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
時間:2022-05-08 04:10:27
導語:國內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煤炭回采率低下一直是困擾我國煤炭采掘企業發展的一個難題,尤其是隨著煤炭資源的日益減少,且不可再生,煤炭開采所存在的回采率問題,愈加受到關注,成為煤炭行業必須解決的一個難題。從煤炭資源的回采率著手,分析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并提出相關管理策略。
關鍵詞:煤炭;回采率;管理策略
能源是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力后盾和原動力。我國獨有的資源賦存條件,決定了煤炭在我國能源需求中的主導地位。盡管我國擁有“富煤”的稱號,但同樣是煤炭消耗大國,煤炭使用比例占一次能源生產以及消費的六成以上,并將在當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這種狀況,“富煤”并不能解決我國能源需求攀頂似的增長,短缺將成為必然趨勢。為此,在找到能夠替代煤炭的新資源之前,重視煤炭資源的最大化科學開采以及煤炭能源的應用將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命題。
1.1整體煤炭回采工作水平不高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加拿大、德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在開采煤炭時,所消耗的能源比為1∶(1.2~1.3),實際的資源回收率高達80%以上;而我國的煤炭開采,采區平均回采率在60%上下,礦井回采率更是不到50%,整體的回采工作水平偏低,造成了大量的煤炭資源浪費。我國煤炭開采的工作水平亟待提高[1]。
1.2小型煤礦回采率普遍低于大型煤礦
受國家政策、礦區規模、資金、開采技術、煤礦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小型煤礦往往開采水平較低,尤其受管理制度以及開采設備上的限制,大多數小型煤礦,在開采之后,沒有更為完善的回采制度和更為先進的開采設備,導致回采率過低,煤炭資源損耗嚴重。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大型煤礦的回采率為50%~60%,小型煤礦的回采率不到20%。比如山西省省內的平均回采率在40%以上,而其鄉鎮煤礦的回采率僅為10%~20%,遠遠低于國內煤礦平均回采率,與發達國家煤礦回采率相比,更是難以望其項背。為此,進一步提高小型煤礦的回采率或者調整小型煤礦所占比例將對整體回采率的提升、煤炭資源的節約等產生重大影響,也是當前煤炭行業急需解決的一大問題[2]。
1.3西部煤礦回采率不容樂觀
我國素來有“地大物博”之稱,但同樣有著地形復雜、東西發展不平衡的地理制約,加之歷史發展、技術差異等因素的存在,我國西部的發展較東部有所不足。反映到煤炭行業,西部建立的煤礦開采區往往由于地域差異、氣候、技術支持等因素的影響,開采區和礦區回采率都遠遠落后于國內煤炭行業平均回采率水平,而處于其中的小型煤礦回采率更是這一煤炭損耗現象的典型表現。這也是當前我國西部地區煤炭資源開發中所要面臨的一大難題[3-4]。
2國內煤炭回采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2.1煤炭產業密度大、競爭激烈
我國的煤炭資源占一次能源結構的70%以上,在當前仍有十分寬廣的利潤空間。為此,在煤礦資源賦存條件較好的地區,往往會聚集眾多的煤炭企業,各個煤炭企業為競爭到更多的利益,對于煤炭回采率并不重視,使得煤炭回采率難以提升。
2.2缺乏健全的監管機制
一般情況下,從發現煤礦、考察礦區、開采煤炭直到礦區報廢的過程都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倘若煤炭監管部門在煤礦開采期間缺乏實時的連續性監督,極易出現煤炭企業謊報開采數據、虛報報表等現象。而煤炭監管部門對礦區的開采進行長久的實時、連續性的監督比較困難,使得煤炭監管部門對上報的開采數據和報表真假難辨。根據這些數據,所做的煤炭回采率分析可靠性顯而易見,根本不能為監管部門提供數據支撐。同時,一些地方為了經濟利益,煤炭企業與監管部門相依相存,甚至個別監管部門收取煤炭企業的賄賂,監管部門從煤炭企業的監管者轉向了保護者,置監管的內容于不顧,監管期間不作預算、不作準備,任其發展,監管形同虛設。這些問題和現象使得煤礦采集市場混亂,煤炭回采率低下等不良現象泛濫。為此建立健全長效可靠的監管機制、強化現有監管區域的監管力度尤為必要[5]。
2.3開采位置受限,方法、技術不夠先進
從開采數量上來講,我國中小型的煤炭開采企業雖然只占不到30%的比例,但相對能源耗用量來說卻不可小覷。由于中小型煤礦所處的區域地理位置一般較為偏僻,企業往往只能依靠投入更多的費用來開采,投入較大,同時,開采企業大多難以形成較為完善的開采機制,開采方法較為落后,開采技術及設備難以比肩大型礦區,從而使得煤炭回采率難以有效提升。
2.4設備落后、管理松散
我國大多數中小型煤炭企業煤炭采集設備和技術較為落后,更新換代的投入不足。而且,與大型煤炭企業相比,中小型煤炭企業的管理模式較為松散、落后,管理效應難以發揮。在實際作業中,煤炭企業對井下工人的采煤作業難以做到實時監管,尤其是受井下工作環境差、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素質較低等因素影響,丟煤、割煤不足等現象成為常態,造成煤炭資源的浪費,影響了回采率。
3提高煤炭回采率的建議
3.1改良現有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煤炭行業的發展歸根結底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煤炭回采率關鍵在于煤炭開采設備的更新和技術的革新。在當前,提升我國煤炭開采率,首要的是在技術上提高對煤炭賦存自然因素的適應能力。(1)要對煤層賦存的狀況進行探測,通過反復勘測和測算,取得精準化的煤層儲量級別和數據。期間,不僅要提前對礦區的地理位置做詳細查尋,深入調查當地的地質、水文等情況,特別是要將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區域作為探點,反復勘測,重復統計,而且要在完成探查之后對統計資料和數據進行精密分析統計。同時,要高度重視井下工作面巷道施工過程中的煤層探查,為后期選擇合適的采煤設備提供可靠的資料,避免設備選型不合理造成的頂底煤損耗。(2)合理規劃礦區的開局,力求設計最優化。要按照所探查的煤層厚度變化情況以及礦區地質情況,甄選最為合適的采煤方法以及開采設備,避免由于開采方法和設備的不合理造成頂底煤損耗。同時,還要預先估算煤柱以及隔離煤柱的大致位置,規劃設計盡可能多的煤柱保護措施,選擇地質條件較為適宜的區域采用無煤柱開采技術。(3)對于煤層傾斜、急傾斜、薄煤層的開采,要選用綜合機械化的開采技術,目前國內的技術支持較為薄弱,需要不斷研究和攻克。同時要加強科研攻關,著力解決綜采放頂煤的回采率難題。
3.2完善煤炭回采率監管機制
我國煤炭回采率不高的原因,固然是開采技術的相對落后,但監管機制的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要全面提高我國煤炭資源回采率以及煤炭資源保障能力,技術創新以及管理體制的改革勢在必行。一方面,政府監管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落實監管制度,在落實中發現不足,進而完善監管制度機制。同時,要重視市場的調節作用,將市場調節同政府監管相結合,明確責任,齊抓共管。在完善煤炭回采率監管機制的同時,要緊密結合相關法律法規,依法定規、依法監管、依法自律,既要監管煤炭企業,也要防止“監守自盜”,讓監管部門和人員,有規可依、有規必依、違規必究,不敢越雷池一步,通過實時有效、真實可靠的數據分析,獲取煤炭企業資源回采率的真實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和檢測結果,強化有效監管,從而提升煤炭回采率。對于煤炭企業采煤各項指標未能達標的,要嚴格追責,先責令限期改正,若逾期不改或者拒絕改正的,應當吊銷采礦許可證,并依法采取強制措施對煤礦進行查封或者合并等。對于超額超標完成采煤指標的先進煤炭企業,要給予地方政策性優惠、稅收優惠等相應獎勵,鼓勵技術創新,發揮先進產能優勢。另一方面,煤炭開采企業也要建立完善的礦山儲量管理體系,在企業內部設置儲量統計機構,對開采記錄、儲量的記錄等如實登冊,協助政府主管部門開展儲量評估和回采率監管,提升煤炭資源回采率。
3.3鼓勵大型煤炭開采企業,限制小煤礦數量
一般來說,大型煤炭開采企業,在資金、設備、技術等方面都擁有小煤礦企業無可比擬的規模優勢。同時,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型煤炭開采企業是發展趨勢,也是主流。大型煤炭開采企業,規模大、實力強、成本低,抗風險能力強,能夠促進煤炭產業集中化、集約化發展,解決煤炭產業組織結構過于分散等問題,促進市場的有序競爭,而且便于監管部門的監管。為鼓勵大型煤炭企業開采,政府監管部門可以適當提高煤炭開采企業準入門檻,實行優勝劣汰,對那些經營能力不強、規模較小、生產技術已不適應當前開采指標的中小型煤炭開采企業要堅決予以淘汰。
3.4強化礦山企業內部管理
煤炭開采企業要轉變觀念,提高回采率,走節約型道路。要經常性對礦區作業人員進行開采技術培訓,灌輸提升回采率的重要性,讓職工從本質上認識到回采率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要針對采煤人員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獎勵回采率高的班組和個人,處罰片面追求效益、煤炭資源損耗高的班組和職工,讓回采率的高低與職工的切實利益掛鉤,切實把回采率問題灌輸到職工的日常工作中去。同時,要在技術管理上下工夫,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嚴格組織實施。
4結語
總體來說,當前國內煤炭回采率還處于較低水平,同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需要在技術創新、健全制度等方面下大工夫,需要政府與企業齊心協力、齊抓共管,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回采率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有效提升,提高我國煤炭資源的開采率,節約能源,為國民經濟發展、國家能源安全提供堅強保障。
作者:楊士元 單位:山西焦煤集團公司
參考文獻:
[1]任傳鵬.井工開采煤炭回采率影響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2.
[2]戴炎偉.提高煤炭回采率的有效途徑[J].陜西煤炭,2013,32(2):123-124.
[3]劉永明.淺析提高煤炭回采率的幾種途徑[J].河南科技,2013(7):47.
[4]毛小娃.陜西煤礦回采率分析及其提高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4.
[5]王素娜,孫小巖,陳興波.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的途徑方案與研究[J].山東煤炭科技,2014(1):40-41.
- 上一篇:計算機數據庫安全管理策略
- 下一篇:學校管理文化培育與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