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
時間:2022-04-02 10:34:47
導語: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營改增”是我國所實施的一項財政政策,隨著該政策的逐步落實,怎樣順應時展,保持企業發展目標與“營改增”目標的一致性,并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是擺在服務型企業面前的重要問題。本文分析了“營改增”對服務型企業的影響,主要討論了該背景下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關鍵詞:“營改增”;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實施
“營改增”政策對企業良性發展有積極作用。然而,該政策帶來的不僅是稅收結構的合理調整,也會給企業帶來多方面的影響。服務型企業必須貫徹執行“營改增”政策,將政策利好轉化為企業經濟上的實惠,同時加強財務管理創新,以實現稅負的實質性減少與經營效益的提升。
一、“營改增”對服務型企業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對服務型企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稅負影響。該政策下,企業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符合條件的進項稅額均可進行抵扣,理論上實際稅負會減少。但實際上納稅額的多少不僅與稅率的高低有關,還要看整體稅負指標的變化。若僅考慮稅率的變化,而不考慮整體稅負指標的變化,那么有些稅務風險問題就難以被發現,極大可能會出現稅負增加的情況。其二,財務人員素質影響。該政策的實施意味著應納稅額計算規則的變化,因此,財務人員要學習新的納稅計算方法以及納稅籌劃方式,若財務人員素質不過關,企業稅負也可能不減反增。其三,發票管理影響。該政策下,增值稅專用發票成為稅收抵扣的重要憑證,無論是發票的領用、開具以及保管,都需要建立在嚴格的發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以避免虛開發票、偷稅漏稅等行為。其四,財務核算影響。營業稅與增值稅的核算方式存在明顯差異,后者核算項目更加細化,則無形中增加了財務核算的難度。其五,企業服務產品定價影響。營業稅的稅金包含于產品價格,而增值稅的稅金與產品價格分離。在征收增值稅的情況下,根據流轉稅特點,產品價格會受到影響。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考慮,降低企業納稅額,則客戶所承擔的價格就會增加,企業客戶群體數量就會隨著產品價格的增加而減少,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也會降低。
二、“營改增”背景下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
(一)創新管理理念。理念對行為有著明確的指導作用,只有具備現代財務管理理念,管理工作才會向積極方向推進。因此,服務型企業必須要對傳統管理理念進行創新。例如,樹立“三證統一”的納稅籌劃新理念。“營改增”政策下,理論上服務型企業的稅負會相對減少,但實際應繳稅額和理論是有明顯差異的。要實現稅負減少的目的,就要堅持“三證統一”的納稅籌劃,也就是在保證企業交易中形成的法律憑證(如合同、協議)、企業正常財務處理中涉及的會計憑證以及稅務憑證相統一的基礎上,遵循合法性、事先性、時效性原則,進行科學的納稅籌劃,通過合理安排經營活動,盡可能地降低應繳稅額。其中,事先性指的是在納稅義務確定之前進行納稅籌劃。(二)創新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對管理方法、管理原則的框架性描述,是實施管理以及解決管理問題的基本內容,傳統的管理模式不適用于信息化時代“營改增”背景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管理方式對優化管理流程、調整管理結構有重要作用,所以,服務型企業加強服務管理創新,必須要對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例如,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物聯網等新型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中,構建智能財務管理模式,以實現管理流程的智能化。智能財務以業財融合為理念指導,其基礎在于財務共享平臺的搭建,核心在于智能管理會計平臺的搭建。共享平臺以互聯網和云計算為依托,通過數據共享,保證財務與服務業務的互通性與同步性,簡化了傳統財務管理流程,推動了業財一體化發展。企業可以基于共享平臺建立自身的線上服務商城,通過網絡與合作商、客戶進行無縫對接,并以電子化的發票突破稅務數據與交易的獨立性,真正實現財務管理全面化、稅務數據準確化。(三)創新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對管理方式、管理行為的規范,是實施管理的主要依據。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夠通過對管理工作的保障以及對管理過程的簡化提升實際管理效率,因此,服務型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創新,必須要對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式創新。首先,確定納稅主體。在“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納稅主體為各獨立核算且進行工商注冊的分公司。然而,部分服務型企業實施全面財務管理,分公司僅為虛擬概念的分公司,并未進行工商注冊,所以,企業財務管理制度必須要明確指出具體的納稅主體,劃分各分公司財務管理與增值稅管轄范圍。其次,修訂制度內容。“營改增”實施前,企業制度建設以營業稅為基礎,而實施后則變更為以增值稅為基礎。由于增值稅項目較多,其財務管理相對復雜,還需考慮是否制定單獨管理辦法。修訂過程中,增強增值稅發票管理、增值稅稅金承擔內容,調整資金預扣、成本支付內容,優化財務報表格式,并制定《增值稅管理辦法》。再次,建立增值稅管理臺賬。對于服務型企業而言,增值稅包括多個方面、多個流程的增值稅,不同流程中稅額互相抵扣,增值稅稅負并不一定就是不同流程中增值稅的疊加,為了保證財務核算的準確性,應當建立增值稅管理臺賬。最后,強化增值稅發票管理。服務型企業一般在材料采購中可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但有時候增值稅專用發票獲取難度較大。因此,應建立相應的發票管理制度,明確規定與能夠提供增值稅發票的企業合作,要求在無法取得發票的情況下必須要通過稅務機關代開值稅專用發票。(四)創新人員培訓。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合理納稅籌劃對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掌握現代財務管理知識與信息化技能,也要了解“營改增”政策的具體內容,保持與時俱進。為了增強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服務型企業必須要對人員培訓進行創新。一方面,創新培訓方式,改善單一“講師講、人員聽”的方式。例如,應用在線直播網上授課方式,以新媒體平臺為依托,邀請同行業精英、財務管理人才或企業優秀員工面向企業全體財務人員進行直播式的線上授課。該方式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財務人員可隨時隨地通過直播平臺觀看直播回放。這既節約了培訓費用,又能提高了培訓效率。或者是應用“情景劇”培訓方式,根據企業財務管理日常業務與小故事,結合國家政策與稅法變化,創編主題情景劇,通過情景演示,展現新時代“營改增”政策下的財務管理過程,以深化財務人員的認知。另一方面,創新培訓內容,緊跟國家“營改增”政策與稅法變化,引入現代財務管理理念、先進知識、最新政策法律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發展、服務行業熱點問題等內容,跨行業、跨專業介紹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統在服務業務中的應用,拓展財務人員對創新發展理念的理解,同時大幅度增設“營改增”、新審計準則與案例、財政投資績效評價、政府會計準則、信息化財務管理等內容。
三、結語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服務型企業有重要影響,不僅會影響企業稅負、財務核算、發票管理、企業產品定價等,還對財務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營改增”背景下,服務型企業實施財務管理創新,必須要從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人員培訓內容與形式等四個方面入手進行創新,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敏莉.“營改增”新政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稅改試點中服務型企業財務管理的思考[J].上海國資,2012(3):78-79.
[2]王燕妮.“營改增”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7(19):112.[
3]郭婉梅.淺析“營改增”后企業財務管理的創新策略[J].經貿實踐,2018,(12):235-236.
作者:郭華賽
- 上一篇: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思考
- 下一篇:水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發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