞:公共管理;公共性;社會性探究

社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推動下,中國社會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新一代領導人“中國夢冶的引導下,自由、民主、文明、公平、正義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同樣也為我國政府的執政和長期發展帶來了挑戰。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性,其價值在于著重強調全民參與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社會發展轉型的新時期,公共性是實現社會公平、公正行政實踐的主要推動力,公共行政在民主制度發展狀況下也獲得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可以說,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價值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現代管理的進步,在社會發展的大范圍內真正實現民主、自由、公平、正義,以及公民權益等方面的實現,極具現實性和實踐性意義。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發展后,在公共管理方面也取得了長遠的進步,公民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保障,公共性的價值促進了現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進步,極具現實性意義。雖然我國在公共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其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一、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中存在的問題

公共性的缺失是主要存在問題,包括兩個方面:

1.公共行政價值觀取向偏頗

公共行政的目的在于為公眾提供更多便利,最終實現公眾利益的最大化,但過于強調公共行政,就會導致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喪失,偏離正確的價值軌道,最終導致低效率行政結果的出現。政府忽略了對改革行政活動價值追求,導致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成果,降低了行政效率,而片面追求行政績效往往會造成虛假現象的出現。

2.政府機制還需調節

宏觀調控功能是政府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功能,能有效提高資源配置率。我國政府在實施調節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漏洞,在市場不均衡的情況下,政府失靈的情況也時有發生。政府失靈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一是,信息不完備,信息量過大且掌握不及時;二是,成本、收益相分離,政府活動在不受產權和利益影響下,政府對市場價格缺乏引導,資本及生產過剩的最終結果是導致社會資源浪費嚴重;三是,自然壟斷環境下,政府是公共產品的供給者,也是公共服務的維護者,政府的供給地位有利于降低風險程度,由于有效競爭機制的缺乏以及政府管理人員對企業管理概念的缺失,在沒有較好激勵機制的情況下,政府經營效率低下。

二、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的未來發展

公共管理是民主實踐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民主政治目標和治理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公共性是衡量政府基本價值和活動性質的工具,在政府長遠發展和目標的制定中占據重要地位。針對當前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缺失,筆者對我國公共管理公共性的發展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政府自身。從公共管理的必要性來說,其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求我國公共部門公共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冶;其公共服務的理念,要求遵守“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冶的社會管理原則;其堅持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要求必須突出社會公平正義,必須使全體人民共同受益。因此,政府要樹立起至上的服務理念,在保障人民主權的前提下,將公共管理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和作用,樹立讓公眾滿意的服務理念,將人民的利益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并完善政府化系統運作模式。二是,加強公民公共意識教育。公共意識要想取得應有成效,就必須將公共意識根植于公民的內心之中,培養我國公民自覺形成公共意識,自覺維護公共性,為我國真正實現民主理論提供基礎。公民教育的重點,要將道德教育與法律教育相結合,公民在知法、守法的前提下有效生活。政府要著重處理好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有效關系,以培養公民健全人格為主要標準,將公共性教育貫穿于社會化教育的始終,增加公民對政治體系和民主化程序的認知和了解,提高公民參與的技能和要求,真正實現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三、結語

公共性是公共管理的特性,它貫穿于公共管理的全過程。其概念標示的是最為基本的行政理念,是整個行政體系和行政行為模式建構的出發點和原則。公共性的價值促進了現代化公共行政管理的進步,極具現實性意義。因此,對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缺失及救治進行探究,也是當前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者:任珺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閆慧青.論我國公共管理的公共性[D].山西大學,2007.

[2]岳云強.論公共管理的公共性與社會性[J].天中學刊,2006,06:69-71.

[3]付翠蓮.論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冶問題[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