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研究

時間:2022-06-12 03:33:28

導語: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價值。方法將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前的護理人員100名作為對照組,并將2013年6月—2014年7月實施質量控制小組人員100名為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護理不良事件以及護理質量評分。結果經對比,觀察組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護理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中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顯著提高醫院護理工作質量,減少醫院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發生,提高醫院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手術室護理管理

手術室為醫院重要科室,承擔著救治患者的重要職責。為了保證醫院手術室的治療效果,臨床應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而其中保證護理質量關鍵在于質量控制[1]。通過成立質控小組,護士長不定期抽查護理人員的護理實施情況,及時發現護理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改善措施。該次研究中,研究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2年4月—2013年5月未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前的護理人員100名作為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為(28±2.1)歲;將2013年6月—2014年7月實施質量控制小組人員100名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為21~40歲,平均年齡為(29±2.3)歲。兩組一般資料情況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方法

該院從2013年6月開始實施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具體內容為以下幾點。1.2.1建立質量控制小組。挑選綜合素質高、責任心強、工作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擔任小組長,選擇組員后,明確手術室護理組員的具體職責,建立5個質控小組,每個小組共5名成員,護理人員自愿報名參與,并從中挑選1名組長。護士長負責全面進行質量控制,不定期對護理工作進行抽查,各組質控小組負責對所屬小組進行護理檢查監督,及時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提出對應的改善措施。5個質控小組分別為教學組、五常法組、護理文書組、管理質量檢查組、消毒隔離組,每個小組成員必須熟悉了解該組質量控制內容、標準以及質控所考核內容,且定期匯報質控工作內容,組織所有人員每月1次質控管理模式會議。1.2.2各組質控內容。①教學組,其內容為制定并嚴格落實實習護理人員以及新護理人員的教學實習計劃,并有計劃安排護理人員接受再教育,提高該科室護理人員的護理管理水平以及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而且應認真檢查記錄以及護理人員具體操作情況。②五常法組,其主要內容為檢查手術室環境、區域劃分是否合理,藥品擺放是否整齊、標簽是否清晰、手術記錄以及不良事件的記錄是否完整,準備充足的應急物品,了解一些麻醉藥品的供給以及醫療廢物的處理情況。③護理文書組,檢查填寫的護理表格是否準確、詳細、真實以及護理人員是否有嚴格按照規范書寫。④管理質量檢查組,參與醫院的管理檢測工作,負責監督規章制度、崗位職責以及工作流程具體落實情況。⑤消毒隔離組,檢查無菌設備以及操作技術、物品的具體擺放情況,規劃好一次性物品的用量,并提供足量的無菌物品。1.2.3質控員工的工作職責。根據質控標準各科室的質控成員每周要對護理質量進行隨時抽查、監督。消毒隔離質量控制組注意檢查無菌藥品使用情況,護理人員文書組質控人員要抽查病歷,以及護理文書書寫質量,質控人員實施檢查記錄情況,并將質控結果定時匯報給護士長以及組長,分析護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對應的整改措施,之后每月要質控人員積極參與匯報,討論護理工作中安全隱患以及發生頻率較高的護理問題,鼓勵所有成員提出自己的建議,并積極鼓勵工作表現優異者。1.2.4質量控制措施。護士長組織成員共同學習質控標準,并制定符合各科室的評價標準,制定后給每位成員發放質控宣傳手冊,提高成員對質控內容的了解掌握,同時發現問題并標注,小組討論后整改。

1.3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并總結兩組護理質量進行評分,滿分100分。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該次統計數據,計數資料[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觀察組質控小組管理模式實施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小組各質控組平均得分

觀察組的教學組、五常法組、護理文書組、管理質量檢查組、消毒隔離組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者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一個醫院的存在之根本為護理質量,這也是醫院的核心內容。手術室護理質量主要由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所決定,手術室護理人員數量較多,且工作時間比較集中,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單純依靠護士長個人不能對手術室護理進行科學有效管理控制[2-3]。為了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需要醫院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為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有效護理模式,是將單一的護士長管理,改變為由科護士長-護士長-質控員-??平M長實施四級管理,明確各自的管理職責,形成全過程無縫隙、全方位的有效控制管理[4-5]。該護理管理模式具有制度化、標準化等特點,其指定的質控標準內容更具有全面性,適應性更為合理。該護理模式改變了傳統以管理者為主指定標準進行檢查、實施者被動接受檢查情況,實現人人參與共同進行管理的模式。質控成員定期對護士匯報工作,為每位護理工作人員提供交流以及討論的機會,便于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對應的改善措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通過對每個護理人員的工作成績進行公正評價評分,體現質控管理公平客觀。該次調查表明,實施質控管理模式后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少于未實施質控管理模式組,教學組、五常法組、護理文書組、管理質量檢查組、消毒隔離組護理質量評分優于未實施質控管理模式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實施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可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主動性,鼓勵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完善護理實施計劃,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水平,將質控護理理念貫徹落實,讓護理人員學到更多護理知識以及護理理念。同時該質控模式下形成規范、標準化的護理管理模式,護理實施效果顯著優于常規護理模式,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較高,促進醫院護理質量整體性提高。

作者:李家秀 單位:江安縣人民醫院

[參考文獻]

[1]姜曉惠,李景維,齊先超.五常法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0,24(6):578-579.

[2]李蕾蕾.質量控制小組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以及效果評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5,12(10):167-168.

[3]羅穎.術前訪視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影響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9):158.

[4]周新春.手術室護理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示范管理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20):101-102.

[5]周倩,宋錦平,向代群,等.護理質量管理信息簡報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11,41(5):48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