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分析

時間:2022-09-08 08:44:51

導語: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分析

近年來,我國很多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出現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設置管理不完善的現象,每當夏日來臨、暴雨襲擊,一些城市道路當中就會浸滿積水,導致地下綜合管廊堵塞、運行不暢等諸多問題,不僅為人們出行、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影響,而且經過長時間浸泡容易導致城市路基質量損害。想要有針對性的解決以上問題,就應該重視起地下綜合管廊設計與管理工作,在保障地下綜合管廊運行質量和使用質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將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技術進行緊密結合,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及優化提供基礎保障。

1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意義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市政管線的結合體,是實現市政統一規劃和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了迎合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促進城市城鎮化發展與進步,積極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意義重大。科學合理設計地下綜合管廊,可以有效避免城市道路反復開挖。縱觀傳統市政管線來看,一般都是以埋設的手段開展管線設計,在開展地下綜合管線維修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挖掘作業的形式才能夠實現檢修工作[1]。城市道路挖掘不僅增加了管線檢修的成本,而且影響了城市的美觀性、阻礙了城市交通。科學合理的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設計工作,能夠避免傳統挖掘工作帶來的弊端,延長管線檢修期限,有效改善了城市空間。此外,地下綜合管廊科學建設,還能夠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傳統管線埋設的手段,導致了地下管線布置錯綜復雜,很容易造成管線檢修困難,為其他工程開展帶來了阻礙,嚴重浪費了地下空間。在實際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過程中,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能夠結合管線設置需求,最大程度上整合各個功能的管線并開展集中管理,充分利用了城市空間。并且,地下綜合管廊能降低地面帶來的負荷,規避了管線沉降的現象。若出現了自然災害,地下綜合管廊可以提升管線抗擊災害能力,即使在惡劣自然環境當中也可以滿足廣大群眾們的生活需求。

2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關鍵技術

2.1盾構技術。盾構技術是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當中較為常見的技術手段之一,又被稱之為挖礦技術。在實際開展施工的過程中,此類技術具備自動化的特征,能夠有效簡化施工流程、加快整個施工進度,確保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程保質保量竣工[2]。在實際開展盾構技術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減少返工、再次修復等現象。盾構技術主要利用的施工手段便是挖掘機挖掘手段,在實際進行挖礦技術時,必要結合周邊地質情況、水文特性、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的要求,選擇好矩形斷面開展科學化的施工。2.2明挖技術。客觀來說,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具備復雜性,并且各個環節施工聯系程度較為緊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過程中使用明挖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工程建設更加簡化、縮短整個施工操作流程。若選擇明挖法之后,應該祛除現存路面整體構建[3]。此外,運用明挖法的側重點便是通過路面排水的手段,維護城市內部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明挖法施工更加注重預制拼裝環節的施工。在實際開展明挖技術實施時,利用噸位相對較大的起吊設備完成拼裝工作,并通過現場混凝土澆筑的形式進行澆筑。若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察覺很多零部件已經老化,那么施工人員應該積極開展零部件更換處理。由于明挖技術所耗費的設備成本、材料成本較多,需要施工人員把控好各個環節的施工技術質量,避免返工所造成的人力物力財力耗費。2.3頂管技術。頂管技術在實際施工運用當中,更加注重管廊各個邊長。在開挖、頂進的施工手段處理之下,科學合理的開展施工處理。在具體開展地下綜合管廊施工時,應該適度延長現有管道,以便于保障后期的地下綜合管廊埋設順利實施[4]。頂管技術自身也存在較大的優勢,可以妥善規避地面的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若在施工過程當中遇到了軟土層,施工技術人員應該先針對軟土層進行處理,再開展頂管技術,避免土層出現沉降現象,保障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實際質量。

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創新途徑

3.1建立健全綜合管廊管理立法。在我國法治社會進程不斷發展的當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城市基礎設置當中的重要內容,對管理、設計、建設的要求非常高。為了真正展現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實際效率、滿足廣大群眾們的日常生活需求,就應該結合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實際情況,明確地下空間的所有權,并且有針對性的解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規劃的相關全責。積極完善有關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有針對性的解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規劃存在的相關問題,對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開展統一的建設與管理。此外,還應該從法律層面上明確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使用權和所有權,在我國法律法規的保障基礎上,科學合理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3.2實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公司化運作。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運用公司化運作,在國外已經取得一定進步與成就。隨著人們對自身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地下管廊的壽命得到了全面提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運用效率也日漸穩定、安全[5]。在此基礎上,想要確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效率,就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借鑒他國的先進經驗,在吸取先進經驗當中構建出一套屬于自己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模式。通過構建高素質管理團隊、完善物業管理模式、健全管廊管理制度等手段,切實強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水平。3.3創新PPP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模式。為了確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資金支持,應該將區域經濟發展、政策支持、財政支持等諸多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在實際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過程中,通過創新投資模式的手段,增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資金力度支持。當前我國很多基礎設置建設都使用“PPP投資模式”,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工作當中,也可以借助PPP投資的手段,在保障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質量的基礎上,劃分請政府與企業之間的財產關系,切實增強建筑管理效率。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與管理工作的意義重大,不僅直接影響著廣大群眾們的生活質量,而且還對我國城市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實際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選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設計手段,在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基礎上,實施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公司化運作并創新PPP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模式,為我社會基礎設施建設打下良好基礎保障、為人們的生活謀求福祉。

參考文獻

[1]劉純,戚振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J].智能城市,2017(03):94.

[2]潘終勝.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模式及關鍵技術[J].江西建材,2018(2):243.

[3]陸瑞,鮑碩超,高建,等.國內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發展方向及管理模式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8.

[4]張丹,姜濤.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管理系統及施工技術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5):182.

[5]潘梁.基于SWOT模型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PPP模式分析[J].價值工程,2018,495(19):59-62.

作者:王新泉