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18 03:36:08

導語: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術麻醉治療的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2例,女44例,年齡25-78歲,年齡平均(38.99±2.30)歲;按照手術疾病分析,婦科35例,40例普外科,其他21例。將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為實施麻醉后恢復室的麻醉護理一體化之前的對照階段,研究對象96例,其中,男55例,女41例,年齡26-79歲,年齡平均(40.20±2.19)歲;按照手術疾病類型分析,婦科38例,普外科44例,其他14例。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數據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方面意義(P>0.05),具有良好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施行常規術后護理措施。觀察組則在常規術后護理措施基礎上加入麻醉護理一體化進行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2.1成立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小組

[3]以本院護理部、手術室護士長分別為麻醉護理一體化的組長及副組長,由手術室護士擔任管理小組成員,下設三個小組,重新排班后安排工作崗位,劃分崗位職責,將工作責任到人,逐漸細化工作職責,囑咐護士在明確本職工作的同時認真工作,定期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當年年終考核中。同時積極開展院內麻醉護理一體化相關醫學知識培訓課程,強化小組成員的專業素養,并且鼓勵其他臨床科室成員參加本次研究,多次開展討論,同樣定期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當年年終考核中。

1.2.2評估麻醉蘇醒時間

針對患者麻醉后臨床表現,護理人員通過麻醉恢復評分(Steward)標準對患者恢復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手術治療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臨床差錯或不良事件的發生原因,以及注意事項,結合患者自身特點,總結并打印出來,方便查閱。同時對Steward評分較低的患者,及時與醫生進行溝通,并對護理人員排班進行相在麻醉后恢復室中應用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郭麗燕,晁云萍(云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云南昆明)摘要:目的分析在麻醉后恢復室中應用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為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實施后階段,即管理階段,將在此階段內手術麻醉治療的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選擇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為本次研究未實施管理措施前階段,即對照組,將在此階段內手術麻醉治療的患者96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兩組患者護理管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復蘇時間、Steward標準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麻醉恢復室使用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促使患者更快蘇醒,臨床效果良好。關鍵詞:麻醉后恢復室;麻醉護理一體化;護理管理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7.24.090本文引用格式:郭麗燕,晁云萍.在麻醉后恢復室中應用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4):166-167.應調整,讓工作時間長、專業素質過硬的資深護理人員對其實施護理措施。同時注意拔管時間,達到拔管條件后及時拔管,縮短麻醉后恢復室內停留時間。

1.2.3心理護理

對于麻醉后恢復室內患者,可能出現的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需在掌握其信息的前提下,通過語言及非語言方式,耐心真誠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消除其負面情緒,解答其提出的問題,滿足其合理要求[4]。

1.2.4預防并發癥

合并高血壓病史的患者,需在術后麻醉恢復室中觀察時間持續監測其血壓情況,做好降壓相應準備工作,以及心電監護儀等儀器、設備,若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進行搶救[5]。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觀察指標包括Steward標準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其中,Steward評分標準從對刺激是否有反應、呼吸道通暢情況、肢體活動是否有意識伴隨以及意識清醒程度進行判斷,不良反應監測主要包括低氧血癥、異常心率、意識障礙以及惡心嘔吐等。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選擇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施行χ2及t檢驗,以(±s)及率(%)分別表示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當P<0.05,提示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復蘇時間(98.88±3.76)min明顯延長于觀察組的(69.85±3.55)min(P<0.05);觀察組患者Steward標準評分結果(8.98±0.17)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35±0.16)分;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4例(4.17%)明顯少于對照組的17例(17.71%)(P<0.05),詳見表1:3討論PACU是為了手術后麻醉效果尚未消除的情況下觀察臨床表現專門設立的場所,其原因在于患者停止使用麻醉藥物之后,機體諸多反射尚未完全恢復,免疫系統抵抗力下降,很容易發生并發癥,尤其是對于老年及兒童,故在臨床面對體弱者需格外注意[6]。在PACU實施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能夠體現此階段內的臨床特點,并顯示護理工作的獨立性及科學性,針對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如血壓、呼吸、心率以及意識等波動進行持續性觀察,并給予具有一定前瞻性作用的護理措施,有助于對患者更好地管理,降低不良并發癥發生風險[7,8]。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實施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工作,促使護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條理性,使得護理工作高效化,護理安排科學合理化,醫護交接時,按照風險及臨床表現表格逐條觀察,避免臨床事故發生,優化PACU服務質量;相對于傳統常規護理而言,觀察組的復蘇時間、Steward標準評分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支持上述觀點。

總之,在麻醉恢復室使用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有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促使患者更快蘇醒,優化PACU工作質量,促使PACU工作高效化、科學化,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

作者:郭麗燕 晁云萍 單位:云南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

參考文獻

[1]王紅麗.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復室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6,13(01):162-163.

[2]孟凡松.麻醉后恢復時預防醫院感染的管理措施探討[J].中國處方藥,2014(01):77-78.

[3]朱海娟,呂娜,黃麗華,等.創建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復室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6,27(23):3950-3952.

[4]郭敏.麻醉恢復室規范化護理管理模式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5):211-212.

[5]鄭虹彩,馮丹丹,張靜,等.麻醉恢復室內術后患者發生惡心嘔吐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9):44-45,47.

[6]陶冶.麻醉后恢復室患者呼吸異常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3,8(09):200-201.

[7]龍曉宏,徐迎陽,尚宇,等.創建麻醉護理一體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后恢復室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36(04):93-95.

[8]達娟,劉美玉.麻醉恢復室的創建和管理模式[J].基層醫學論壇,2015,19(05):68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