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高校場館經營管理研究
時間:2022-01-19 08:25:30
導語:體育高校場館經營管理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
(一)國有體育場館。在國內外,很多的大型體育場館都是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撥款共同投資。一方面是大型的體育場館具有投資資金巨大、回收周期長、引入個人投資難得特點;另一方面是因為政府為加快體育產業發展、提高全民健身覆蓋率、舉辦大型比賽為目的進行體育場館建設。在國外體育場館建設一般是由政府體育相關部門按照城市的規劃建設,經過會議討論通過后,把該項目定為財政預算,具體的建設由地方的各級政府負責。像奧林匹克體育館的建設和地方公共體育場館的建設一般是由中央政府建設。(二)私有體育場館。私有體育場館即是私人的場館。它所提供的產品有很高的購買力,并且價格收費都可以自由定價,不被相關部門監管和約束,因此獲得利潤更簡單容易。對于社會上有資金的人士很愿意將資金投入建設私有體育場館,不僅僅可以隨時隨地鍛煉身體,而且還可以利用空余時間進行營銷和經營。從民眾的角度來講,大眾健身離不開場館,群眾需要更多的場館進行長期的體育鍛煉,在場館中鍛煉能保證健身的延續性并且能讓群眾感受自己生活品質實質性的提升。從政府的視角來看,也希望有能力的企業、個人和單位能夠把資金投入到場館建設滿足人民日益發展與健身的需求。因此政府也會從貸款、稅收、經營權和土地審批等環節給予更多的支持與福利。德國在土地使用上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意大利對私人建設投資建設體育場館設施給予土地免費的支持;西班牙政府規定中寫到,個人在投資建設體育場館的項目會給予20%的資金補助。政府出臺大批幫民、惠民、利民的好政策,鼓勵和支持私人建設體育館。(三)合資體育場館———融資模式。新世紀以來,體育場館建設投資結構多元化趨勢日益顯現,尤其是投資特別巨大,用于舉辦奧運會、世錦賽、錦標賽等世界級大賽的場館。它有投資巨大、建設周期長、經營風險大等特點,無論是政府、個人還是企業都很難獨立完成,這時候就需要多元化融資。例如:在建設悉尼奧運會場館時個人、企業、政府分別投資2.8億澳元、2.1億澳元、1.2億澳元,共計融資6.15澳元建設悉尼奧運會所有場館。我國舉辦北京奧運會的場館以及其他大型體育場館也都是采用多元融資模式。各種融資模式主要有BOT模式、TOT模式、PPP模式,不同經營管理模式針對不同時期場館經營都有不同的功能和優勢。
二、體育場館運營模式
一般情況下,場館管理都是政府直接參與,經過長期發展,場館數量增多,管理方案不當、經營形式乏術、專項經費不足、利用率不高、核心設施年久失修等一系列問題,越來越多的問題困擾政府,因此,各國政府采取對體育場館管理體制的改革。按照不同類別標準,體育場館經營模式也不同。按照經營者身份劃分可分為政府管理、體育行政部門管理、法人管理、私人管理;按照資金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全額預算、差額預算、自收自支,按照單位性質的不同,可分為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常見的運營模式有以下幾種:(一)全額預算管理。由政府的體育行政部門進行管理,場館建設和運營階段的運營費用和維護費用由政府財政經費全額支出。西方某些發達國家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相對不太發達的省份和地方,如西藏、青海、新疆等公共體育場館采用此種管理方式。(二)外包和出租。政府和學校擁有場館所有權,通過招標、協商、簽訂合同等過程,場館的經營和管理權歸為個人或者某公司所有、個人或公司全權管理,場館維護和其他開銷以及收入自行解決。移交的常用方式有外包和出租。政府對場館經營和管理具體而明確,權責分工明確。如體育場館的維修、收費價格、開放時間、保養等條款。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1.體育類高校場館建設標準,大多數用來教學或訓練,在經營方面并沒有過分追逐經濟效益。2.體育類高校在場館經營上并不是過多注重,對場館保護心理比較強。(二)建議1.體育類高校應該解放思想,增加經營意識,不僅能緩解周圍居民的運動情況,還可以增加經濟效益。2.對于場館維護方面,正常運營,完全可以承擔場館損耗的經濟費用。
參考文獻:
[1]劉學謙,等.廣州大學城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J].體育學刊,2010.07.28.
[2]劉波,王宗平.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公共經濟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11.15.
[3]李建臣.我國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經營與管理[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10.15.
[4]張宏.我國體育場館經營管理模式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04.
[5]陳明.公共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模式[J].體育學刊,2004,03.
[6]譚建湘,等.國內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研究述評[J].體育學刊,2013,05.
作者:湯鑫磊 單位:海南師范大學
- 上一篇:開放實訓室管理模式探析
- 下一篇:專科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