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培訓機構管理創新思考

時間:2022-05-07 04:13:20

導語:稅務培訓機構管理創新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稅務培訓機構管理創新思考

一、管理創新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單位的凝聚力

稅務培訓機構存在于社會現實之中,也要經受市場競爭的考驗。人才是稅務培訓機構最寶貴的資源,是單位勃發生機的有生力量。培訓機構的穩步健康發展,取決于人力資源的狀況和創新能力。培訓機構為了降低發展過程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必須充實自己的人力資源和提高管理水平,因而,如何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勵人才,是培訓機構管理工作的核心問題。要想營造一個全體職工同舟共濟、齊心協力的良好局面,要想較好地培養職工對自己單位的忠誠度和認同感,必須依靠管理創新。

(二)有利于推進培訓機構各項事業健康發展

稅務培訓機構作為承擔干部培訓教育的重要力量,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學校的各項工作,通過管理創新,不斷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實現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創建和諧培訓環境。培訓機構的軟環境建設反映了培訓機構的內在品質和發展境界,是實現學校奮斗目標的重要保障。實現管理創新,有利于規章制度的貫徹落實,有利于教學和科研實力的增強,有利于學員服務水平的提高,進而推進培訓機構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三)有利于推動培訓機制有序運行

公開公平的培訓機構運行機制是培訓機構成長壯大的制度基礎,也是其管理創新最根本的指導原則。它包括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等。不可否認,初期的培訓機構制度建設比較落后、簡單,造成人對制度管理的心理抗拒力,造成員工的職業倦怠,這顯然不利于培訓機構的穩步健康發展。因此,高效有序的培訓項目運行和各項工作的開展,必須依靠科學合理的制度創新。

二、稅務培訓機構管理創新的探索

(一)明確兩個管理模式

一是以目標分解為基礎的“三位一體”管理模式;二是以工作流程為主線的“項目組負責制”的管理模式。所謂“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是指按照稅務培訓機構的內部管理脈絡,把教師管理、行政管理、工勤服務人員的管理統一于一個發展目標之下,形成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和諧共存的有序環境。所謂“項目組負責制”管理模式,是指把每個培訓班視為一個項目,成立項目組負責運行。通過“項目組負責制”,可以整合培訓機構的各種培訓資源,從學員培訓需求分析、入校報到、聽課學習、文體活動、餐飲住宿、接送站等等細節入手,規范培訓機構的內部運行,保證培訓項目順利實現培訓目標。在以上兩個管理模式下實現管理創新,應該加強對教師、行政、工勤崗位崗位職責完成情況的分類考核,以及對其工作指標的量化考核,并采取競爭上崗的管理機制,結合獎勵、晉升、學習的激勵機制進行管理。

(二)管理創新的組織實施

實現管理創新不是一個口號、一份文件、一通說教,而是要經歷一系列繁復的流程才有所成就的過程。第一,設定指標。在績效考核指標的設定過程中,首先應將培訓機構的戰略目標層層傳遞和分解,使每個職位被賦予戰略責任,每個員工承擔各自的崗位職責??冃Ч芾硎菓鹇阅繕藢嵤┑挠行Чぞ撸冃Ч芾碇笜藨獓@戰略目標逐層分解而不應與戰略目標的實施脫節。只有當教職員工努力的方向與單位戰略目標一致時,整體績效才可能提高。第二,績效輔導??冃лo導是順利完成績效計劃的保障。學校教師績效輔導階段的主要工作有兩個方面:一是績效溝通,對員工提供支持與幫助。以對教師輔導為例:在計劃制訂階段,教學主管部門需要與教師就目標設定進行溝通,并達成共識,使目標成為部門與教師之間的紐帶;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學部門主管隨時與教師保持動態的溝通,及時進行業務輔導。同時,教師也需要就計劃的完成情況作以反饋,獲取必要的支持。二是收集績效數據,為下一步對教職員工的績效考核提供依據。第三,績效考核。績效考核是借鑒績效管理的先進經驗、結合培訓的工作特點創設的,體現出與原有考評制度截然不同的鮮明特點,是對學校效考核評價制度的完善與創新。一是考核對象的分類化。把分類評價作為評價制度的基礎和前提,分別對各崗位制定不同的考核指標,規定不同的指標權重,兼顧各類部門、各類職位的特點。二是績效考核主體的多元化。將自我評價、他人評價與社會評價有機結合起來,力求從不同維度進行全面的評價,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三是考核指標的標準化。對不同層次和類別的評價對象,采取對應統一的評價標準。四是考核過程的動態化??冃гu價要將年終一次性評價與年中不定期評價結合起來,從而保證評價的準確性。第四,績效反饋。教師的績效反饋,就是將績效考核階段形成的綜合評價意見通過一定的形式反饋給本人。及時、具體地反饋能幫助個人保持良好的績效水準并改進績效,以達到培訓機構的要求。第五,調整改進。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是績效考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績效考核結果具有兩方面的作用。對于個人來說,其結果作為學校調整和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促進個人對組織的信心和對績效管理的重視,使個人的行動自覺地朝向績效提高的方向發展;對于組織來說,可以發現管理中的問題與不足,調整學校管理的方向。

(三)管理創新的更高目標

管理創新永無止境,起步于普教的稅務培訓機構,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相對于富有成人教育特色的培訓教育來說,管理創新還有提升的空間。1.引入“發展性教職工評價”理念。傳統的教師評價以管理和獎懲為主要目的,直接關系到教師職位的升遷和發展前途,因此,可能引發教師之間的激烈競爭,不利于教師間的團結合作,不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而新近出現的發展性教師評價主張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為教師提供關于教育教學的反饋和咨詢信息,幫助教師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教學工作,從而不斷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在稅務培訓機構的管理創新中引入這個理念,就是尊重教職工在培訓機構的管理與建設中的主導地位,讓廣大教職工認同評價、支持評價并積極參與評價,給他們提供表現自己能力和成就的機會。2.引入“創新改革”的管理思維。如果在一個管理模式上固步自封,培訓機構的發展就缺乏活力。而堅持創新思維,可以使培訓管理永葆青春,常變常新。培訓需求在不斷的變化,培訓管理要適應需求的變化而變化,以創新的思維適應變化。堅持創新思維,可以營造制度規范、績效優良、運行有序、積極向上、弊絕風清的管理軟環境,激發教職員工以組織目標為己任,提高教學水平、管理水平、服務水平,提高培訓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實現穩步健康發展的戰略目標。(本文來自于《中國集體經濟》雜志?!吨袊w經濟》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陳佩馥工作單位:遼寧稅務高等專科學校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